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眼看到王先生,我吃了壹驚——47歲的他,已經滿頭白發。他的臉瘦了,身材也瘦了,舊西裝看不出原來的顏色。這件衣服他已經穿了10年了,是他去市裏領獎的時候學校買的。
王老師是這所學校唯壹沒有房子的中老年教師,多年來壹直租住在學校宿舍。他70歲的老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和智障的小兒子仍住在大山深處的老房子裏。而且很多年後,老師們都有了自己的房子。這是為什麽呢?
原來,22年來,王先生幾乎把所有的工資都花在資助貧困學生上了。據介紹,王老師來到四中不久就開始當班主任。1989春季開學的時候,王老師發現有些同學因為窮沒來。他去壹個壹個勸說父母:“讓他們去上學吧,學費我先出。”
以後這些孩子的學費都要從他工資裏扣。有時候由於預支太多,月底會扣工資,所以財務人員不得不壹次扣少點,有時候壹直扣到年底。而預付多少錢,學生有沒有還,王老師從來不管。
有的同學沒錢吃飯,王老師也給幾十上百元。90年代初,他的月薪只有100多元。因為幫助學生,經常借錢吃飯。22年來,王老師每年都幫助壹二十個學生交學費或生活費,至今已有上百人。後來有同學考上了大學甚至研究生,他卻繼續給予資助,有時壹月送幾千塊錢,總計超過65438+萬。
王老師以對學生的友善而聞名。不管誰有困難,誰沒錢,不管他在不在自己班,只要找到他,王老師總是有求必應。不僅如此,他還在宿舍裏安排了壹些貧困生,全面幫助學習和生活。2002年以前,王老師還住在學校租來的平房裏,條件非常艱苦,狹窄的房間裏只能放壹張短短的木床。即使在這樣的條件下,王先生的房間裏仍然有幾個學生用的木箱。2002年,王老師搬進集資樓,於是在王老師的宿舍裏,簡陋的房間裏擺滿了學生的上下鋪和學習用書。多年來,學生們與王老師同吃同住已成為四中的壹景。最多的壹次,他安排8個同學住他宿舍。他把所有的空間和時間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們。
在他的帶動下,包括陳卓斌在內的20多名學生在國家級和省級比賽中獲獎,100多名學生的1000多篇詩歌和散文在《中國報》、《中國校園文學》等報刊發表。
22年來,王老師親自培養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大學。現在學生分布在全國各地,很多成為單位的骨幹。他們中的很多人家庭貧困,他們的成長不僅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也改變了很多貧困家庭的命運。2002年,在校長的堅持要求下,他被提升為高級中學教師。
他是華中師範大學1987班的優秀畢業生。他被分配到著名的黃岡中學工作。壹年後,他毅然回到了貧困的大別山。23年來,他紮根貝奇北部山區,堅守三尺講臺,教書育人,任勞任怨;23年來,他用大部分工資資助了無數貧困學生,淡泊名利,為窮人開心...近日來,湖北黃岡市蘄春縣鄉村教師汪金權的事跡感動荊楚大地,蕩滌人心,被譽為“大別山之魂”。
“也許我的肉體只能住在大別山的某個角落,但我的靈魂會跟著我的學生到四方;我是荒原上的壹根電線桿,也許只能永遠矗立在那裏,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到遠方;我可能永遠是壹座橋梁,讓學生踩著我的身體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權在日記中寫道。5月24日下午,就在黃岡市副市長梅香雪壹行離開蘄春四中後,汪金權將壹個裝有8000元慰問金的信封交給了該校教研室副主任汪文華。據悉,這是汪金權壹周內第三次將其移交給慰問金。
汪金權的先進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許多單位和個人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對於這些慰問品,汪金權把它們裝在信封裏,寫上日期,然後交給學校。汪金權說:“我相信大家捐款的初衷是希望錢有實際用途,而不是給我個人。”為切實減輕汪金權的經濟負擔,其長子王品超就讀的孝感大學新技術學院決定免除其學習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熱心企業資助王品超2萬元生活費。日前,王品超拿出1000元愛心款,幫助身邊的貧困學生。
“我以前是壹名普通教師,現在還是壹名普通教師。課堂是體現教師價值的地方。雖然我資助過壹些學生,但我不是慈善家。我做的太少,得到的回報太多。”汪金權說。
他自豪地說,20年來,他親手培養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大學。他們中的許多人出身貧寒,現在分布在全國各地,事業有成。“這是我壹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在汪金權宿舍的書架上,有壹張他珍藏的照片,是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時,全校師生拍的。在斑駁的照片中,24歲的汪金權眉清目秀,神采奕奕。堅守山村23年,如今黑發染霜,年輕的臉上也刻滿滄桑。
“闊別多年,再次見到老王,我很難過。“黃石七中現任校長葉甲友是汪金權大學的同學。他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後,他的同學再也沒有汪金權的消息,直到2005年,他得知汪金權在蘄春四中教書,就去看望他。”到了四中,已經是半夜12: 30了。老王還沒有休息。他還在壹間簡陋的平房裏伏案備課。看到年僅42歲的老王,臉色白得像個老人,不禁流下了眼淚。"
幾次探訪後,汪金權告訴葉甲友,20多年來,他壹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山區的貧困兒童。這些孩子中,既有學習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也有行為不良、品行不良的所謂“雙差生”。
知道汪金權的難處,葉甲友破例讓初中剛畢業的王品超到他所在的學校上宏誌班,讓他免三年學費和生活費。“汪金權用愛、奉獻、責任詮釋了新時代優秀教師的光輝形象,為新時代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供了生動範例。湖北省教育廳廳長陳安麗說:“宣傳和學習汪金權的先進事跡可以激勵更多的大學畢業生選擇和紮根基層。因為汪金權的事跡是教育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選擇的生動教材,可以激勵大學生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與時代需要結合起來,做出積極的人生選擇。《中國教育報(2010年6月4日)第1版。
2013四月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武聖學院學生生活導師汪金權說,從程菲身上,我們能感受到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孝文化的傳承者和踐行者。他還說,“孝”不僅僅是指對父母的孝,還延伸到對家庭、對民族的孝,這就是大孝。程飛體現了這種偉大的孝心。程菲在高二的時候輟學去照顧生病的母親。母親去世後,她輟學四處打工籌集生活費。通過自學考上武勝學院後,老師同學才知道,她獻血十余次,獲得了衛生部頒發的“無償獻血獎”銀獎證書。今年3月,大三學生程菲當選“2012自強之星”,被大家稱為“最美勵誌女生”。武漢生物工程學院還授予程飛“自強不息、感恩奉獻優秀大學生”榮譽稱號,頒發“自強獎學金”特等獎1萬元。2004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010年9月9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評選結果正式公布,汪金權成為湖北省唯壹當選教師。“大別山之魂”汪金權在京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的接見。
被汪金權的傑出事跡感動的不僅僅是學生。今年年初,蘄春縣委、縣政府邀請他為全縣幹部群眾作師德師風報告。縣長許專程到學校看望他,並送他到官府吊唁。當地壹些企業送給他三部手機,方便他教學。然而,壹眨眼的功夫,他就把慰問金和他的手機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2065 438+00 5月20日,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統向汪金權同誌學習,用愛和責任鑄造教師靈魂。
通知說,汪金權是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優秀代表,是我省教育系統湧現出的師德楷模,是廣大人民教師學習的榜樣。全省教育系統要學習他紮根山區、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學習他不畏艱難,獻身教育事業的崇高理想。
省教育廳還派人到蘄春四中看望汪金權老師,送去慰問金1萬元,列入“楚天中小學教師校長優秀工程”。該項目旨在通過高端培訓和導師制的建立,培養壹批地方、省、全國知名的教育家型教師和校長。汪金權的故事被報道後,黃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2065 438+00 5月20日,黃岡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雪榮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向汪金權同誌學習。
劉雪榮批示:汪金權先生紮根農村,教書育人,精神彌足珍貴,值得全市人民學習。
華中師範大學也發出通知,號召全體師生向校友汪金權學習。該校校長馬敏還帶領校領導來到蘄春四中,親手將“師範生免費導師”聘書交給汪金權。馬敏說:“培養未來的人民教師,應該把師德放在第壹位。汪金權是華中師範大學的驕傲。讓他的感人事跡成為師範教育的生動教材,讓這種紅燭精神指引這些未來教師的人生,從而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為國家基礎教育發展服務。“湖北省人民政府近日決定,授予被譽為‘大別山之魂’的蘄春縣第四中學語文教師汪金權‘人民滿意教師’稱號,號召全省幹部職工向汪金權同誌學習。根據決定,汪金權以1987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分配到國內著名的黃岡中學任教。然而,壹年後,當得知家鄉蘄春縣缺老師時,汪金權主動申請調回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紮根在壹所山區中學。他在農村教育戰線不知疲倦地工作了20多年。20多年來,王老師家裏壹貧如洗,但他省吃儉用,把自己微薄的工資大部分拿出來幫助貧困學生,幫助他們成人,已經無私地幫助了200多名貧困學生。
決定指出:汪金權以高尚的職業道德、優良的工作作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行的欽佩和社會的廣泛贊譽。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對青年學生充滿深情,充分展現了新時期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高尚品格。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滿意教師”榮譽稱號,稱贊他是全省教師的優秀代表,是教育工作者學習的榜樣。2010 6月19昨日,省文明委在蘄春縣隆重舉行儀式,授予蘄春四中教師汪金權“湖北省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湖北省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汪金權是繼10.24英雄群體、“信義兄弟”之後,我省湧現出的又壹重要典型。汪金權紮根山區,甘於貧窮,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他的崇高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當之無愧的教師楷模,是全省幹部群眾學習的道德楷模。在全社會學習和弘揚汪金權同誌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對於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湖北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領獎後,汪金權老師激動地說:“這份榮譽屬於無數山區教師。希望更多人能關註山區教育和孩子。”《探林》由湖北長江出版集團長江文藝出版社在付梓出版2012。華中師範大學的閻正教授為該書作序。這本書講述了作者20多年來對中國教育的體會和理解。這本書分為五章:教學,教育,欣賞,演講,思考哲學。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作者對語文學科教育方法的思考,提出了壹名語文教師應具備的教學素質和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