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源:經濟心理學雜誌
2作者:索菲·塞特爾、馬克斯·洛貝克、克勞迪婭·塞尼克、蒂埃裏·威爾迪爾
3接受日期:2065年8月20日438+09
——————————————————————————————————————————————
經濟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壹是如何劃分社會剩余,收入不平等是否可以接受。
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之壹是如何區分社會剩余和收入不平等。
這個問題不僅與社會背景相關,也與較小的群體相關,如公司和組織(Card et al .,2012;布雷紮等人,2017)。
經濟學最重要的問題之壹是如何區分社會剩余和收入不平等。這個問題不僅與社會背景有關,還與更小的群體有關,比如公司和組織(Card et al .,2012;布雷紮等人,2017)。
這些動機包括純粹的自我考慮動機,即人們關註自己當前的收入,或相對於其他相關群體的收入差距,以及其他相關動機,如收入產生過程的公平性(功績和運氣)。
選擇背後的環境背景很重要。本文對現有文獻中研究的人們在分配中出現的動機因素進行了評價。選取了三個非常重要且從未組合過的因素進行實證研究。這三個因素分別是:帕累托最優選擇對人們選擇的影響,無知之幕對人們選擇的影響,功績和運氣假說。
——————————————————————————————————————————————
受試者中,150名受試者被隨機分配到幸運治療組,170名受試者被分配到優勢治療組。
———————————————————————————————————————————————
受試者必須做出的壹系列二元選擇可以分為兩類。在第壹類選擇中,兩個提議項目的總收益是相同的,但是壹個分配更加不平等,頂層收入較高,底層收入較低。在第二類選擇中,越不平等的項目帕累托優於越平等的項目,也就是說,它使所有的群體成員在絕對意義上變得更好。
優勢:我們研究帕累托優勢,是因為我們對記錄被試是否願意減少不平等感興趣,因為這意味著“燒錢”而不會讓任何人生活得更好。這就造成了壹種把嫉妒和最大化動機隔離開來的局面。
———————————————————————————————————————————————
兩種收入分配之間的選擇也可以解釋為風險押註。但實際上,風險厭惡和不平等厭惡是兩個非常相似但不同的度量。
為了闡明這兩種動機,我們用兩種方法來誘導風險厭惡。
首先,我們使用埃凱爾和格羅斯曼(2002)提出的激勵歸納法(以下簡稱埃克爾格羅斯曼法)。這種方法要求受試者從六張彩票中選擇壹張。彩票的期望值和方差(風險)壹起增加。
其次,我們要求受試者在表A6(附錄A.1)所示的兩張不同彩票中進行選擇,這兩張彩票對應的收入與選擇1相同。受試者可以選擇相對安全的彩票(彩票B)和相對危險的彩票(彩票A)。兩張彩票的期望值是壹樣的。從選中的彩票中隨機抽取獎金。對於這兩種彩票,五張彩票中的任何壹張都可能獲得0.2的回報。
因為彩票和選擇1有著相同的價值觀,壹個沒有任何社會偏好的人,在面對無知的面紗和這個彩票背後的選擇時,也應該做出同樣的決定。相反,受試者在彩票設置和團體支付設置中的選擇之間的任何差異可能表明對某些支付分配的純粹偏好。在受試者選擇之前,在無知的面紗後面,我們會引起風險厭惡。實驗結束時,受試者被告知風險回避任務的結果。
附錄中的表A1通過實驗後問卷顯示了受試者的社會經濟特征。和通常的實驗室實驗壹樣,很大壹部分樣本由學生組成(占樣本的67%),參與者相對年輕(平均25歲)。表格還顯示,根據觀察到的特征,功績組和運氣組是不可區分的。
———————————————————————————————————————————————
他們首先做壹個簡單的彩票選擇,以引起他們的風險厭惡。
然後他們被隨機分成五組,並被告知他們和其他成員的身份將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保密。所有的受試者都被要求想象他們必須和他們的團隊在壹家公司或壹個組織中執行壹個項目。
在實驗核心的第壹部分,受試者被告知,他們必須在兩種收入(稱為“獎金”)分配(項目A和項目B)之間為他們的小組做出壹系列二元選擇。他們被告知必須在不知道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的情況下做出決定(“無知之幕背後”的選擇)。
在幸運處理中,我們明確地告訴受試者,他們的位置將是隨機選擇的,而在獎勵處理中,他們知道他們的位置將基於壹個簡單的任務,這個任務將在實驗的後期執行。
在這兩種處理中,關於運氣或運氣的信息同時顯示出來:就在他們開始認識面紗背後的二元選擇時(詳見2.3節)。所有受試者都必須通過理解測試,以展示他們必須做出選擇的例子。
在他們做出選擇後,受試者執行真正艱苦的工作任務。然後他們被告知他們的位置,這個位置在實驗結束前不會改變。
在第二部分,他們做了八個選擇中的六個,但這壹次,他們知道了自己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在第二部分中,我們選擇表A6中的選項4和理性檢查選項8.5。這些變化與公司可能發生的實際情況相匹配:在無知的面紗背後,我們選擇了與公司職位空缺相對應的情況;相反,分布中的固定位置會導致這樣的情況,沒有流動的可能。
為什麽要用這樣的主題內設計?有人可能會說,為了避免認知失調,受試者可能會在無知的面紗後面,在已知的位置上,堅持同樣的決定。相反,由於實驗者效應,被試可能對新環境反應過度。我們通過隨機化選擇順序和標簽(A項或B項)來緩解這兩個問題,使他們更難在整個過程中盲目地做出相同的決定。雖然承認這些局限性,但我們認為這壹主題設計對於理解人們的公平理想和他們對最大化支付的關註之間的沖突是有見地的。在無知的面紗下做出的選擇可以解釋為被試對獎勵分配的潛在偏好的衡量,而已知等級的選擇則用現實原則反對這些偏好。主題內設計用於決定人們如何轉換或堅持他們的基本偏好,即使這對他們來說可能很昂貴。
我們的主要發現是,在無知的面紗後面,當高不平等項目由帕累托支配時,被試壹致偏好高不平等項目。在這種情況下,受試者屬於運氣療法還是功德療法都沒有區別。只有當收入分配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即被試在選擇前知道自己的排名時,壹致性才會被打斷。在這種情況下,大約75%的被試更喜歡帕累托優勢分布,而不是更壓縮的收入分布。還有25%的人在燒錢。他們通過選擇低不平等項目燒錢,即使這並不能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命運。此外,當被試在兩種效率相同(總收入相同)的分布中進行選擇時,約65%的被試更傾向於低不平等分布。當在無知的面紗後面選擇時,如果被試是好的,而不是幸運的,他們更容易接受高度不平等的分配。壹旦被試知道了自己的成績,這種顯著的治療效果就消失了,所以70%的被試更喜歡不影響自己收入的較低不平等。所有在低不平等分布中表現良好的被試都選擇了後者,但在高不平等分布中表現良好的被試只有80%選擇了後者。所以20%的人強烈反對不平等,並采取相應的行動,哪怕是以犧牲個人為代價。
———————————————————————————————————————————————
然而,我們要求受試者預測他們在任務完成後(在描述任務之前)預期到達的地方,以便獲得我們將在魯棒性檢查部分分析的主觀置信度。為了避免對沖,這個預測是沒有動機的。參見附錄C中實驗室實際任務的截圖,如圖C4所示。
———————————————————————————————————————————————
我們的結果有助於大量關於分布偏好的文獻。本文件的壹部分集中於各種分發動機。Engelmann和Strobel(2004,2007)使用了壹個多人獨裁者遊戲,其中要求受試者在影響他們和其他兩名參與者的三種不同補償分配之間進行選擇。他們的主要發現是,與最大化偏好、效率關註和自私相比,不平等厭惡在解釋行為方面沒有發揮主要作用。Kritikos和Bolle(2001)的早期實驗結果與Engelmann和Strobel(2004)的結果壹致。Bolton和Ockenfels(2006)用類似的選擇實驗對Engelmann和Strobel的研究進行了評論,但相反,他們發現他們更關註公平而不是效率。在這些論文中,受試者在不知道他們未來收入和他們在分配中的位置的情況下做出選擇。卡馬斯和普雷斯頓(2012)發現,在涉及互惠的遊戲中,分布式偏好可以預測行為。我們的實驗也直接涉及到實驗性檢驗羅爾斯理論的論文,比如邁克爾巴赫等人。(2003年)和Frohlich等人(1987)。Michelbach等人(2003)創建了九種不同的收入分配,它們根據四個分配原則而不同:平等、效率、需求和優勢。作為公正的旁觀者,受試者做出假設性的選擇:他們似乎既關心平等又關心效率,似乎盡力在這兩個原則之間取得平衡。不同的社會和人口特征也有許多不同的選擇。Beckman et al. (2002)標誌著為數不多的實驗貢獻之壹,它清楚地測試了受試者是否更傾向於在無知的面紗後面投票支持帕累托有效分布,而不是當他們的立場被揭示時。和我們壹樣,他們發現,如果受試者選擇壹個已知的水平,而不是在無知的面紗後面,“嫉妒”會更加明顯。
我們還補充了其他研究,這些研究更註重價值和運氣的假設,而這種差異通常被視為公平的標準(Overlet,1991)。那些認為貧富狀況應歸因於運氣而非努力的人,或許希望通過收入再分配來糾正這些“不公平”的差異。這種沙漠理論(Konow,2003)已被經驗性地記錄下來(Fong,2001)。它們被用來解釋收入再分配需求和財政再分配程度的國際差異,特別是歐洲國家和美國之間的差距(Alesina和La Ferrara,2005;Alesina和Angeletos,2005年)。壹組實驗性的文獻研究了公平的觀眾是否願意平均分配他們的收入或按比例分配他們的作品(Konow,2000;Cappelen等人,2007年)。Sharma(2015)明確研究了性別在獨裁者遊戲中的作用。前壹個產出階段顯示,剩余中男性比例高於女性。其他實驗研究使用兩人獨裁者或最後通牒遊戲來觀察公平註意對利他行為的影響。他們經常用壹個博弈,壹個真正的硬任務,如果首發的作用是贏而不是硬不接受,找到代理人的自私行為(Hoffman et al .,1994)。櫻桃和其他。(2002)為獨裁者遊戲發現了類似的結果:如果獨裁者的捐贈是掙來的而不是簡單獲得的,他們就沒有那麽慷慨。1 Dengler Roscher等人(2018)在生產階段產生收入的條件下,檢驗公平與理想的可塑性。他們發現,在玩獨裁者遊戲之前(而不是之後)做出公平的分配決定,會影響沒有經驗的受試者的自私。其他實驗研究了這些遊戲的多人版本(科勞茲克,2065 438+00;杜蘭特等人,2014;比約克,2016;Lefgren et al .,2016),主要關註的是再分配和稅收激勵,而不是純粹的分配偏好。他們往往會得出壹個結論,功德很重要,但是杜蘭特等人。(2014)和Bjerk(2016)研究了稅收激勵,發現如果個人知道自己在分配中的排名,收入來源不會影響其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