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查詢 - 現在股票便宜,是不是適合買股票呢?股票總會漲吧!

現在股票便宜,是不是適合買股票呢?股票總會漲吧!

在這關鍵時期,談談我們對投資形勢與A股市場後市趨勢的觀點,希望能給妳有用的參考(本文稍長,但對有緣者有壹定參考價值)。

壹、美國的陰謀與危機。資本主義經濟規律就是泡沫大了就要破,破了再從新來過。美國長期奉行的是海盜邏輯對外政策,幾十年來在全球頻繁制造軍事戰爭掠奪外,同時周期性地制造金融經濟戰爭對外掠奪。近二十年來例如1988年對日元的狙擊,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從2006年開始的對人民幣的狙擊(強迫升值,還沒完,已進入中場)以及2007年出現的美國次債危機(當時故意不救市)壹直拖延到2008年引*爆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無不留下美國對外金融經濟掠奪的痕跡。歐洲有人說,讓雷曼倒閉是有預謀的。雷曼倒閉前向歐洲央行拆借了80億歐元,駐英國分部在倒閉前壹天向美國總部匯去40億美元(連英國這個親兄弟都不放過),近年來次債危機出現後(未公開爆發時)雷曼等次債危機較嚴重的投資(行)公司還繼續如狼似虎地向全球有錢的國家或地區發售其債券,倒閉前不僅對各國和地區大撈壹把,同時對個人投資者也伸出了魔掌,僅僅港澳就有數以萬計的投資者欲哭無淚。從種種跡象表明“有預謀”之說是成立的。美國壹貫以來憑借其美元優勢地位制造金融(貨幣)戰爭,善於玩弄金融遊戲圈錢。反正“先使未來錢”的錢是妳的,用妳的錢發展我的經濟並吹大泡沫,泡沫破了,由妳“埋單”。美國倒閉幾家雷曼式的投資行以至倒閉壹二十間銀行又如何?反正這些投資行的運作資金基本來源於債券,而債券的主要債權人是他國。美國深喑資本主義波浪起落的經濟規律,以債券投資為引誘,利用美元匯價為工具,在經濟高潮中引誘別人進來,在經濟衰退的滑浪中吸別人的血。

中國現有外匯儲備1.9萬億美元,但經營不善嚴重違反外匯儲備投資原則,將大部分雞蛋放在壹個籃子上,現持有美國各類債券1.2萬億(養惡人)。其中持有“兩房”公司債券3760億美元(成為最大外國債權人),加上其他公司債券合***持有5000億美元以上的次級債,約占外匯儲備的27%,持有美國國債約占外匯儲備39%,加上20%的美元流動備用金,中國外匯儲備持有的美元資產約1.6萬億美元。如果美元從人民幣匯價7元貶值到5元(中國歷年購進美國各類債券平均7元以上),再加次債債券的損失,估算中國現有外匯儲備在三年後將會損失三分壹左右。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前二十年的外匯收入儲備(約占現在的三分壹)是最高勞動密集型的勞動成果,是真正濃縮著中國人血汗的錢。二十年的血汗錢,有可能被美國壹個戰役呑噬。

美國這次將遊戲玩大玩出火了,要救市了。美國救市的錢從哪裏來?有三種可能:壹是削減*財政開支。這可能做不到,相反還要出現4千億赤字,赤字的缺口用什麽來填?還是用國債募集來的錢填補。二是將會發行愈來愈多國債,向全世界兒售鳩集。誰還會購買美國國債?歐洲各國自身難保戒備心重,不可能購買美國國債。而中國不會繼續當這個“冤大頭”吧?三是如果國債發行兒售失敗,只能大量印刷美元,其後果是促使美元大幅貶值,而美元作為全球流通最大的幣種,如果大幅貶值對全球的金融經濟的影響非常嚴重,特別是對持有美元外匯儲備資產最多的國家將形成與美國“抱著壹齊死”的形勢。在中國*民間堅決強烈反對再購買美國債券的呼聲中,美國副財長麥考密克表示:“美國不會要中國買任何東西。”但之後又灑出引誘手段表示:“目前美國的國債很走俏”。我們認為:其實美國最希望中國繼續買他的國債,但又不知用何手段迫中國就範。估計日後中國始終要被迫買美國國債,只是買多買少的問題。以上三種可能中,其中大量印刷美元促使美元大幅貶值這種可能性最大,也是美國開展這次金融經濟戰爭中的既定戰略步驟。美國的救市無疑是“挖肉補瘡”,當然是挖他人的肉多於挖自己的肉,只能換得壹個喘息和延遲的機會,或可抑制危機擴大減少損失,但不可能阻止經濟衰退的趨勢。

近幾年來,有國人似乎忘記了“韜光養晦”的祖訓,多有幾個錢就沾沾自喜、鋒芒畢露,在國際社會以闊少的姿態出現,隨意地(不問可行性)購買別國的國債。在07年美國次債危機出現初期,還大把地買進美國債券,當時還有人說是要救美國壹把。真是愚蠢、幼稚無知,不自量力。我國早已進入老年社會,然而,近10億城鎮居民和農牧漁民尚未納入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好比是壹只腳踏進了中等國家水平,而另壹只腳卻仍然留在貧窮國家的行列。歷史是壹面鏡子,當我們的力量尚不足以抗衡敵人之時,就只能“韜光養晦”。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百團大戰”,雖然*打擊牽制了日軍力量,配合了正面戰場,*打出了我軍的軍威,但是,過早地暴露了我軍的力量,招致日寇大規模掃蕩和國民黨*制造“皖南事變”,被圍困的我軍力量大多損失過半,有的甚至被完全殲滅,後果異常慘烈。事後,有當事人想起了“韜光養晦”的祖訓,嗟嘆不已。

最近有*官方傳媒稱:“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中國的金融業避過了壹劫。”這種說法為時尚早,不敢茍同。我們認為,金融海嘯對中國的影響大致可能有以下情形出現:壹是導致出口倒退以致萎縮,出口企業只能轉身在國內參與同業的競爭,使同業行業利潤以及其他行業利潤大幅下降,迫使部份弱者退出市場(倒閉)。二是*居民消費趨於保守以致大宗商品消費趨於萎縮,形成內需大幅萎縮。三是大宗商品消費的萎縮促使房價價值回歸加速下滑,導致樓市泡沫的最終破裂。四是樓市泡沫的破滅導致房地產業資金鏈的斷裂和引發斷供潮,最終導致金融機構出現大規模的壞帳,形成局部金融危機。對以上的憂慮,並非杞人憂天。

二、救市措施的作用與代價。9月19日終於迎來了三大救市政策,單向征收印花稅和央企回購或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中央匯金公司自主購入工行等3大銀行股票,大盤見到了久違的長陽,但相信也是4.24的翻版。從4.24到9.19之前,不但看不到實質性利好政策出臺呵護股市調控大盤,反而新股發行卻我行我素,連南車這樣的大盤股也如常發行,可見管理層當時並不看重A股市場的安危。管理層仍然以舊的思維模式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以為只要有政策導向,任何時候都可以救市,卻錯過了5月底6月初(眾誌成城抗震救災的*民族精神氛圍)的救市時機(當時大盤尚未破位)。市場跌到3000點已是哀鴻遍野,急切期盼政策調控;跌到2000點更是浮屍遍地、面目全非、人心渙散,在絕大部份投資者已完全喪失信心之時才大力救市,為時已晚。更何況金融危機向全球蔓延,資本主義經濟衰退周期已出現,中國金融與經濟雖然尚未徹底開放且泡沫較少,但基本是資本主義的模式(自稱市場經濟),不可避免地受經濟衰退周期的影響。因此,在目前階段任何救市措施恐怕都難改A股熊市趨勢。對此,投資者要有清楚的認識。

面對金融海嘯與A股大熊市趨勢,管理層也許會繼三大救市政策之後陸續推出諸如:融資融券、股指期貨、T+0、設立平準基金、放開單邊漲跌幅限制(只限跌不限漲)以及指數化的衍生品種等刺激股市的措施。我們認為,這些措施大多數是平衡市場的工具,具有“趨勢性”和制造泡沫的元素,牛市助漲,熊市趨跌。以股指期貨為例,如在現階段熊市初中期推出,在磨合期內,以其特有的“趨勢性”不可能起到平衡市場的作用,反而助跌,成為短期賭博的工具。而融資融券則除了“趨勢性”外,更具泡沫和風險元素,不利於市場穩定。因此,除了設立平準基金外(也要看是否把握好入市時機和基金額度),在熊市現階段所有上述救市措施都只是“強心劑”,藥效壹過,仍然恢復到“心衰”的狀態,不可能扭轉趨勢,只能起到喘息與延遲的作用。如這些措施出臺時機把握不好,還可能成為加速大盤下跌的誘因。

三、設立平準基金救市的可行性。設立平準基金救市(目前匯金公司試圖臨時擔當此角色),在當前如此惡劣的形勢下必須要有萬億元左右額度,這樣多的錢到那裏籌集?總不能本末倒置只救A股,而放棄實體經濟於不顧吧?況且動用大量(少量不奏效)財政*資金救市風險極大,要考慮有足夠的安全邊際,要以“救得起來,撤離得出去”為原則。萬壹失敗,則造成多方面巨大損失,後果非常嚴重。以前的操作經驗在當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面前,有可能會成為毀滅自己的陷阱。十年前亞洲金融風暴,香港以平準基金手段救市。在港股救市前夜,財政*司長曾蔭權大哭壹場,他深知僅靠平準基金的力量救市是救不了的,是孤註壹擲的行為,只希望以其穩定市場信心,而壹旦失手,香港財政*經濟就會陷入滅頂之災。所幸的是當年香港能夠以平準基金手段成功救市,是因為有祖國(當時國家已表態)作強大後盾,穩定了人心。現在A股救市,靠誰作後盾?要靠真金白銀作後盾。雖然目前財政*總收入5萬多億是歷史上最好時期,但分攤到人也只是幾千元,如果好象澳門壹樣給每壹個居民發放5千元紅包,那麽*財政儲備(中國沒有財政*儲備概念)就要窮好幾年。可見財政*收入雖然是歷史上最好時期,但仍然是捉襟見肘。

設立平準基金救市的時機值得商榷,如果現在入市救市,只能起到掩護部份被困資金撤離的作用,誰跑得快就好世界。畢竟1500點絕不是近期底部,1000點也未必是中期底部,因此“牛死送牛喪”般的入市救市,可能會讓救市資金身陷重圍損失慘重,浪費救市資源。我們認為,入市救市的時機只能選擇在金融危機波及實體經濟並進入休克期的中期,這個時候A股市場低迷,市值可能比現在縮水過半,安全邊際較高,救市資金只要5000億就夠了,既符合“救得起來,撤離得出去”的操作原則,又可達到縮短熊市周期的目的。

四、A股始作俑者管理層與大小非問題。大小非問題是壹直困擾A股市場的難題,股改時的行政承諾,讓管理層處於“兩難”的境地。從另壹個角度看,如果對大小非采取強制措施,那麽,妳的股改成效和行政*信用以及妳的強制措施是否合法等等,均受到質疑。而眾矢之的的大小非壹直處於極度恐懼之中,壹有風吹草動(傳聞),則會奪路狂奔。目前只要有機會就減倉,畢竟是每股零至幾角錢成本的原始股兌現幾元乃至幾十元的股價,其對後市的破壞力是不可估量的。大小非問題相信在壹兩年內當市值降到壹定低位時,會出現水到渠成、三方都能接受的契機和解決辦法。

五、中石油只值3元至4元。中石油於2000年4月6日在美國上市融資29億美元,在四年中(還未計近三年的)向美國股東分紅達119億美元,而獲得“亞洲最賺錢公司”的美譽。而中石油A股於2007年11月上市融資668億人民幣,相當於95.4億美元,是在美融資的2.29倍,但向A股股東分紅卻不到1億美元。以6年分紅分攤計算(未知美股近兩年分紅情況),估算美股分紅是A股的20-30倍。中石油H股於2000年4月7日在香港上市,發行價1.6港元。而後來中石油A股發行價是16.7元,A股發行價是H股的10倍左右。當年巴菲特建倉H股中石油的價格僅為1.6港元,購入23.4億股於2007年7月開始陸續賣出,賺得盤滿缽滿。試問,巴菲特於日後會在5元價位買進中石油A股嗎?當然不會!中石油在國內高價發行卻低分紅,到境外低價發行卻高分紅,對內掠奪,對外奉送,不是同股份同權益。美股投資者和H股投資者不僅享受“國民待遇”還享受“貴賓待遇”。而A股投資者付出的多收益的少,享受的是“奴隸待遇”。由此可見,中石油A股發行價嚴重高估,在A股市場價值多少壹目了然。既然中石油給A股投資者“奴隸待遇”,那麽,A股市場同樣可以在大熊市環境中公平地給中石油A股壹個“國際市場待遇”,還原其實際價值,以H股發行價1.6港元溢價壹倍至三倍計算,A股中石油估值約3元至5元。

中石油A股於2007年11月5日上市,開盤價48.60元。11月7日收盤價40.43元。當時,我們不忍心看到中石油成為廣大投資者的屠場,緊急在論壇和股吧發出了預警帖,復制如下:

點擊:20798回復:207頁數:1[2][3][4][5]

1中石油只值20元,發行價嚴重高估,應在6元左右。

中石油股價嚴重高估,在牛市的形勢下,只值20元。若幹年後,只值10元左右。妳不信?可拭目以待。

作者:*wsqryi2007-11-0716:16:06我支持不好說我反對回復主題

這個提醒帖在當時只引起少數投資者的警覺,多數投資者正在憧憬著中石油好象中國神華壹樣猛炒猛漲,會漲到60元乃至80元。在不到壹年的時間裏,中石油的股價運行驗證了我們的預見。我們認為,在金融海嘯影響下的大熊市裏,中石油只值3元至4元。中石油大股東最近宣稱增持6000萬股,還會繼續增持。相信中石油大股東也有機會嘗嘗資金被深度套牢、損失慘重的滋味。估計在未來壹兩年中,中石油繼續拖著大盤往下行,在3元至4元間與大盤同步築底,這個“底”是漫長的。

六、對A股大盤趨勢預測。我們認為,這次金融危機有可能成為世界有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以來最大的壹次危機。在此背景下,我們不能以過去的操作經驗面對今天的A股市場,這壹輪熊市可能有別於任何壹次熊市,大盤底部有可能回到12年前的上證指數低位區域。現在至年底,大盤將會逐級下行,遇到政策大利好,則出現脈沖式反彈,每次反彈都成為下跌的動力,間或有對應於脈沖反彈的急速下探(跳水)。市場在利好脈沖式反彈後又迅速衰敗的影響下,逐漸對利好反應呆滯,脈沖式反彈愈來愈弱,對利空則反應過敏,時有急速下探的情形出現。大多數時間大盤指數自由漂泊往下滑,有可能在年底迫近1000點大關。

2009年上證指數大部份時間在1000點以下運行,構築向下傾斜的“沙灘”。間或有疑似觸底反彈的波瀾,之後恢復平靜繼續構築向下傾斜的“沙灘”。市場特征主要表現為:滬市成交量逐漸萎縮,日成交額最低迷時長期低於200億元,間或低於100億元。個股方面跌幅較大,既是價值回歸的過程,又是非理性的割肉與*打壓過程,大多數個股有現價往下跌5成以上的跌幅,有的高價股的跌幅達7成以上;三元以下的二元股遍地皆是,數量占總股數的5成以上。股市低迷中期(09年下半年以後)的社會特征主要表現為:壹是親威朋友同事之間忌違談論股票;二是傳媒極少報道股市;三是多數券商經營困難,入不敷出難以為繼;四是管理層忙於維護實體經濟與金融業,無暇顧及股市,更不敢提救市之事。五是人們對股市的低迷和下跌已習以為常不再著急和理會。在這裏必須指出的是,2009年出現的低點不是長期底部。目前初步假定本次熊市周期為三年。

我們認為目前A股市場不缺資金,缺的是投資環境(安全邊際低)與投資信心。他日若投資環境改善(安全邊際高)有行情時,資金不請自來。

七、壹點歉意。我們於4.24當天發表了《反轉行情確立,後市大勢預測》(隨後陸續壹帖多發)認為3000點是政策底線,管理層有可能連續出臺政策調控將指數推回到3500-4000點以上安全區域,繼續牛市運行格局。然而,“5.12”四川地震發生後,情況急轉直下,同時也看到管理層根本沒有救市的動向。到了6月初大盤危在旦夕之時(牛轉熊),我們先後以跟帖的形式發出提醒帖指出:管理層無能力調控大盤,加上“天地氣象”預示對政治經濟大環境的重大影響(對天地氣象許多人不相信,但毛澤東卻非常相信)……我們認為熊市格局已形成,對A股市場中長期看淡(當時還未看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程度),同時提出看不準時盡量不操作,看得準時也只能超短線操作壹兩天的操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