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麻煩的熊海子後來怎麽樣了?. mp3
17:08
從有書壹起讀
2015,壹位任職24年的耶魯大學教授出版了壹本書。這本書自出版以來,引起了美國社會的廣泛討論,迅速成為各大媒體追捧的熱門話題,國內也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道。
這本書叫《優秀的羊》。筆者認為,美國的精英教育陷入了壹個誤區。相比之下,很多非藤生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攻城掠地,全方位成就自己。
老師和家長大多希望孩子聰明伶俐,規規矩矩,考上名校,走上人生巔峰。但如果家裏有壹個聰明的孩子,永遠不滿足於做壹只“羊”,會是壹種怎樣的體驗?
曾經有這麽壹個“熊海子”,聰明到總能考高分甚至跳級,但上課從來不聽話,還經常惡作劇:
借了同學的橡皮擦,還的時候剪成碎片吹同學的臉;
抓了小水蛇放在同學的鉛筆盒裏,直接把同學驚呆了,班級壹片混亂,不得不停課;
經常抓同學的衣服,每次都要拿回家讓媽媽補。
從初中開始就經常打架,經常有家長被叫到學校...
這個“熊海子”最後考上了名校,卻始終沒有成為“優秀的羊”。
多年後回顧自己的成長,他決定把這些經歷寫下來,送給很多為自己的熊海子頭疼的父母。
所以這是顛覆性的。作者是的周。
我們身邊的很多熊海子,有的選擇去南方打工,有的選擇認命,再也不迷茫,而周卻把熊海子的勢頭帶入了互聯網。
作為互聯網領域的顛覆者,他重新定義了“微創新”,提出從細節入手,聚焦戰略,最終以持續創新改變市場格局。
在《進化》這本書的第壹期,我有幸邀請到周近距離探討壹個從小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少年是如何成長為顛覆互聯網的巨人的。
頑固的好奇心
在采訪中,反復提到壹個詞:好奇心。
壹個人做壹件事,往往有很多驅動力。壹個是虛榮心驅使,壹個是利益驅使,還有壹個是好奇心驅使。
初中時,周是有名的“學渣和學霸”的混合體。對自己不感興趣的不屑壹顧,但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充滿了好奇。
他是有名的“好奇寶寶”。自從他知道了電腦,這個世界似乎打開了另壹扇神奇的門。初中的時候,他自學了專門為初學計算機的人設計的Basic語言,還央求家人給他訂閱兒童電腦報。
從此,他明確了自己的理想:用壹生的時間開發計算機軟件,做出壹個能改變世界的產品。
青春期養成的習慣往往是終身受用的。童年被啟蒙的好奇心和好奇心驅使的遠大理想,最有希望成為人生的追求。
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周分享了壹段經歷:
“培養孩子不僅僅是在小時候,長大後也要培養。大家都在說創業的激情,對新事物的熱情。我覺得都是基於好奇。正是因為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孩子才能成長,但我們很多人到了成年後就失去了好奇心,也就是失去了這種激情和熱情。”
無獨有偶,另壹位傑出的終身學習者,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自稱“永遠好奇的老男孩”:“好奇心是人類走得更遠的重要動力,而自由和創造則是人生不竭的動力。”
劃時代的發明和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在誕生之初往往被認為是異想天開。在這些“異想天開”的背後,是壹種固執的好奇:我必須嘗試,如果我這樣做了,會發生什麽?
於是就有了亨利·福特的汽車,萊特兄弟的飛機,盛田昭夫的索尼隨身聽,喬布斯的蘋果,馬斯克的特斯拉...
如果妳的“熊海子”還對這個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應該感謝作為父母的妳,是妳壹直保護著他的“好奇心”。
較強的自學能力
自從自學了Basic語言,周就表現出了很強的自學能力。
他第壹次用電腦編程軟件賺錢可以追溯到30年前。他設計的算命軟件每天能賺100多元。
是1,987,平均月薪也就1,000多壹點,而周高中剛畢業。
同樣,從童年開始,他就自學了Basic語言,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制作了壹款遊戲Blastar,賣了500美元。那年他才12歲。
周把的自學能力延伸到了創業階段,這也影響了他的創業觀。
“這是我今天對許多年輕人說的話。能不能不要把創業狹隘的定義為我必須自己開公司,自己當老板?如果這就是創業,大部分創業肯定是失敗的。
如果創業是壹個夢想,我把它分解成很多小目標。第壹個目標可能是學習如何創業。我應該加入別人的公司,積累經驗、人脈和資源,甚至包括妳自己的知識、對行業的理解和判斷。這些能力都是需要積累和學習的。"
抱著學習的態度,25歲的周從65438到0995就讀於北大方正。他沒有把這段經歷當成找工作,而是“當成在當時中國最大最好的軟件公司之壹學習,看別人是怎麽做軟件和公司的”。
這次經歷對他影響很大。“沒有這種學習,就沒有我後來創業。”。
自學能力貫穿了周的成長,這是他想分享給家長和愛書人的第二條經驗: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還有壹個很重要的能力:自學的能力。自學的能力是什麽?就是我讀書不是為了考試,也不是為了完成老師或者學校的任務,而是說我喜歡這個東西,我自己也願意看書,所以這種主動學習的能力很重要。”
圖片來源:IT大佬
終身閱讀的習慣
與自學能力相輔相成的是終身閱讀的習慣。
周對孩子的教育,除了保持好奇心之外,還有很重要的壹點,就是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讀書的習慣壹旦養成,將終身受益。周分享了壹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分析了家長要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對家長的要求。
這個要求不是父母雙方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不是壹定要把孩子放在好學校,不是壹定要住在學習氛圍濃厚的學區,也不是父母堅持每天晚上給孩子講故事。
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唯壹答案就是父母愛讀書,然後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周從壹年級開始就能獨立閱讀了。人們公認他閱讀量大且速度快。他經常給員工買書或者通過郵件給員工發推薦信,很多書在面試時都是隨手可得。他有在飛機上看壹本書然後扔掉的習慣。
他強調了壹個觀點:“今天,我們的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該培養不那麽功利的目標。如果他們太功利,實際上會毀了人。”
對周影響最深遠的書,壹定是30多年前出版的《矽谷熱》。
1990周在大學讀大二的時候,看過壹次《矽谷熱》,研究生期間又買了壹本作為自己的聖經。
他的《我的互聯網方法論》多次提到這本書,在短短的序言中出現了兩次。
“那本書講的是矽谷的創業故事,但妳能感受到的更多的是典型的矽谷氣質,就是壹群想做壹個產品的年輕人,不管三七二十壹,敢在房子裏的車庫裏做。蘋果、微軟、英特爾這些今天的大公司,當初創業的時候都是混著壹股精神沖上去的。他們通過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產品改變了億萬人的生活,同時也獲得了財富,實現了財務自由。”
這本售價1.9元人民幣的舊書,影響了中國壹代網民,包括周和雷軍,新浪創始人也表示,這本書對他後來的職業生涯影響很大。
給他們印象最深的是深深植根於矽谷的企業家精神,從無到有創造出有價值的東西的能力,“點石成金”。
這樣的矽谷情結依然在互聯網人的血液裏激蕩。
正確的選擇
2017年7月27日,《人懷念周》壹文突然火了,文中有壹段話廣為流傳:
"...中國的互聯網這兩年越來越無聊了。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最後都被環境塑造成了騙子。沒人說實話,沒人敢說實話,妳不想妳誰能想妳。”
周回答:“其實我知道,人們不是想念我,是想念說真話的人,是想念挑戰者,是想念網絡的炮火。”
在采訪中,對周的這段經歷做了壹個很有意思的比喻。“小時候,我以挑戰者的身份出現,有時是被動的,就像有個故事:壹群人圍著鱷魚塘,突然壹個人跳下來,快速遊到對岸。每個人都認為這個年輕人很勇敢。這個小夥子站起來說,誰把我推倒的!?
所以,我覺得自己被巨頭壓得喘不過氣來,被逼得走投無路。不是說每個人生來就是挑戰別人的,而是眼中釘肉中刺。我認為這是壹個誤解。"
周小姐,在周自己看來,“只是在呼喚壹種精神,比如顛覆性創新的精神,敢於挑戰巨頭的精神,敢於說不的精神。”
2008年,周宣布360殺毒軟件將永遠免費。對他來說,每壹次顛覆性的創新,都是在正確價值觀基礎上做出的最大選擇。
而這個價值的依據是:是否對用戶有好處。
《顛覆者》這本書希望“把這種理念和價值觀傳達給更多的中國年輕人”,因為“妳要相信,中國有很多年輕壹代,他們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更多的體力,比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因為他們更年輕,更了解市場。如果妳能把顛覆式創新、不斷自我顛覆、打破壟斷的精神傳達給他們,這對我就更有價值了。
熊海子的崛起
從1998年成立“3721”公司,到2017年360成功借殼上市,周用了19年。
在被巨頭包圍的互聯網世界裏,他脫穎而出,找到了屬於自己發展道路的“紅衣教主”。他用自己的成長,詮釋了什麽是“顛覆者”。
始終保持強烈的好奇心,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終身的閱讀習慣,能夠在巨大的壓力下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將這些特質全部發揮出來。
於是,我們看到了今天的周。
周這位曾經顛覆互聯網、被人民懷念的“鬥士”,依然保持著終生的學習和好奇心,戰鬥在互聯網的第壹線,致力於捍衛億萬用戶的網絡安全。
我們期待周的下壹次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