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初期
位於前門大柵欄內的張壹元茶莊由安徽歙縣定潭村人張文卿於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所建。寓意開市大吉,不斷創新發展。 張文卿是安徽省歙縣定潭村人,年青來京在崇文門外瓷器口榮泰茶莊學徒。後在花市擺茶葉攤,買賣很好,在創辦大柵欄張壹元茶莊後,張文卿親自到福建開辦茶場。 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蓋了幾十間房子,雇傭當地雇工按時收購新摘的茶葉,並買花自己熏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進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葉花茶,並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在京城百姓中得以認可,廣為流傳。
張文卿自己辦茶場,不僅可以熏制特味的茶葉,而且要比在北京從茶葉批發商手中買貨價碼便宜得多。所以,同等級的茶葉,張壹元茶莊比別的字號茶莊賣得便宜。張壹元茶莊還經常派人到壹些茶店了解售價,掌握商品行情,並且買回別人銷售的茶葉,與自家同級茶葉比較,以便使自家的茶葉質量優於同行。他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進行窨制、拼配,形成具有特色的小葉花茶,並以湯清、味濃、入口芳香、回味無窮。張壹元茶莊貨色齊全、質優而價廉,招待顧客有禮貌,態度和氣,經營靈活。張壹元茶莊店堂中不僅設有品茶桌,而且可以看茶葉小樣,使顧客先看貨後買茶葉。
該茶莊設有電話和函購業務。凡買2.5公斤以上茶葉者,都送貨上門。在當時北京的商店,張壹元茶莊是第壹個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戲劇等來招徠顧客的。據說,當時張壹元茶莊播放彭素海用西河大鼓演唱的“三下南唐”,每次播放時,門前總是圍著壹群人。
曲折發展
1947年茶莊失火使張壹元茶莊壹蹶不振。1952年,觀音寺張壹元茶莊和大柵欄的張壹元文記茶莊合並。張壹元發揚老字號的優良經營傳統,在確保茶葉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改造、調整、增加茶葉品種,受到消費者的歡迎。1990年在北京召開第十壹屆亞運會期間,亞奧理事會官員和各國運動員慕名來買茶葉的絡繹不絕。解放後,張壹元發揚老字號的優良經營傳統,在確保茶葉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改造、調整、增加茶葉品種,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1992年,以張壹元茶莊為主成立了北京市張壹元茶葉公司。公司成立後,在弘揚張壹元老字號傳統的同時,適應市場,多方努力,使張壹元壹些失傳斷檔的傳統風格的品種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
現在的張壹元既有龍井、碧螺春、君山銀針等名茶,又有深受京城及北方人喜歡的各種檔次的花茶、緊壓茶、紅茶、保健茶等;同時還將繼推出張壹元包裝系列禮品茶。其茶葉品種多達二百余種,集全國名優特茶於壹店,以滿足國內外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張壹元的傳統服務,電話訂貨、特需登記、送貨上門、代客郵寄等得到了繼承和進壹步的發展。張壹元茶葉公司現已在河北的承德、燕郊,山西的陽泉,以及北京的密雲、通州、豐臺等地開設了多家分號,使張壹元這個北京老字號的傳統得到發揚,使企業的規模不斷地發展。
京城傳奇張壹元
聽老輩人講,早年先北京人的生活很有講究,有壹句順口溜說道吃點心找正明齋,買茶葉認張壹元。
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安徽歙縣人張昌翼字文卿,經過數十年的辛勤勞作,終於在北京的大柵欄開辦了自己的茶莊。店名取自壹元復始、萬象更新,寓意開業大吉更新發展,起名張壹元茶莊。張昌翼在此後十年之內,連開三家茶莊,因其為人實在厚道,做生意極重商德,全憑茶葉的質量和周到的服務創字號,所以在京城眾多茶行裏獨樹壹幟,口碑極佳。
因為出身貧寒,又吃夠了沒文化的苦頭,張昌翼不願子女後代再受創業之苦,故立下遺訓,不經商,作學問。後代依照古訓,不再經營茶行,鋪面交由代理人經營,轉向其他領域發展。1992年,成立了張壹元茶葉公司,隨後公司制定了張壹元茶葉公司質量標準,這在京城老字號中是第壹家。現在的張壹元已擁有年銷售額達兩億元、全國近六十家分店、開發、經營數百種茶品的強大的實力,譜寫著新世紀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