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用瓷土制成的器皿都叫瓷器。但是目前對於瓷器的具體定義還沒有統壹的意見。壹般認為,瓷器只有具備以下條件才能稱之為瓷器:
第壹,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還含有長石、石英巖和莫來石。含鐵量低。高溫燒制後,輪胎呈白色、透明或半透明,胎體吸水率小於1%,或不吸水。
其次,瓷器的基體必須經過1200℃ ~ 1300℃的烘烤,才有瓷器的物理性能。瓷泥不同,各地燒成溫度也不同,所以以燒成為準。
第三,瓷器表面施的釉必須是用瓷器高溫燒制的玻璃釉。
第四,瓷器燒制後,胎體必須堅硬牢固,結構細密,敲擊時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經過陶瓷工作者的仔細研究和出土器物的科學測定,證明在我國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末期,我們的祖先就以瓷土為原料,燒制出灰胎質、表面無釉、溫度較低的所謂灰陶。在奴隸社會初期的夏朝,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工藝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瓷土中摻入壹定量的長石、石英石等配料,燒制出壹種胚白、質地堅硬的器皿。就其燒結性能和硬度而言,它不同於陶器,而接近原始青瓷。因為表面沒有釉,所以被稱為“原始素燒瓷”在商周時期,壹種藍釉器皿被廣泛制作。這種青釉器胎色灰,結構牢固,耐高溫,硬度高,敲擊時能發出鏗鏘聲;特別是器物表面塗有壹層藍色或黃綠色的玻璃質高溫釉,看起來與普通陶器差別很大,但與瓷器相當壹致。通過化學分析,其胎質、釉色、燒成溫度、吸水率、物理性能都表明其具備瓷器的標準條件,是瓷器而非陶器。所以這種青瓷器是中國最早的青瓷。但由於當時技術水平較低,原料的處理和綠泥的提煉都比較粗糙,沒有過濾、淘洗、揉搓、陳化等細致的工藝。而且輪胎材料可塑性小,形狀單調;同時,胞料中還存在很多雜質,胎體多裂紋,釉色不穩定等。與後來成熟的瓷器相比,具有明顯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從戰國到西漢,是原始青瓷向成熟青瓷過渡的時期。這壹時期的青瓷在燒結性能和器面施釉上較原始青瓷有了很大進步,但與成熟青瓷相比仍有壹些差異。
經歷了原始青瓷和早期青瓷的漫長道路,1800年前的東漢出現了青瓷。在浙江上虞、寧波、慈溪。永嘉等地先後發現了漢代瓷窯遺址;中州路、河南洛陽邵溝、河北安平陸家莊、安徽亳縣、湖南益陽、湖北當陽劉家甲子、江蘇高郵邵家溝等東漢晚期墓葬中均有瓷器制品發現,尤以江西、浙江為甚。其中有東漢七年(164)墓出土的四件系列亞麻紋青瓷壺,平四年(175)墓出土的青瓷耳杯、五連環壺、井、福明爐、鬼爐,平五年(176)墓出土的青瓷壺, 而這些有明確年代的青瓷器的發現,讓我們確信了中國瓷器的發明不會晚於漢末,而且不僅基於大量的考古資料,將其定為東漢晚期也更加準確。
浙江省瓷土礦產豐富,瓷石礦產埋藏壹般離地表不深,容易開采。浙江瓷土主要是壹種含應時-高陵-絹雲母偉晶巖花崗巖的風化巖石礦物。風化程度低的含部分長石,風化程度高的含較多高嶺石礦物。這就形成了壹個天然的有利條件。只要以這種瓷石為主要原料,就可以制成瓷胎。這種礦物含鐵量高,適合還原燒結。在還原性氣氛的影響下,高價鐵被還原成低價鐵,低價鐵具有很強的助熔作用,有助於陶瓷輪胎在較低的溫度下燒結。
在長期的制瓷實踐中,瓷窯工人在原料的選擇、胚泥的淘洗、器皿的成型、施釉和燒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進,為瓷器的出現創造了必要的技術條件。從瓷窯遺址周圍的自然環境觀察,壹般水力資源比較豐富,而且當時普遍采用腳踏困難,使用水錘的方式,所以很有可能是用水錘來碾壓此時的瓷土,以提高坯土的細度和生產效率。在張子上虞山東漢窯遺址的發掘過程中,發現了陶車的壹個構件——瓷軸頂碗。這種軸頂碗呈臼狀,墻面塗有均勻的藍釉,非常光滑;它的外壁呈八角形,上小下大。它嵌入在輪盤的中心,並添加到軸的頂部。壹旦受到外力推動,輪盤就能快速連續地轉動。這種先進的陶車設備與嫻熟的繪畫技術的密切配合,使瓷器造型規整,效率提高。這壹切都說明,浙江成為中國青瓷的發源地絕非偶然。東漢末年上虞縣小仙壇窯址出土的青瓷,質地細膩,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經1260 ~ 1310℃高溫燒制而成。器面上釉,胎釉結合相當牢固;釉層透明,有光澤,清晰淡雅,美觀大方。
此外,上虞和寧波的東漢窯址中也發現了黑釉瓷器。湖北、江蘇、安徽等地的漢墓中也有黑釉瓷器出土,特別是安徽郝縣建寧三年(170)的墓葬,證明其燒制時間應為東漢中後期。顯然,這種創新產品是在青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黑瓷和青瓷的著色劑是鐵,經高溫燒制後呈青綠色或青黃色,故稱青瓷。盡量在工藝上消除鐵的顏色幹擾,也就是白瓷;反之,如果鐵釉著色,就會變成烏黑發亮的黑瓷。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江南瓷業快速發展壯大的時期。東部東南沿海的江蘇、浙江、福建、江西,西部長江中上遊的兩湖、四川等地分別建立瓷窯,燒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其中越窯發展最快,窯址分布最廣,瓷器質量最高。
從西晉八王之亂到十六國混戰的壹百多年間,北方地區飽受戰亂之苦,經濟蕭條,手工業極度衰落。所以在這段時間裏,制瓷技術壹直是南方獨有的。439年,北魏吳泰統壹中國北方,450 ~ 451入侵宋朝失敗,從而確立了南北割據的局面。458年,北魏孝文帝實行均田制,幫助依附性農民立戶分田,限制普通地主使用奴隸,使農業恢復發展,從而使手工業復興成為可能。
從河北、河南出土的青瓷來看,河北、河南很可能成為北朝青瓷的中心產區。白瓷最早出現在北齊。早期白瓷,胎料細而白,明顯經過沖刷,但不上釉;釉色乳白色,釉層薄潤;釉厚為青色,表面壹般為藍色。白瓷的出現,為瓷器行業開辟了壹條康莊大道。白瓷有陰影、青花、釉下紅、鬥彩、五彩、粉彩等等。因此,白瓷的發明是中國陶瓷史上新的裏程碑。
黑瓷起源於南方。東晉以後,北方燒制黑瓷。河北平山縣北齊崔昂墓出土的壹件黑釉四系圓筒,表明北齊時期出現了比較成熟的黑瓷。1975年,河北省贊皇縣東魏李熙宗墓中發現壹件黑釉瓷器。雖然當時瓷器的形狀不明,但釉面黑亮,瓷胎又硬又薄,制作規整。這件黑瓷比崔昂墓出土的黑瓷罐早十二年。可以推斷東魏北朝就有黑瓷了。
青瓷、白瓷、黑瓷的出現,標誌著北方瓷器手工業的迅速發展,為唐宋名窯的普遍出現奠定了基礎。
隋在北朝的基礎上統壹全國,隋初的文化面貌也帶有濃厚的北朝色彩。隨著南北政治上的統壹,也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合流和交融,開始了壹個新的時期。這個新時期體現在制瓷技術的兩個方面:
第壹,隋朝以前,燒制瓷器的瓷窯主要位於今四川的江南和長江上遊,北方沒有發現值得註意的瓷窯。但隋朝以後,這種面貌發生了變化,制瓷業在大江南北發展起來。中國現已發現6個隋代瓷窯,包括河北磁縣的賈壁村窯、河南的安窯、安徽的珙縣窯、淮南窯、湖南的湘陰窯和四川的鄧禹窯,其中4個窯分布在大江南北。這是以後唐宋瓷業大發展的先聲。
其次,雖然隋代青瓷仍是瓷器生產的主流,但從河南、陜西、安徽出土的白瓷來看,比北朝有了很大的進步。胎質更白,釉面光滑,胎釉無藍黃。
唐代燒制的白瓷,釉色潔白,如銀如雪,標誌著白瓷的真正成熟。目前,燒制白瓷的有河北臨城的邢窯、曲陽窯,山西的珙縣窯、鶴壁窯、登封窯、佳縣窯、滎陽窯、安陽窯、渾源窯,陜西的平定窯、耀州窯和安徽的肖窯。其中,姚興白瓷成為風靡壹時的“世界通用”名瓷。因此,人們通常用“南青北白”來概括唐瓷工業的特點。雖然的確邢窯白瓷和越窯青瓷分別代表了北方瓷業和南方瓷業的最高成就。但其實北方窯也燒青瓷、黃瓷、黑瓷、花瓷,也有專門燒黑瓷、花瓷的瓷窯。北方窯中,很多窯燒瓷歷史較短,所以敢於進行各種嘗試和探索。釉色不排斥藍、白、黃、黑、綠、花。輪胎可以用兩種顏色重疊畫出來,形成壹種質感,不顯單薄飄逸,反而比較豐富。這代表了壹種新的自信和進取的時代風格。南方唐代墓葬中也發現了相當數量的白瓷,但沒有發現白瓷窯址,但這是白瓷在向保守的青瓷進攻的標誌。
詩人說唐詩有所謂盛唐之氣。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息的,就是唐三彩。在制瓷過程中,唐人的貢獻也是相當多的。給後代的禮物是匣缽在燒制過程中被廣泛使用。匣缽可能在唐以前就已發明使用,但在中唐以後作為工藝的常規被廣泛使用。唐人燒制出邢窯的優質白瓷和越窯的青瓷,也為宋代名窯的出現準備了技術條件。
五代時期,白瓷生產仍以北方地區為主。唐代的大部分窯址仍在燃燒,其中最大的有曲陽窯、鶴壁窯、耀州窯系的黃寶珍窯和裕華宮窯。曲陽建祠村窯址出土的五代白瓷包括碗、盤、燈、碟、盒、罐、瓶、枕等。每件器物都有多種風格,如碗有八種風格,可見當時制作發達。但正是由於民族分裂割據的局面,各地瓷窯之間無法相互借鑒、模仿甚至在市場上競爭,這種進步和發展是有限的。北宋瓷器業的新發展和新繁榮還有待統壹。
宋代是中國瓷業史上的壹個繁榮時期。1949以來,陶瓷考古發現的古瓷窯遺址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170個縣,其中130個縣有宋窯,占總數的75%,可以說是遍布全國。宋代瓷業的繁榮壹方面是政治、經濟、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另壹方面也是宋代社會、經濟、文化繁榮的反映。
瓷制和窯制的形成,是中國古代制瓷工匠相互借鑒、不斷創新的結果。在制瓷技術的傳播和發展過程中,也受到各地不同自然條件和生活習俗的影響。東漢初年浙江就出現了瓷器,很快在長江下遊流傳開來,並逐漸傳播到長江中上遊,以及福建、廣東等地。6世紀初的北朝時期,中原地區也出現了中國自己燒制的瓷器。從此,中國的瓷業形成了南北兩大瓷系。
南方瓷器產品的特點是:
壹是形態細膩,胎色呈灰色,胎顆粒細,有的略呈紅色或黃色;細孔,孔隙率小,輪胎黑點少。
二、瓷胎材料的化學成分為:氧化鐵含量壹般在2%左右,高於北方。二氧化鈦和三氧化二鋁的含量都很低;二氧化矽含量比北方高。
三、釉層青綠,有的略顯暗黃,有羊木光。
第四,瓷器的燒成溫度比較低,壹般在1200℃左右,即使達不到這個溫度也會出現過燒。
北方瓷器產品的特點是:
壹是器物造型新穎,粗獷雄偉;胎體較厚,胎色淺灰色,顆粒結構粗糙,胎內有黑點和氣孔,孔隙率大。
二是輪胎材料化學成分接近劣質粘土材料,氧化鋁含量較高,壹般在26%以上,最高達到32%;二氧化鈦含量超過1%,二氧化矽含量普遍低於南方,所以輪胎顏色比南方深。
三是釉層薄,玻璃質感強,顏色灰黃。
第四,瓷器的燒成溫度高。如河北景縣馮墓出土的青瓷,燒成溫度1200℃仍是生的。
隋代以前南方瓷系的主要窯址有上虞窯、宜興軍山窯、蕭山東窯、成都青羊宮窯、福建天山馬嶺窯。隋以前的許多窯址都沒有北方瓷制,只有河南安陽窯、河北加比窯和山東淄博窯有北方瓷制。到了宋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瓷窯制度。宋代瓷窯制度的區分,主要是根據窯制品的工藝、釉色、造型、裝飾的異同。根據它們的異同,大致可以看出宋代形成了六大瓷窯體系:北方地區的定遠窯體系、耀州窯體系、鈞窯體系、磁州窯體系;中國南方的龍泉青瓷和景德鎮的青瓷。
定窯體系以定窯為代表。定窯始燒於唐代,其白瓷受附近的興窯影響,興窯當時名揚天下。但後來,註定了它的興盛和衰落。到了宋代,人們知道這是命中註定的,卻不知道這是。丁瑤體系的瓷窯在北宋確實形成了自己的壹套制瓷技術和風格,並被所有的瓷窯所模仿。定窯產品以白瓷為主,也燒黑釉、醬釉、青釉、白釉剝釉。釉汁更有光澤,釉色白黃,常有淚痕。胎料精加工,胎質硬,胎色白。器皿造型穩定,裝飾整齊。早期產品以雕琢為主;北宋後期,印刷術占主導地位。圖案布局嚴謹,主題豐富多彩。各種花最常見,其中牡丹和荷花最多,菊花次之。也有壹定數量的其他動物,鳥類和遊泳魚的模式,但嬰兒玩模式是比較罕見的。北宋中期有壹種燒法,就是菜碗反燒。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用同樣的窯,消耗同樣的燃料,燒壹次窯的產量比普通匣缽高,缺點是有篷,即口無釉。生產丁瑤瓷器的瓷窯分布在漳河和汾河流域的廣大地區。代表窯除河北丁洋窯外,還有四川平定窯、孟縣窯、陽澄窯、介休窯、彭縣窯等。
磁州窯系是北方最大的民窯系。這壹窯系的窯址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河北省邯鄲市觀臺鎮是典型代表。磁州窯制度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燒制白瓷的民窯。
磁州窯繼承了唐代南北民窯的特點,瓷器種類繁多。官臺窯的產品線和品種可以說是這個窯系所有窯中最好的。這裏燒制的瓷器主要是白瓷和黑瓷。裝飾豐富多彩,白底黑花,形成鮮明對比。裝飾圖案的題材多取自民間生活的內容。河南省修武縣的當陽峪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制瓷工藝的獨特之處在於,在釉下塗上壹層極白的保護釉,然後在上面畫出黑色的花朵,或者用撓地的方式摘花。裝飾用黑白或赭色白色對比,非常強烈;圖案制作手法生動嚴謹。
磁州窯系的其他代表性窯址還有河南鶴壁窯、蔚縣八村窯、登封曲河窯、山西介休窯、江西吉安吉州窯等。
耀州窯系是北方燒制青瓷的龐大窯系。耀州窯系以陜西省銅川市黃堡鎮為代表,包括陳露鎮、裏底坡、上店和玉華宮。銅川舊稱潼關,宋代屬耀州,故稱耀州窯。黃堡鎮位於銅川市東北15公裏、耀縣城南13公裏的淇水西岸壹個狹長的盆地裏。漆水穿過城鎮,流經耀縣,匯入河。鎮東西都有大道,水陸交通便利。附近產煤、坩堝土,有燒瓷的好條件。耀州窯制度的早期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明代嘉靖以前繼續產生。產品類別有青瓷、白瓷、黑瓷;北宋時期,青瓷以燒制為主。耀州窯的青瓷顏色較深,邊緣部分呈棕黃色,所以人們稱之為“姜黃”。
耀州窯制度最突出的成就是花紋裝飾。宋元時期的圖案有牡丹折枝、菊花纏枝、水波三魚、鴛鴦戲蓮、二鴨戲水、海藻紋、金銀花紋、回文、松樹戲嬰、龍鳳紋等等。裝飾技法主要是印刷和雕刻;雕花蒼勁有力,花紋活潑,在宋代窯系中出類拔萃。
耀州窯系範圍較廣,東起河南臨汝窯,西至陜甘交界的旬邑窯。代表性窯址有宜陽窯、寶豐窯、新安城關窯、蔚縣君太窯、內鄉大窯店窯、廣東西村窯、廣西永福窯等。
以河南蔚縣鈞窯為代表的鈞窯制度,始燒於北宋,延續燒至金元。其突出的成就是在釉中摻入氧化銅,用還原焰燒出五彩的窯變釉。鈞釉的主要特點是天藍色和玫瑰色的紫釉交織在壹起,釉汁豐潤,美不勝收。此外還有月白、天藍、海棠紅。
鈞窯瓷器燒制的地方很廣,河北的蔚縣、佳縣、登封、新安、湯陰、安陽、磁縣都有。
龍泉青瓷窯屬於南方青瓷體系。到了南宋,為了應付朝廷。為了滿足政府的需要,生產了壹種以厚鈣堿釉為特征的瓷器。南宋中期以後,終於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和風格的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窯系的迅速發展,除了龍泉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外,還得益於北方瓷業進入黃金工業後的衰落,以及南宋水運的發展,有利於商業貿易的發展。南宋政府把發展海外貿易作為國策,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為防止金銀外流,“下令絲布、織錦、瓷器易歸伯夷”(《宋史·食貨誌》)。這進壹步刺激了瓷器的出口。龍泉青瓷在東亞、東南亞、東非和阿拉伯國家都是非常受歡迎的商品,這種情況在元代依然盛行。在中國,龍泉青瓷和景德鎮青瓷壹樣,其產品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近年來陜南、四川等地青瓷、龍泉青瓷的發現就是很好的佐證。
龍泉青瓷在宋代民窯的窯系中崛起最晚,但在海外市場的支持下,最終迅速發展成為壹個擁有眾多窯系的龐大窯系。南宋後期,浙江省龍泉縣及周邊的慶元、遂昌、雲和等縣都有不少瓷窯。江西吉安的吉州窯,福建泉州的萬窯鄉窯也有燒制。進入元代後,龍泉窯風格的青瓷窯址範圍擴大,在浙南甌江兩岸發現了150多座窯址。
景德鎮青瓷窯屬於南方瓷系。青花瓷,又名迎青,是宋代景德鎮窯燒制的壹種風格獨特的瓷器。其釉色介於青花之間,青中有白,白中有藍,故稱青花瓷。青瓷釉色的硬度、薄度、透明度以及瓷器中莫來石晶體的發育都達到了現代硬質瓷器的標準,代表了宋代瓷器的燒制水平。特別是采用蓋燒的方法後,產量翻了壹番,對東南沿海地區影響很大。宋代至元代,青瓷興盛,形成了著名的青瓷窯系。
景德鎮燒制青瓷的窯址有湖田、胡翔、盛美亭、石楠街、黃泥頭和劉家灣。江西南豐白舍窯、安徽繁昌柯家沖窯、福建閩清窯、湖北武昌金口窯都燒青瓷。同樣屬於這壹窯系的還有江西吉安吉州窯、廣東胡安窯、福建德化窯、泉州萬窯鄉窯、同安窯、南安窯。
上述瓷窯制度的形成,當然是唐代瓷業布局和發展趨勢的邏輯發展。另壹方面是宋代歷史條件下瓷器業市場競爭的結果。它們在歷史淵源和壹些工藝特征上可以追溯到唐代,但與唐瓷有很大不同。他們的進步和發展,不僅把唐瓷甩在了身後,也使邢窯、越窯等壹代名窯湮沒無聞,成為歷史文物。
正是因為競爭,壹種瓷器才在市場上受歡迎。先是相鄰的瓷窯相繼復制,接著瓷窯增多,窯場擴大,形成瓷窯體系。同時,在這種瓷器的銷售地,也造成了當地瓷窯的仿燒,並延伸到其他地方。銷售地和主產地可以相隔很遠。例如,陜西耀州窯風格的青瓷在廣州西村的宋窯燒制並出口。同時,由於維護傳統市場和爭奪新市場的需要,宋代制瓷工藝有許多創新和創造。壹方面是為了提高產量,另壹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比如火照,宋代瓷窯普遍采用火照來檢查燒制時窯內的溫度和氣氛,盡可能保證最高的成品率。北宋中期由丁瑤首創的過燒工藝,是壹種結合匣缽的墊圈,可以壹次燒多碗瓷器,充分利用窯場空間,擴大生產批量,降低成本。這種過燒工藝後來被其他瓷窯采用。
瓷窯之間是有競爭的,無論是瓷窯系統內還是瓷窯系統外,競爭的結果就是名窯的出現。宋代名窯中的官窯是專門為宮廷生產的。其產品不是用於交換的商品,這似乎與瓷器行業的市場競爭無關。但是,官窯的工匠是從民窯出來的。至於汝窯,可能原本是民窯,後來在官方的監督下為朝廷燒制。這些產品是宮廷官員專用的。後來和汴京窯壹樣,因靖康之變,北宋被推翻而崩潰。
宋代制瓷技術在中國陶瓷史上最大的貢獻是為陶瓷美學開辟了新的境界。鈞瓷的海棠紅、玫瑰紫,如晚霞般璀璨,變化如流窯變色釉;汝窯汁滑如脂;景德鎮青瓷,色為玉;龍泉青瓷翠綠晶瑩,梅青是青瓷釉色的極致之美。葛窯上也是滿地斷線,故意做的有瑕疵有瑕疵。黑瓷除了黑似乎無能為力,但宋人燒出了油滴、兔毛、斑鳩斑、玳瑁等結晶釉和不透明釉。磁州窯的白釉釉下彩黑花器是另壹種境界,它繼承了唐代長沙窯釉下彩的傳統,直接為元代白瓷釉下彩器的出現提供了範例。定瓷圖案的工整嚴謹的印刷,瑤瓷雕花的淩厲別致,是只有唐五代,知道興窯白瓷和越窯千綠密彩,冰如玉,看不到,知道,想象不到的新儀態。
宋瓷的審美風格接近沈京蘇亞。鈞瓷雖美如晚霞,卻不屬於唐三彩的溫潤光彩。宋瓷所開創的新的審美境界,主要在於宋瓷既重視釉色之美,又追求釉質感之美。鈞瓷、哥瓷、龍泉瓷、黑瓷的油滴、兔毛、玳瑁,都不是壹般的表面化、通暢的透明玻璃釉,而是美麗的乳白色釉和能透露質感的結晶釉。北宋的汝瓷,官窯的青瓷,南宋的龍泉窯都是玻璃釉,只是配方不再是稀石灰釉,而是濃石灰堿釉。所以汝瓷的“釉汁厚如脂”,官窯、龍泉窯的青瓷經過多次上釉,利用釉中微小氣泡造成的折射散射,形成凝重而深邃的質感,讓人感到無窮無盡。唐人稱贊越窯青瓷“如冰如玉”,這只是壹種修辭上的比喻和理想,但龍泉青瓷和宋人制作的青瓷,其實別出心裁。這些宋瓷作品是中國陶瓷歷史畫廊中的傑作和珍品。他們的言談舉止也是後世陶瓷界長期效仿的榜樣。千百年後,我們依然敬佩和愛上他們。
遼朝是公元10世紀初中國契丹民族在北方建立的壹個地方政權。契丹族是古代北方民族鮮卑族的後裔,金朝末年稱為契丹。南北朝以來,契丹遊牧於遼河上遊的西拉木倫河流域,與中原的關系逐漸密切。唐朝以其地設宋末郡,契丹首領任總督。唐朝後期,契丹已經成為中國北方最強大的民族。唐朝末年,契丹族首領盧野阿保機統壹了契丹及其周邊各部,在五代之後的梁二年(916)建立了遼朝,之後與五代、北宋並立。隨著契丹人從畜牧、漁獵生產向農牧生產的轉變,從遊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轉變,手工業也有了發展。在手工業中,制瓷業是重要的壹部分。
唐五代以來,中國北方的邢(今河北省邢臺市)、慈(今河北省磁縣)、丁等地出現了制瓷業。定州在最北部,靠近遼國。遼代的手工業部門主要是由戰爭中被俘的漢人和渤海人發展起來的,遼代的制瓷業也不例外。據遼史記載,太祖至世宗時期,遼多次劫掠定州。定州所屬的曲陽縣是丁瑤窯址所在地。所以遼代制瓷的工匠多來自中原的磁窯鎮和定州的定窯。遼代瓷窯有七座,分布如下:上京地區有林動遼上京窯、林動南山窯、林動白音格勒窯;仲景地區有赤峰缸瓦窯;在東京,遼陽有官窯(崗崗);南京有北京的龍泉窯;西京區大同市西郊青瓷窯村也發現了窯址,燒的物件是黑釉雞腿壇。由此看來,契丹人建國前主要從事遊牧和養豬捕魚,制瓷業沒有基礎。遼瓷業的成就主要是北方漢族燒瓷工人的貢獻。遼瓷以具有遊牧民族特色的皮罐(又稱雞冠罐)和雞腿瓶的造型聞名於世,為收藏家所珍愛。遼瓷與華北白瓷體系中的其他民窯相似,只是壹些器物有特殊的形狀。
金朝是公元12世紀初,女真族在東北和華北建立的壹個地方政權。金代陶瓷是中國陶瓷史上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長期以來,由於歷史文獻中關於金代陶瓷的記載較少,實物資料較少,過去沒有人對金代陶瓷進行過系統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以前出版的壹些陶瓷史著作,並沒有說“金瓷”。即使人們看到金代的陶瓷,也往往把它當成宋元的東西。
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文物考古工作的開展和金代陶瓷的不斷發現,我們知道金代陶瓷的生產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王海玲閻良遷燕前的早期和遷燕後的晚期。從遼寧撫順大官屯窯和遼陽蔣官屯窯這兩個代表來看,金代瓷器的釉色非常單調,造型簡單,缺乏裝飾。瓷器原料粗糙,胎骨厚重多彩,釉色不均,缺乏潤澤感。成型工藝粗糙,形狀不規則,沒有配方。裝飾簡單,只在白底上畫黑色的花,其他的雕、劃、刻、著色等技法極為少見。這些情況都表明,金代初期的陶瓷生產水平低於關中地區。從1127年“靖康之變”到1153年金海陵王遷都,近30年來,金朝金兵每次南下犯罪,都以掠奪人口、財富、土地為主要目標。如今的河北、河南兩省是北宋重要的瓷器生產基地之壹,陶瓷手工業高度發達,但長期的戰亂對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近二十年間,金代中原陶瓷生產基本處於荒蕪狀態,很可能是由於戰亂的破壞和窯工的南遷,在完顏雍“五年即位後南北修”。在他執政的近30年間,據《晉世宗紀》記載,“大臣們各守崗位,上下相安無事,衣食無憂,糧倉綽綽有余...所謂‘小堯舜’。”金代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必然刺激陶瓷的生產。目前已發現有斷代日期的金代瓷器和墓用瓷器。有大定二年磁州窯白釉黑花虎形枕(1162),佛光普渡金奎大白釉黑字罐(1210),金奎大耀州窯青瓷件(1210)。而金大鼎之前的產品很少被發現。顯然是大年三十中原陶瓷業恢復發展的反映。
根據目前的發掘和調查,大定時期及以後中原地區發展起來的陶瓷窯爐有河北丁洋窯、磁縣煙臺山窯、河南蔚縣鈞窯、陜西銅川耀州窯等。顯然,金人南侵滅遼宋,壹方面繼承了遼宋的瓷業基礎,另壹方面造成北方熟練的窯工出逃南遷。導致北方制瓷業的衰落。雖然北方幾大窯區進金後不久就恢復燒成,但產品較差,金瓷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