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查詢 - “後悔”的詮釋

“後悔”的詮釋

“後悔”的詮釋

後悔是指對以前沒有做的事情或做錯了的事情感到難以釋懷,心中總是惦記著,想著怎麽自己當初沒有去做,而不斷地埋怨和懊惱。

人生無悔只是壹種理想的人生信條,而後悔實際上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會有的經歷。它跟失望不同,甚至具有隱秘的積極性。科學地處理後悔情緒,把後悔當成學習和成長的契機。

今天下午,咱睡眠心理中心,壹位20多歲的女性來訪者,她的困惑但聽她娓娓道來:

“在過去的5、6年裏,我都被壹件事困擾。那時我因為不夠成熟的愛情觀,離開了已經有著很深的感情、實際上是我最愛的壹個人。而在那天我給他帶來的傷害,也在後來的日子裏反復傷害著我自己。我時不時就會想,如果那時我沒有這樣做,我們現在該有多好呢?

很多人都慷慨激昂地說,人生無悔。但我就是慫慫地、默默地在每個夜晚希望時間能夠倒流到那壹天。因為這種心情,我都不願意再跟新的人約會,我就想等他先找到真愛。我感覺我被困住了。

請教丁醫生,您有什麽建議可以給我嗎?”

我首先告訴這個姑娘,很多人都有過在夜裏咬著被角,壹邊哭壹邊希望時間能倒流,自己能有再來壹次的機會。人生無悔只是壹種理想的人生信條,而後悔這種情緒實際上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無可避免會有的經歷。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後悔”。

我們人生中的每壹次選擇,都是我們在處理壹個未知的情境。人們應對未知情境的方式,是通過想象不同選項可能發展出的後果,然後再把這些不同的後果加以比較,來選擇自己最期待發生的某壹種。

但假如,作出選擇壹段時間以後,我們忽然發現,當初如果做了不同的選擇,可能會獲得比已經作出的選擇更多的東西。這時,“後悔”這種情緒就發生了。

後悔是壹種能夠持續非常長時間的情緒,它甚至可以把壹個人困在原地很多年。它是壹種回溯性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中,妳不斷回到當初面臨選擇的那個時間節點上,設想自己的人生從那壹刻起原本有著更好的可能。妳深深地痛苦,覺得自己當初本應該作出更聰明的決策,感到曾經距離幸福壹步之遙,甚至為了當初所犯的這個“錯誤”想要懲罰此刻的自己。

後悔是壹種很有危害性的情緒,因為它會讓我們主動地給自己施加多種其他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尷尬、悲傷、被羞辱感、哀慟感、內疚感等等。人們的大腦在大多時候是遵循“愉悅原則”工作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回避那些不快的情緒,而去追逐那些愉悅的情緒,可“後悔”卻會突破這個原則,讓我們沈溺於不快。

後悔與失望的區別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後悔,我們可以辨析性地聊壹聊失望。失望發生在,當我們對壹件事的預期,高於實際這件事發生的結果。

如果我們曾經只有壹個選項,而這個選項發展得不如人意,我們會失望,卻不會感到後悔,因為我們不曾有過選擇的機會。

但如果我們曾經有兩個選項,我們所選擇的這個選項發展得達到了我們的預期,我們不會失望,但如果我們發現另外壹個選項產生的收益遠遠高過了我們選擇的這壹個,我們仍然會感到後悔。比如我們曾經拿著兩張彩票,我們選擇了壹張中了百萬的彩票,卻發現當時放棄的那張中了千萬——就是這種情形。

研究發現,後悔與失望,其實是兩種不壹樣的情緒感受。如果壹件事情的發生,在人們的感知中,有更多不在人掌控中的影響因素,人們更多感受到的情緒是失望。而如果壹件事的發生,讓人們覺得有很大部分自己的責任,屬於壹些自己原本有控制力的因素造成的問題(比如錯誤的選擇),人們更多感受到的情緒才會是後悔。

舉個例子,如果妳在壹段親密關系中,感到自己做過了所有能做的事情,而關系還是沒有成功,妳可能會感到失望;但如果妳覺得自己有很多應做而未做的事,或者做了不該做的事,關系沒有成功,妳會感到後悔。

人們對這兩種情緒的反應也是不同的。當人們感到後悔時,人們更不容易從壹件事情中轉移註意力,他們有更多的自我責備,也更苦苦地希望這件事會出現轉機。當人們感到失望時,人們會有“無力感”,他們會不想再為當下的情境做什麽努力,只希望能盡快轉移註意力到別的事情上,從這個情境中逃離。所以,壹個感到關系的破裂沒有太多自己責任、而感到失望的人,比那些後悔的人,有更大地可能對壹段關系“翻篇”,盡管這兩種情緒都會令人非常不快。

失望和後悔,都會影響到人們下壹次作決策時的行動,人們會不自覺地采取不同的行為策略去試圖降低它們出現的可能性。

後悔會讓人們延長作出決策的時間,他們會希望盡可能地收集更多的信息,以便對不同的選項作出更加精準的預測和評估,從而避免後悔這種情緒的出現。而失望則會讓人們在未來更多地刻意降低自己對結果的期待,提前把未來設想得更差;甚至為了避免失望,說服自己,那個自己所渴望的事物其實並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

後悔情緒,具有隱秘的積極性

我們認為,人有時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主動選擇感受到後悔的。後悔在他們的心理層面上,會給他們帶來壹些隱秘的積極感受。

在對後悔和失望這兩種情緒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感受的核心區別,在於多大程度感受到“自己對事件的結果負有責任”。“事情變成這樣是我的責任”,在這句痛心疾首的話語背後,卻也包含了這樣壹層含義:“我在某種程度上對事情的走向是有掌控力的。”

這種掌控力,就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感受到的力量感和控制感。“後悔”情緒的存在,也是在告訴自己,至少在當時,自己有機會、有可能作出另外壹種更好的選擇。在這個感受中,人們會感到自己的自主性,感受到自己的處境中自己曾經是有選擇權的,而不是壹種無可奈何的必然和命定。哪怕是曾經有過、沒有發生的選擇,只要有選擇,我們都會感到“掌控”。而如果自己的處境是別無選擇的,我們會感到更加絕望,就如同人們在失望感中感到的“無力”壹樣。

“後悔”雖然看起來是壹種自我責備,卻也包含了壹種自戀感,那種本可能很容易地發生卻沒有發生的更好的人生,某種程度上也美化了自己、提升了自我的價值感——我之所以有今天這樣不盡如人意的處境,只是因為犯了壹個錯誤而已。

因此,人們甚至會主動選擇壹直停留在後悔裏,即便當他們有機會重新作出壹些不同的選擇時,他們也並不會這樣做,而是繼續停留在後悔裏。他們更難面對的是,那種更好的可能,在真正做出嘗試之後破碎了——試了以後才發現,原來並沒有更好的可能存在。那將給他們的情緒帶來更進壹步的打擊,失望會到來,他們會感到自己的無力,並且不得不從這個仍然有所留戀的處境中轉身離去。

這些都比後悔更可怕。

妳後悔的事,當初真的存在另壹種可能麽

後悔情緒的發生,有壹個必經的環節,就是“比較”。人們通過比較現實中的結果,和幻想中另壹種結果,產生後悔。

那麽問題來了,另壹種結果真的存在麽?人們往往通過看到他人不壹樣的選擇所帶來的不同結果,佐證“看,我曾經也有可能變成那樣”。研究也有證明,社會比較心理越強的人,越容易采取他人的結果,作為自己未實現的可能,而感到後悔。

然而,Leon F Seltzer指出,壹個人的決策往往並不如人們所想的那麽自由。我們的決策,由壹整套“內在機制”決定,這套機制中包含了我們的風險厭惡程度、價值排序等各種因素,我們在某個時刻做出的選擇,其實存在著受限於我們這套內在機制的必然性。

也就是說,即便時間重來壹次,如果妳還是那個時刻的妳,妳很可能還是只能作出壹個同樣的選擇。因為,假如沒有經過那個錯誤的選擇,妳也不會變成後來那個更有智慧的人,而妳無法用當下的自己去過去做決定。

這套內在機制,則是由我們的先天特征、既往經驗決定的,它是我們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所習得的壹套、最適用於我們兒時所處環境的機制。假如妳的兒時環境並不十分健康,又可能妳所習得的機制,到了健康的環境中,反而會體現出不適配來,無法指導妳做出最正確的選擇。而即便兒時的環境非常健康,妳依然需要通過不斷的更新內在機制,是自己在不斷發展的環境中,始終擁有“做出聰明的選擇”的能力。

而更新內在機制的時機,就是那些妳做出了錯誤選擇的時候。

科學地處理後悔情緒

1. 意識到妳有沒有在從後悔中,獲得不該從中尋找的情緒價值感?

比如,妳是否壹直在後悔當初沒有做好壹些事,導致妳失去了愛人,其實是不願意面對“對方就是沒那麽愛妳”的事實?

比如,妳是否壹直後悔曾經選錯了專業或者工作,導致妳現在的生活不如意,其實是不願意承認,在當下的生活裏妳也不夠努力?

這些情緒價值是虛假而昂貴的,它們需要妳付出大量其他的負面情緒來維持。而如果妳不能夠首先放棄他們,決定面對現實,妳就永遠無法從後悔的魔咒中脫身。

2. 如何降低後悔的感受?

如果後悔這種情緒經常困擾到妳,妳需要解決的問題可能並不是提高決策能力。而是降低自己對於社會比較的需求。

研究顯示,那些在社會比較的量表中得分較高的人,也就是說,更傾向於與他人比較、並從中獲得價值感的人,更容易感到後悔。因為原本,我們並不總是能對比出已選選項和未選選項之間的差距。同壹個研究顯示,當我們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的時候,我們的大腦是不太會感到後悔的。而當所錯過的東西不具體、很難評估時,我們感受到的後悔程度也會更輕。但傾向於社會比較的人,會把他人的選擇結果,直接當作自己所錯過的加以比較。

3. 其實妳的“do over”(再來壹次的機會)不在當初,就在妳回頭看的此時。

我們的內在機制需要不斷進化,才能夠適應更新、更復雜的環境,做出未來自己不會後悔的選擇。而正是那些令我們後悔的時刻發生的時候,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內在機制已經和所處的當下環境出現了不適配。

我們必須要接受,犯錯不但不是意外、不是不該發生的事,而是必然、是歡迎發生的事。每壹個錯誤,都提供了壹個成長的契機。對於那些因為害怕犯錯而不敢選擇的人來說,要知道,妳的壹切問題都不會因為沒有犯錯消失,它們只是潛伏,有壹天在妳別無選擇去行動時,給妳猛烈的反撲。

妳要意識到,正是妳後悔的那些錯誤壹點壹點塑造了出了當下這個妳,少了其中哪壹個都不行。而對抗錯誤最好的方式,就是主動、有控制地犯錯。學生在高考前要參加很多次模擬考試、做更多的習題,就是這個原因。

此外,妳需要觀察自己的後悔。妳通過觀察自己更容易為哪些事後悔,而了解自己內心深處的目標和價值取向。就比如,壹段失敗的戀情之後,有些人會為自己曾經為這段沒有結果的關系付出太多後悔,也有些人會因為在有機會的時候沒有足夠的付出而後悔。這就體現出妳自己的價值觀了。畢竟,很多事都沒有絕對的對錯,妳需要知道的只是:什麽樣的做法會讓妳自己更舒服。

把後悔當成學習和成長的契機來看待,這就是妳的人生“再來壹次”的機會。想跟文首的小妹妹說,犯了錯,但這個錯誤可能會讓妳銘記終生,未來妳在所有的感情中,都會更加懂得珍惜,妳要看到,是那個錯誤把妳變成了壹個更加懂得愛的人。

我有壹個好朋友曾經和我說,他從來都不會去想“what if”(要是當初什麽什麽樣就好了),這是他的壹個生活信念。他說他始終相信已經發生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壹切經歷都是必須,壹切錯失都是為了更好的在前面。他說,人生很多事都沒有絕對真理,自己相信什麽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只有這樣相信,他才能夠壹往無前地、始終勇敢地往前走,而生活也真的不斷給了他新的饋贈。

不要讓後悔困住妳,困在原地,就什麽都不會發生。既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讓過去的錯誤成為更好的未來。願妳能給自己、也給妳的過去壹個機會蛻變。

丁俊貴

2018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