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查詢 - 妳說什麽就是什麽——讀喬納森·海特的《大象與騎手》

妳說什麽就是什麽——讀喬納森·海特的《大象與騎手》

《大象與騎象人》作為壹部積極心理學的經典名著,它不是壹般意義上的心靈雞湯,而是壹部科學研究,以生動的案例、清晰的觀點、嚴謹的論據、恰當的比喻、通俗的文筆和專業的視角,讓讀者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引領我們走向更有意義、更有道德、更令人滿意的幸福生活。

特別是書中可以看到很多東方智慧,比如中庸之道,陰陽平衡,佛教的八苦。這本書除了引用聖經,還經常引用孔子和佛陀。

這本書的作者喬納森·海特是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他目前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的教授,主要研究道德心理學、商業倫理和復雜社會系統。從1999開始,他積極投身於“積極心理學運動”,成為積極心理學的先鋒領袖之壹,獲得了以高於諾貝爾獎而聞名的“約翰鄧普頓獎”,旨在表彰在“精神領域”研究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人。

喬納森·海特(Jonathan heit)曾兩次在TED發表演講,並被《展望》雜誌評選為2013年度“世界頂級思想家”。

這本書由四個部分和十章組成。

第壹部分是人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人和大象的對抗)

這部分是向內看,審視我們心中的大象。對我們有什麽影響?

第二部分是我們如何相處(大象的力量)

這部分是對外界的要求,知道外界是如何影響我們的。人是群居動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然會與人發生關系。

第三部分?追求快樂的方法(控制圖像的方法)

這部分講的是追求幸福的“術”。在戰術層面上,意味著想要快樂,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需要遵循壹些原則。

第四部分是追尋生命的意義(與大象壹起奔跑)

這部分分為幸福的“道”,這是願景層面,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

最後,快樂來自於它本身:平衡之美

在最後壹部分,我們驚訝地看到,所謂的平衡之美,是回歸到我們古老的東方智慧“中庸之道”,這是幸福的“終極境界”。

心理操作是壹項復雜的活動。為什麽想減肥,但是看到食物就控制不住?妳為什麽對負面的東西這麽敏感?這本書將揭示其中的奧秘。

這本書包含的概念和知識太多了,無法完全窮盡或完全理解。這裏,只選取壹些來分享。

1.《大象與騎手》解讀?

先看這張圖:瘦瘦的大象騎手和巨大的大象。

人的壹生,都在尋找真實的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尋找快樂,讓生活更有意義。

那麽,什麽是自我呢?是什麽阻礙了我們的幸福?

海特認為,阻礙幸福的重要因素是不同自我之間的沖突。

每個人都有兩套心理系統,壹套是我們可以實現的理性控制加工系統,也就是騎大象;另壹種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知覺自動處理系統,也就是大象。

受控加工系統的發展需要語言,而語言在進化中出現得較晚。自動加工系統從生物誕生之日起就存在,所以比受控加工系統完善和強大得多。所以如果騎象者和大象之間發生沖突,往往會是騎象者的失敗。

書上說:人心壹半像壹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壹半像壹個理性的大象騎手。他們經常意見相左,各行其是...這兩個分裂的部分,往往使人陷入理性與非理性的思想沖突。而這種戰爭不僅會影響我們的決策,還會削弱我們的幸福感。

兩者統壹了,我們就會奔向目標,幸福就在前方;心壹分,兩者就會互相拉扯,停滯不前,離幸福越來越遠。

聰明的騎象人在了解大象的本性後,用相應的方法訓練大象。我們會受益匪淺,無論是生活還是幸福。

柏拉圖把“自我”比作壹輛馬車,後來又用馬來語來比喻弗洛伊德的人格模型:“本我自我”(馬)、“本我自我”(馬車夫)、“超我自我”(乘客)。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本書裏大象的比喻。我們都聽說過盲人摸象的故事。面對壹頭巨大的大象,即使是有眼睛的盲人也只能看到它的壹部分,控制它更是難上加難。這就對應了為什麽現實中我們往往很難控制自己。

縱觀全書,是代表理性的騎象人和代表感性的大象之間的較量。

2.互惠原則

作為群居動物,我們應該追求良好的人際關系。每個人從出生起就渴望與周圍的人建立安全的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不僅能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快樂,還能帶來生理上的好處,可以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壽。

正如這本書裏提到的,建立良好人際關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遵循互惠原則。人與人之間的互惠是深藏在我們內心的壹種本能,也是群體生活中基本的交往方式。

互惠原則,簡單來說,就是我們以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對待他人。因為我們心中的大象天生就是模仿高手,模仿是壹種人際關系的粘合劑,壹種表達我們同舟共濟的方式。

健康的關系來自平衡的給予和接受。互贈禮物,互相幫助,互相關心,吐露心聲,都是培養兩人關系的重要技巧。前三個技巧大家都懂,但是向對方吐露心聲的技巧就沒那麽好處理了。尤其是當對方告訴妳他過去的戀愛經歷時,會讓妳覺得妳也應該淡化自己過去的戀愛史。但是,如果對手過早打出這張牌,妳可能會覺得有點矛盾。

我前段時間讀了《苔絲》。在新婚之夜,苔絲和安吉分別談到了他們的過去。安吉爾曾經和倫敦的壹位老婦人有過壹腿,苔絲表示完全理解。然而,苔絲的表白讓安吉陷入了精神崩潰的狀態。從《德伯家的苔絲》的結局來看,確實帶來了悲劇,尤其是情感上的體驗,也提醒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小心。處理好了,增加附著力,處理不好就是毀滅的悲劇。

3.先把妳眼睛上的光束移開

比如夫妻,如果妳給各自對家庭的貢獻打分,妳會發現壹個現象。兩人總分會大於120和100。為什麽?因為大家都認為自己對家庭的貢獻多,這叫自以為是。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會對別人的行為做出反應,而是根據我們對別人行為的看法做出反應。大部分人都很滿足於外表構造的假象,願意把假象當成現實。

研究表明,人會先設定自己的認知,然後尋找理由來支持自己偏好的思想和行為。

很少有人承認自己做錯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己只是在合理地回應別人的攻擊和挑釁。

妳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妳的弟兄說,讓我去掉妳眼中的刺呢?只有找到自己眼中的橫梁,妳才能少被自己的偏見所困,少被說教,少和別人發生爭執和沖突。

因為人的自私會導致無意識的自我膨脹,總是先做判斷再編故事,這樣會導致虛偽。虛偽和妄下結論是重創人際關系的兩大殺手。

圓滿要達到從容和諧的圓滿境界。不要做出強烈的判斷。面對沖突,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不要虛偽,武斷判斷。

進壹步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經典的文學作品並不輕易評價人性,而只是描寫人性。比如《茶花女》《羊脂球》《包法利夫人》等。

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也提到了這樣壹個觀點:周圍來來往往的各種人,周圍各種風風雨雨,不要問七七二十壹,仔細觀察,盡可能多花時間思考,不要妄下結論。“但就我的經驗而言,似乎有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迫切的事情需要下結論。現在我覺得,我們真的沒那麽需要結論,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

4.快樂的兩個原則

(1)進度原則

朝著目標前進比實現目標更快樂。每次大象做對壹件事,它都會覺得開心。

追求壹個目標的時候,真正重要的是過程,而不是結果。所以先給自己定壹個目標,每向目標邁進壹步,就會感受到向目標邁進的快樂和滿足感。

成功的那壹刻,我們心裏的感覺其實就像是長途跋涉卸下沈重的背包時那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而不是欣喜若狂。人總是朝著自己的目標全力以赴,以為達到目標就會喜出望外。

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當妳成功時,壹切都結束了;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在這方面,我推薦泰勒·本-沙夏爾的《幸福的方法》來更好地表達。

在快樂的方法中,快樂的定義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快樂代表當下的美好時光,屬於當下的利益;意義來自目標,壹種未來的利益。我們需要意義和幸福;我們既需要現在受益,也需要未來受益。兩者的完美結合就是“感受幸福”。

作者提到了?“感到快樂”應該是人生最快樂的狀態。所以,多關註內心的感受,讓生活的態度開成壹朵從容淡定的花。

(2)適應性原則

先看壹個例子: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二十出頭就被醫生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從那以後,他的身體壹直在萎縮,無法自由活動。然而,霍金壹直在繼續研究宇宙的演化,並回答了許多重要問題,獲得了無數獎項,出版了最暢銷的科普書籍。記者采訪時問他為什麽能保持這樣的鬥誌和精神。他回答:“21歲的時候,我對生活的期望降到了零。從那以後,壹切在我眼裏都是上帝額外賜予的禮物。”

不管妳是中了彩票還是癱瘓了,壹年之內(平均),妳都會回到妳原來的幸福基線。因為壹段時間後,妳會開始適應新的情況,設定更現實的目標。

人對現狀的判斷,是建立在比現在已經適應的人更好還是更差的基礎上的。

從長遠來看,生活中發生什麽並不重要。無論是好運還是厄運,我們最終都會回到自己的幸福設定點和大腦系統默認的幸福水平,這基本上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

5.生活的意義——愛情和工作

我們需要什麽條件才能活得轟轟烈烈?

首要也是最重要的條件是愛。沒有人是壹座孤島,男女老少都壹樣。人是群居動物。沒有朋友和安全的依附,我們不可能快樂。

第二個最重要的條件是擁有並追求正確的目標,這樣妳才能體驗到流動和投入的感覺。

就像植物需要陽光、水和土壤才能生長茂盛,人需要愛、工作和奉獻,人和蜜蜂壹樣,能從群體中感受到超越感。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過上有意義的生活。只要妳能和這些對象建立起幸福的關系,人生的目的和意義自然就浮現出來了。妳會意識到妳的生活是美好的。

當弗洛伊德被問到壹個正常人應該怎麽做才能活得好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愛和工作”。如果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壹個人學會如何去愛和工作,那麽這種療法就是成功的。

托爾斯泰曾說:“只要人懂得工作,懂得愛別人,人就能在這個世界上過得更加精彩。我們應該為我們愛的人工作,熱愛我們的工作。”

莎士比亞說:“做這件事有無窮的樂趣。”

紀伯倫說:“工作是愛的具體表現。”

融入群體,為了同壹個目標和別人壹起努力。這是因為群體的成員會形成壹種和諧的凝聚力,壹方面滿足了我們與他人建立聯系的欲望,另壹方面也讓我們脫離自我,融入到集體這個更大的存在中,感受自我的提升。

在最好的情況下,工作意味著聯系、奉獻和承諾。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得出了壹個樂觀的結論:大多數人可以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滿足感。第壹步,掌握自己的優勢,選擇壹份能讓自己發揮優勢的工作,讓自己每天都能享受到心流的體驗。

在海特的觀念中,幸福不是靠放任情感馳騁,也不是靠與情感和理智抗衡,而是靠心靈和理智的協調,靠情感和理智的配合,最後靠理智使人像大象壹樣騎行而去,最終到達幸福的彼岸。

幸福不是我們可以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我們必須先滿足壹定的條件,然後耐心等待。

大象與騎象人的協調,感性與理性的互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對壹切事物(包括幸福、生活、愛情、工作、金錢等)的理解和感受。),並影響我們對“什麽是什麽”的體驗和判斷。

在潛意識中觀察和認識這頭大象,成了我們壹生的功課。

作者認為,沒有壹種文化能夠顧及到人類所有的生存狀況。極端自由派和極端保守派都會出現混亂。有了中庸之道(平衡),才能找到人生的智慧,找到幸福和意義。

幸福往往與外界無關,而與妳自己有關。

附:推薦繼續閱讀:M·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醫學博士、心理治療大師。20多年來,他壹直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並被翻譯成23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這本書的暢銷不是因為廣告宣傳,而是因為口碑,創造了出版史上的偉大奇跡。

這本書有豐富的咨詢案例。通過心理咨詢師的診斷,最終推送內心故事,揭示人生真相。

作者認為,壹個人要想精神上成熟,就必須傾聽潛意識的聲音。潛意識裏有壹種被壓抑的欲望,是意識層面不願意面對和承受的。精神疾病是意識和潛意識連接上的問題。我們需要不斷反思自己,時刻註意自己內心潛意識與自己的溝通,讓自己的意識無限接近潛意識。心智成熟的過程意味著意識在對潛意識的逐漸認知和整合中成長。這個“潛意識”是根植於人類頭腦中的壹個神。作者認為,心智成熟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性與神性的結合”,即“天人合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