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思維的羅振宇所說,這個社會是“後真相時代”。所謂態度比真相重要,在結論橫飛時,看問題的角度才是最有價值的。
移動互聯網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很多便捷,但也給我們帶來諸多糾結。
當妳有問題無法處理時,妳會在知乎或者頭條問答上問出來。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人會給妳出謀劃策,分析利弊。可令人痛苦的是,結論太多,讓妳左右為難。
要明白,壹個人的身後,就是他社會關系的總和;壹個人的觀點,就是他人生經歷的凝練。
所以,當妳去看待網上這些結論時,妳關註的不應該是結論,而是他們分析問題的角度。
02
舉個例子,我在頭條問答上回答過這個問題:
當妳離職時,領導極力挽留,我想問此時領導壹般是怎麽想的?
A1:大多數回答者在回答時,都是基於“領導挽留”這個角度給出相關結論。所以,不具有建設性。
A2:我們換個問法,辭職時,妳為什麽想要了解領導極力挽留妳的真相?人都有好奇心,自然想知道。
A3:我們接著問,當妳知道真相,妳還會辭職嗎?到這裏,我們才真正找到問題核心。所以,妳要提建議,就應該從這個角度去分析。
A4:對提問者而言,問題背後還隱藏壹個深層次問題。如果妳到離職時,還不了解領導挽留妳的真實目的,只能說明妳情商需要提高了。
要知道,職場競爭最重要的武器,不是顯性的智商,而是隱性的情商。
現實中,看待問題選擇的角度非常重要。選擇好的角度,比妳知道結論要強上百倍、千倍。
03
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有很多。大家都知道,房價會漲,要買房子。對開發商來說,需求旺盛,要拿地建房。
然後,王健林今年突然將旗下的商業體項目出售給融創和富力。別人還在熱衷拿地蓋房子,王健林反其道而行。
這是為什麽?還不是因為大佬對未來趨勢有著各自不同的角度。
不管大佬如何,對我們普通人來說,買房才是大事,可關鍵妳怎麽看待買房?
14年那會,我常州同學說想搞二套房,但手上現金量只能選擇1.3萬這個價位以下的房子,問我買哪裏?
我說,蘇錫常的別買,就買南京的。
他問,為什麽選南京?
我說,買房就跟買股票,就是看房子所在城市的未來價值增值空間。
如何判斷壹個城市未來是否具有增值空間?
關鍵看四個指標:高鐵數量、高校數量、人口凈流入量、國家政策預期。
選擇好城市後,如何選擇具體的購房區域?
關鍵看四個指標:購房預算、城市政策、區位地段、學區。具體指標具有的價值就不細說,感興趣的話可以留言。
最後,我們都買了,而且還是壹個小區。後來,江北情況大家都曉得的,皆大歡喜。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選擇角度的重要性。角度選擇好,可以讓妳少走很多彎路,甚至可以彎道超車。
但是,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所知道的結論,通常都帶上了強烈的主觀色彩。
所以,評判壹個人的能力,不是看他說的結論有多精辟或者與眾不同,而是看他選擇分析問題的角度。
04
我們常說思維碰撞,其本質就是不同人的看問題角度進行碰撞。
碎片化社會,讓每壹個視角都是壹個全新的世界。妳所知道的,只是妳知道的世界,妳不知道還有很多其他新的世界。
所以說,角度是對問題的壹種看法或見解。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本質上就是從“盲人”向“正常人”摸象轉變。
越了解全貌,對問題就有全局的認知。再結合自己的價值觀,以及批判性思考,就可以得出更具有實踐意義的結論。
最後,對於如何選擇角度,有以下三點建議:
刻意練習
在看各種新聞或者文章時,重點放在總結作者分析文章的角度是什麽。當妳找到他的角度,其實就可以推測出他的結論。
逆向思維
人都有從眾心理的。當身邊人都說這樣好,那樣不好時,妳已經無意識受到影響而調整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
在人雲亦雲時代,妳要堅信,壹個好的想法,壹定是別人聽不懂的想法,要擁有逆向思維。這樣對提升思維和工作創造性都是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換位思考
職場裏,員工與領導之間因存在信息不對稱,經常出現員工抱怨領導想法多變,或者領導嚴厲之類的負面情緒。
如果換位思考,妳會發現,領導想法多變是因他接觸到更多信息(公司高層和客戶高層),從而調整策略。而妳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應事先思考,考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