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查詢 - 駕馭內心的大象,尋找幸福的人生

駕馭內心的大象,尋找幸福的人生

人們都知道人的決策都會來自兩股力量-理性與感性,而且,大家總是會覺得理性往往總能占據上風控制自己的行為。然而,在《象與騎象人》壹書中卻得出相反的結論,以下是關於理性和感性的壹個絕妙比喻:

騎象人扮演的是顧問的角色,也是壹位仆人,他不是國王、總裁,也不是能緊控韁繩的馬夫。騎象人是有意識的、控制後的思考。相反,大象則是騎象人以外的壹切。大象包含我們內心的感覺、本能反應、情緒和直覺,這些都是自動化系統的組成要件。大象和騎象人各自擁有聰明才智,只要配合良好,便可造就出傑出的人類,但是兩者的合作關系總是狀況百出。

象代表了情緒和感性,騎象人代表了理性和思維,因此,想要馴服大象必須知道如何和其***處,與其***舞才能獲得人生的幸福。

人類自古進化而來基因中是充滿悲觀和保守的,例如,在投資中賺錢壹筆錢會讓妳感到快樂,損失同樣的壹筆錢則會讓妳痛苦,損失所帶來的痛苦會遠遠高於賺錢帶來的快樂,這就是“損失厭惡”。

大多數人身上的大象看壞的事看得太多,看好的事看得又實在太少。人們總是覺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實,現實中人生並沒有那麽不幸福。

“事情沒有好壞,壹切都是人的想法在作祟。”哈姆雷特說的沒錯,但他還可以加上壹句:是他的消極情緒讓他自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壹件好事。

正是由於每個人內心都有壹個悲觀的大象左右著人們的感受,讓大家感覺到生活的不幸福。然後,我們還是有騎象人,如果騎象人能夠很好引導,還是有可能讓大象走上幸福的人生道路的。

金錢和權勢未必買的來幸福。人們總是幻想可以壹夜暴富,然後買房買車,就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然後事實證明,這樣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當妳適應了新的生活,妳的幸福感就會下降到以前的水平。

佛教及斯多葛學派教誨我們: 追求身外之物,或強求世事如己所願,最後只是壹場空。幸福只能內求諸心,斷除對身外之物的執著,對壹切采取接受的態度

關於幸福有兩大原則:

先為自己設定目標,每朝著目標前進壹步,我們都會感覺到朝著目標前進的幸福與滿足。成功來臨的那壹剎那,我們心裏的感覺其實是像走完漫長的旅程卸下沈重背包時的那種如釋重負之感,而不是欣喜若狂。人們總是朝著目標,全力以赴,以為自己達成目標時會欣喜異常。然而當成功降臨時,我們其實只是感覺到壹點點短暫的幸福感,這時我們不禁要問:難道就是這樣?於是我們會忍不住去貶低自己的成就,認為自己的努力根本是壹場空。

莎士比亞說得好:“成功之時,壹切已結束;努力的過程是最幸福的。”

不管發生什麽事情,我們終究會慢慢適應,只是事情剛剛出現時我們低估了自己的適應能力。無論是中彩票還是下身癱瘓,人們最終都會適應過來。人對現況的判斷,是以比自己現已適應的更好或更壞為基準。“適應”其實是神經元的壹種特性:當新的刺激出現時,神經細胞會產生強烈反應,但之後,神經細胞會逐漸“習慣”,對已經適應的刺激反應會趨於緩和。

妳積聚的財富只是讓自己對金錢有更高的渴望,但妳並不會比有錢之前還要幸福。因為不了解追求身外之物只是徒然,所以我們才會不停地追逐,努力讓自己成為人生遊戲中的贏家。我們壹直想擁有比現在更多的東西,追呀,追呀,追個不停,就像壹只在轉輪上跑個不停的倉鼠。

積極心理學提出的最重要概念,就是柳博米爾斯基、謝爾頓、施卡德以及塞利格曼所稱的“幸福方程式”:

我們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決於我們天生遺傳的幸福的範圍(S),加上我們的生活條件(C),再加上我們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壹味的追求外在的金錢和權勢是無法讓人們幸福,作者給出答案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有成就感的工作則是幸福的來源。正如瑞·達利歐《原則》中提到其壹生的追求是“ 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和有意義的工作 ”。

作者認為社會空間除了親密度(家人、朋友等等)、社會等級(公司職務、職業等等),還有壹個維度是神性,這是壹種道德的維度。

同時,在體驗神性的過程中人們在某些時刻能夠感到”自己被提升了“。提升感會讓人心中充滿愛及信任感,並讓人打開心胸,讓自己更願意接受新的關系,但是即便如此,人們也還是不太願意幫助陌生的人。

大部分的人都能從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更多滿足。第壹步就是掌握自己的優勢,請利用優勢檢測表找出自己的優勢,選擇壹份讓自己每天都能發揮優勢的工作,這樣起碼每天都能享受到片刻的心流。如果妳的工作跟自己的優勢不相符,那麽妳就應該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讓兩者相符。

愛及工作影響人類的幸福,只要我們能掌握愛及工作,我們就能充分展現自己,與別人聯結起來,讓自己超越原有水準。只有建立起正確的聯結,人才可能幸福。所以,正如佛陀及愛比克泰德所言,幸福不只來自我們的內心,還受內在及外在因素相互結合的影響。我個人認為,正確的幸福假設應該是,幸福之道在 中庸

我們是騎象人及大象的組合體,我們心理的健康取決於兩者的協調合作,互取所長。人生目的是什麽?我不覺得能找到特別激動人心的答案,但是如果我們能運用古老的智慧及現代科學,或許就能找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本書最後提出來的幸福假設是:幸福之道在中庸。

幸福不是我們能夠直接找到、獲得或實現的東西,必須先具備壹定條件,然後再耐心等待。有些條件在自己本身,比如個人性格的不同層次及部分的連貫壹致,有些條件則在自己與其他事物間的關系:就跟植物需要陽光、水及土壤才能成長、繁茂壹樣,人需要愛與工作、全心投入,人也像蜂群壹樣,能從群體之中感受到超越自我的意義感。

只有這樣,才能過擁有有意義的人生。因此,只要妳能與這幾個客體之間建立美滿的關系,人生的目的及意義就會自然浮現出來。妳會意識到,妳的人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