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自茶阿沖:
茶,古代蘇神人祭天時的祝福語。因為福地在西毒,後人逐漸用茶代替西毒,音譯為長春,成為地名。
2.來自長春堂
據《長春郡誌》記載,長春堂所在地原在長春堡以東數裏,故名。而建簡之地,土人改名之日,新立城雲。這種觀點認為,因為會館位於長春堡附近,所以得名長春。
3.來自長春花
長春因別名玫瑰而得名。比如滿語地名的考查中提到,長春的意思是玫瑰的同義詞。這種說法並沒有斷言這就是長春的起源。
持相同觀點的《遼史》、《吉林通誌》中也有記載,稱花名長春,柔枝散,取地名。另外,接近這種說法的人考證過,結論是長春這個地名是以長春花大使命名的。
擴展數據:
長春的地理位置和氣候;
長春地區位於隆起區和沈降區之間,地質構造的過渡決定了長春地貌類型的多樣性,形成了東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松遼平原的景觀由山地、臺地、平原構成,形成壹山四丘五河的景觀格局。長春市山地面積較小,約占長春市土地總面積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
吉林主要有大黑山和哈達嶺。長春臺的地面只有很大,約占總用地面積的41%。其中平梯田占35.23%,高梯田占5.77%。
主要有榆樹臺、長春臺、雙陽臺、遊龍泉臺。長春臺地面積最大,約占陸地總面積的50%。
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階地占7.5%,湖泊平原占3.1%。主要有雙陽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飲馬河河谷平原和農安湖相平原。
長春市地處伊通河階地,是松遼平原東部山區向西部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地貌由臺地和平原組成。
其中平臺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類型對城市建設有不同的制約作用。長春市位於中國東北平原腹地,海拔250-350米,地勢平坦開闊。
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在全國幹濕氣候區劃中處於濕潤區向亞幹旱區的過渡地帶。氣溫自東向西升高,降水自東向西減少。
春季幹燥多風,夏季潮濕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寒冷漫長,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濕度適中。
長春年平均氣溫4.8℃,最高氣溫39.5℃,最低氣溫-39.8℃,日照時間2688小時。夏季盛行東南風,還有渤海補充的濕氣。
年平均降水量522-615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熱月平均氣溫23℃。秋季可形成連續數日的晴暖天氣,溫差大,風速比春季低。
百度百科-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