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滾繡球是民間節日活動,寓意希望厄運消散,好運降臨。人們希望獅子能趕走厄運,繡球花能帶來好運。獅子滾繡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活動。根據《禮樂史》的相關記載,中國漢代流行民間舞蹈“舞獅”。兩個人配合,穿上戲服,壹前壹後扮演獅子的角色。其中壹個拿著彩球逗他,上躥下跳,跳得惟妙惟肖。
後來人們畫了這個活動,“獅子滾繡球”的圖案也由此而來。之所以把獅子和繡球組合在壹起,是因為獅子在古代漢族人眼中是吉祥的動物。獅子歧視宏大,威懾力大,姿態生動有力,透露出壹種神聖、凝重、神秘的氣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已經成為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吉祥物。
根據傳統,當公獅子和母獅子互相玩耍時,它們的毛纖維會纏繞在壹起,卷成壹團,由此產生它們的後代獅子幼崽。文水民間流傳著這樣壹句話:獅子和母獅滾在壹起,生下壹只小獅子。可見其價值還在於人類延續後代的願望。
在這裏,繡球花也是壹種吉祥的東西。後來,這種繡球被廣泛應用於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並演變為“繡球棉”和“繡球紋”,用於衣服、建築、家具、器皿等方面,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文水,民間的“獅子滾繡球”是春節期間元宵節的重要節目之壹。縣城南街的“獅子滾繡球”最受好評。他們的舞獅表演技巧很棒。壹只獅子需要兩個有武術背景的年輕人的密切配合,才能表演得當,才能得到喝彩。壹般是打結或者彩色的獅毛,非常華麗。生活在其中,伴隨著大鑼大鼓,表演者模仿獅子的各種姿勢,如行走、坐起、翻滾跳躍、搖頭擺尾、俯仰跳躍等。還有人拿著繡球逗來逗去,極為喜慶。
進入90年代後,南街村的這壹民間舞蹈技藝面臨重重困難,僅靠春節期間的表演難以維持發展。經南街村委會申報,文水縣已將“獅滾繡球”列入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舞獅表演。
獅子,素有“百獸之王”之稱,據《元代趣談獅子》考證,在唐代,長安居民大多居住在“坊”,即政府指定的有圍墻、有方門的住宅區。許多方門被建成拱形,每個方柱中間都夾著壹對大石頭以防風防震,因為石頭看起來單調僵硬,工匠在上面雕刻獅子。
如此壹來,除了美麗的對比之外,還帶著殺邪祈福的吉祥寓意。宋元以後,“房”退出歷史舞臺,壹些大戶人家設立門樓以體現自己的社會地位,“房”門旁的柱子演變成石獅作為守門人。
到了明清時期,石獅的雕刻技藝已經非常成熟,使用範圍也更加廣泛。從富裕家庭到普通百姓,石獅成了守衛大門的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