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央視的焦點訪談節目披露了哈爾濱理工大學MBA考試中存在的作弊現象。在這壹案件中令人感到震驚的不單單是高科技設備的隱蔽性,更可怕的是記者發現在整個教育行業中,作弊已經變成了壹個巨大的市場。培訓機構為了牟取自己的利益不惜重金地向學校行賄,老師則貪圖金錢,對學生們的作弊現象置之不管,至於學生們,只要交錢,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任何文憑。
如今中國社會,我們從小到大就被要求學會尋找各種各樣的捷徑。孩子成績不好,進不了名校,那就想盡辦法給校長口袋裏塞錢。希望可以在仕途上有所提拔,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反倒是絞盡腦汁地拍領導馬屁。雖說這有壹部分責任在於那些貪圖名利的掌權者們。但不可否認,我們已經被灌輸進壹種激進的投機心理,再沒有耐心踏踏實實地完成自己的每件小事,反倒對解決各類“突發事件”積累出了豐富的經驗。
單純地否認投機這個技能也是不全面的,它畢竟也是壹種促使我們社會進步的加速器。買股票屬於投機,買彩票也屬於投機。但他們也都是屬於對社會發展有利的東西。生活在其中,雖然物質方面無需擔憂,但總感覺身邊的壹切都似漂浮在空中行走的,上不頂天,下不著地。
每每走進書店,擺放在最顯眼書架的必定是那些成功勵誌書或號稱能短時間提高某某技能的書。人們迫不及待地翻開它們,希望從中快速得到成功的方法。可世界哪有想象的那麽簡單。我們從各處聽聞許多人的幸運故事。我們英語考試的閱讀就最愛出此類令人起雞皮疙瘩的文章。比如說什麽壹個人找不到工作,走投無路了,可他看見壹位乞討的婦女,就把自己僅存的壹些錢給了她。這時往往會走來壹位富有的老翁。他看到了這壹幕後被感動的鼻涕眼淚,並幫助了這位年輕人。從此他便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每次讀到這類文章就笑得想哭。我不否認故事中年輕人的善心。但我覺得把這樣壹種等待別人來救援自己的投機心理,通過壹個脫離社會現實的故事傳遞給正在成長的青少年這件事感到憤怒。就連基礎教育都是這樣教導孩子的,那長大後的思想可想而知。也許未來有壹天,我們也成了故事中的那位年輕人,像他壹樣坐在路邊,等著那個老翁,守株待兔壹般。
時下最稀缺的就是踏實肯幹的精神。雖說缺少,但還是可以講出幾個例子的。就拿寫《明朝那些事》的作者當年明月來說。他白天只是壹位毫不起眼的普通公務員,而晚上他則在家奮筆疾書地完成他的作品。正是靠這種心無旁騖的力量,勤勤懇懇的堅持,他成功了。成為講中國明史的領軍人物。妳說,他是怎麽成功的?
歷史上也從來沒有過突如其來的成功。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整整二十壹年的時間進行研究。狄更斯堅持每天到街頭去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這樣他才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我想從古至今,沒有哪個時代可以靠投機取巧而獲得成功。即便在這個繁雜的二十壹世紀,在這個被金錢和權力買通的時代。成功壹定還是屬於那些默默無聞的潛心者們。
至於那些偏愛投機的人,他們狡猾的小聰明並非真正的明智。他們雖然能登堂卻不能入室,雖能取巧卻並無大智。想要靠這些小術得逞於世,最終還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