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航母之間的較量,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戰鬥航母的例子。通過對戰例的分析,人們得出壹個結論:航空母艦為了自身安全,必須擁有至少與來襲敵機壹樣多的戰鬥機。
很容易理解,沒有人能保證用100%的戰鬥機擊落壹架來襲的飛機,尤其是在艦隊空戰中。
二戰期間,美國和日本的航母普遍缺乏艦載戰鬥機。例如:
日本赤木,艦載機,固定配置零艦戰12,俯沖轟炸機35,魚雷機19,機動搭載25;
日本的香河,艦載機是零式21,30架俯沖轟炸機,30架魚雷機;
美國戰爭初期的航母比例也差不多。
戰鬥機少的原因是早期航母始終存在攻防矛盾。
因為戰鬥機少,壹艘航母根本抵擋不了同級別航母的攻擊。比如珊瑚海海戰,日本航母對美國作戰。結果日本受了兩次大傷,美國受了壹次,無壹幸免。
因此,先敵攻擊成為了航母戰鬥的關鍵。
中途島戰役說明了這個問題。三艘美國航母先發制人,擊沈了三艘日本航母。在對美國的攻擊中,暴露了日本戰鬥機的不足。Zero擊落第壹批美國魚雷轟炸機的時候,不是沒油沒子彈,就是被引到低空,結果被美國俯沖轟炸機利用。與此同時,美國也暴露出戰鬥機短缺的問題。擊沈日本三艘航母時,美國有3: 1的優勢,但還是被日本壹波艦載攻擊波擊沈。
上述例子清楚地表明,為了抵禦來自空中的威脅,必須有足夠的戰鬥機。後來美國建造的航母就註意到了這個問題。美國典型的埃塞克斯級航母配備了1戰鬥機中隊(36-37)、1戰鬥轟炸機中隊(36-37)、1俯沖轟炸機中隊(15)和65438+。
同時,由於艦載機起降和準備復雜,需要采用多艦協同作戰。二戰時期,航母之間互相廝殺,單艦之間幾乎沒有對抗。
戰機數量對航母安全的重要性,在馬裏亞納海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從交戰雙方的航母數量來看,美日比例是15: 9,但實際艦載機是956: 360。即使加上240架日本陸基飛機,美日飛機數量也是956: 600。考慮到美國艦載機中戰鬥機和戰鬥轟炸機的比例,可用於空戰的飛機有600多架,與日本的來襲飛機數量相差無幾。再加上人員素質的差異,出現“獵火雞”的場面是非常正常的。
說到航母抵禦空中威脅的能力,還需要說說艦炮。無線電近炸引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研制成功。美軍高射炮最先裝備,導致大量日軍飛機被擊落。因此,它與雷達、原子彈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武器裝備的三大發明。
人們想說的是,帶有無線電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在航母交戰中扮演著“馬後炮”的角色。換句話說,它無法阻止對航母的致命攻擊,它的作用是逐漸積累起來的。
二戰後期,為了保護壹艘航母,美國的艦炮數量驚人。比如航母本身往往有127mm高射炮12,40mm博福斯高射炮68,20mm埃爾康高射炮55。同時還有壹艘戰列艦,擁有20門127mm高射炮和150速射炮,並且數量眾多。但從沖繩海戰來看,日本神風特攻機依然反復突防。33艘美國船只被擊沈,370艘受傷。如果美國艦隊規模不超過1500(包括59艘攻擊型航母和護航航母),肯定承受不了這樣的損失。
高炮的殺傷力在於逐漸積累。美國海軍給高射炮炮彈裝備近炸引信後,突破美軍戰機攔截的日軍飛機有30-50%被擊落,給日軍飛行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這是近炸引信威力的關鍵。
戰後,美國仍根據二戰經驗建設其航母戰鬥群的防空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宙斯盾艦和F-14戰鬥機。壹個美軍航母戰鬥群由近300枚防空導彈護航,足以抵禦100架飛機的傳統攻擊模式。壹架F-14可以攻擊6個目標,壹個中隊的F-14可以攔截70架敵機。由此看來,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還是在艦載防空火力和空中戰機上做文章,文章做得相當到位。
然而,戰爭是雙方的互動。當SU30出現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首先,由於現代空射反艦導彈射程普遍超過防空導彈,艦載防空火力再次被置於尷尬境地。雖然“標準”、“海勒”和“密集陣”的組合能以極高的概率攔截反艦導彈,但畢竟是被動防禦,無法攔截100%。航母的敵人從來沒有想過,發射100打100,發射100打5,這就夠了!
這樣,防空的重擔還是落在了艦載戰鬥機身上。
美國早期的尼米茲級航母,艦載機裝備有20架F-14雄貓戰鬥機、20架F/A-L8大黃蜂戰鬥機/攻擊機、20架A-6E入侵者、4架E-2C鷹眼預警機和S-3A。現在這個搭配變了,變成了F/A-18統壹航母甲板的時代。
像A-6和A-7這樣的特種攻擊機會退出可以理解,因為F/A-18可以作為多用途戰鬥機取代它們的位置。可以分析F-14的命運。
F-14這種特殊的空空戰鬥機的存在,明顯暴露了航母的攻防矛盾。首先,其對地、對海攻擊能力較弱;其次,當敵人也具備多目標遠距離交戰能力時,F-14和“不死鳥”的組合威力也大打折扣。
當F/A-18成為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禦主角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計算它能抵擋多少SU30了。
根據前面的分析,最簡單的結論似乎是60 F/A-18s可以抵禦60 SU30的攻擊。甚至可以樂觀估計,由於F/A-18的多目標交戰能力,60只黃蜂可以抵抗120甚至240只SU30。表面上看似乎如此,但考慮到雙方的互動,結論正好相反。
如果同樣有遠距離多目標交戰的SU30和F/A-18相遇,假設他們的電子等級相等,可以說交換比是1: 1,也就是說雙方被擊落的概率是50%。因為F/A-18的責任大,另外50%的概率是絕對不允許的,那麽至少要用兩架F/A-18來對付壹架SU30才能保證摧毀。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多目標交戰能力並不能取代多機的作用,因為對手也可以用壹架SU30攻擊兩架F/A-18。
這樣,60 F/A-18對SU30的編號就變成了30。
但與我們的結論還是有偏差,我們會做進壹步的計算。
艦載機的起降非常復雜,甚至有點危險。雖然尼米茲級有4個彈射器,如果同時使用4個彈射器,1分鐘可以發射8個彈射器,但並不意味著壹艘航母每分鐘可以出動8個X60分鐘X24小時=11520架次,實際正常日出動架次在200-300之間。以每天出動300架次計算,可以估算出F/A-18壹次戰鬥飛行的準備、起飛、降落和準備大約需要4.8小時。
好吧!我們離結論不遠了。當壹個航母戰鬥群為了攔截30架SU30達到100%的概率而將60架F/A-18全部起飛時,大規模的“大黃蜂”在4.8小時內再次攻擊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此時敵人再次出現在海面或天空會怎麽樣?
所以為了保留預備隊,壹個航母戰鬥群對抗SU30的數量會打折扣。方法就是告訴大家。至於如何算出“24架蘇-30可以對抗壹個美國航母戰鬥群”的準確結論,還得請正在讀高等數學的軍界朋友們指點壹二!
當然,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
比如最新的F/A-18就裝備了新型相控陣雷達,這壹點真的讓SU30很頭疼。但是,誰能保證很少魚雷或者潛射導彈會射向美國航母?
從歷史上看,多航母戰鬥群合作也是美國的必然模式。如果來了五七個航母戰鬥群,不要說看到就害怕;但是DF壹旦來和《天女散花》合作,計算起來幾乎和摸彩票壹樣困難。
美國模式
F-14雄貓戰鬥機
F/A-18黃蜂戰鬥機
A-7E海盜攻擊機
A-6E入侵攻擊機
S-3B維京反潛機
SH-60B海鷹直升機
SH-60F“海洋之鷹”直升機
HH-60H海鷹直升機
C-2A運輸機
ES-3A影子偵察機
E-2C鷹眼預警機
EA-6B流浪者電子戰鬥機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A-6E、A-7E和F-14逐漸被F/A-18戰鬥機所取代,舊的F/A-18C/D也被F/A-18e/F所取代,E/A-6B將被E/A-18所取代,即未來的F/A-18E/F。S-3B逐漸改裝成加油機,反潛任務由SH-60b/F代替..未來兩棲艦將裝備F-35聯合攻擊戰鬥機、V-22魚鷹傾轉旋翼機、CH-46海上騎士直升機、AH-1W攻擊直升機、A-V8B鷂式攻擊機、AH-1Z。RQ-1“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F-35“聯合攻擊戰鬥機”X-45和X-50正在研制中,未來可能裝備海軍。原計劃取代A-6和A-7的A-9攻擊機研制不順利,因此被F/A-18E/F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