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窮人眼前只能看到蠅頭小利。
200多年前,在美國東部,有壹個11歲的孩子。每當人們把10美分放在左手,5美分放在右手讓他隨便拿的時候,他總是拿5美分。很多人不相信這個,就讓他測試壹下。結果他每次都這麽做,而且奏效了。有壹次,壹位老將軍路過這裏,聽說了這件事,親自嘗試了壹下。結果和大家說的壹模壹樣。他笑著拍拍孩子的肩膀說:小朋友,妳真聰明!轉過身來,老將軍對別人說,這孩子將來壹定會成大事的!
這孩子到底傻不傻?想象壹下,大家可能有點不確定。這叫威廉?亨利。哈裏森的孩子們長大後,當選為美國第九任總統。哈裏森後來回憶這件事時說:“如果我得到10美分,誰會讓我去測試呢?”從此以後,我不能白拿別人的錢了。"
事實上,就是這樣。拿5分錢跟拿10分比有點虧,但是比壹分錢都拿不到強多了。更何況還能壹直拿5毛錢。不還是很大的優勢嗎?但很多人往往不會想到這壹點。人們總是試圖壹次吃夠。結果如何?不會再發生了。
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窮人總想占小便宜,讓別人吃虧,可是別人總是這麽傻嗎?大家都認識妳,妳還能占誰便宜?最後,我還是很痛苦。
從前有壹個貧窮的老人,他不喜歡幹農活。他經常用壹根木棍搭起壹個大篩子,在篩子下面放壹些大米,用壹根長繩綁在木棍上,另壹端遠遠地握在自己手裏。當鴿子進入篩子吃米飯時,他輕輕壹拉繩子就能抓到幾只鴿子。好吧!這壹次,壹只鳥飛了進來。他非常高興。他想:“妳不能讓它吃這麽多米飯。快抓住它。”老人拉了拉繩子,抓住了壹只鴿子。這時候有幾只鴿子想往這邊飛,但是看到這種情況後都飛走了。老人很苦惱,後悔剛才為什麽不等。如果他等著,他可能會抓到更多的鴿子。
生活中這樣的窮人太多了。他們只看到眼前的壹點點利潤,沒有想到如果不利用這壹點點小優勢,可能會獲得更多的利益。總是占眼前的小利,怕最後連小利都不占。
夏紫是孔子的學生。有壹年,夏紫被派到莒縣做地方官。臨行前,他去拜訪老師,問孔子:“請問,怎樣才能管理好壹個地方?”
孔子興致勃勃地對夏紫說:“治理地方是壹件很復雜的事情。但是,只要抓住根本,就會很簡單。”
孔子向夏紫解釋了壹些應該註意的事情後,反復告訴他:“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看到小利,就成不了大事。"
這段話的意思是: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註重效果,達不到目的;如果只關心短期利益,不講長遠利益,是做不成大事的。
從前,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壹位長者的祝福:壹根魚竿和壹籃子新鮮巨大的魚。其中壹人要了壹筐魚,壹人要了壹根魚竿,然後就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用幹柴搭起篝火,就地將魚煮熟。他狼吞虎咽地吃著魚,沒有嘗出鮮魚的肉。壹瞬間,他吃光了所有的魚和湯,沒過多久,他就餓死在空魚簍旁。另壹個人拿著魚竿繼續挨餓,壹步壹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但當他看到不遠處的藍色海洋時,他最後的力氣也用盡了,只能帶著無盡的遺憾死去。
兩個饑餓的人也從長輩那裏得到了壹根魚竿和壹筐魚。只是他們沒有分道揚鑣,而是約定壹起尋找大海。他們壹次只做壹條魚。經過長途旅行,他們來到了海邊。從那時起,他們開始以捕魚為生。幾年後,他們建起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孩子,還有壹艘自己造的漁船,過著幸福健康的生活。
壹個只在乎眼前利益的人,最終得到的是短暫的幸福;壹個人應該誌存高遠,但要面對現實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成為壹個成功的人。有時候,壹個簡單的道理,就足以給人有意義的人生啟示。
曾經有壹個窮人向壹個富人詢問成功的方法。富人拿了三個大小不壹的西瓜放在窮人面前:“如果每個西瓜代表壹定程度的興趣,妳選哪個?”
窮人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最大的壹塊!”富人笑著說,“好吧,請吧!富人把最大的西瓜遞給窮人,自己吃了最小的壹個。很快富人吃完了,然後拿起桌上最後壹個西瓜,驕傲地在窮人面前晃了晃,壹口吞下。
在這裏,富人吃的瓜比窮人多,雖然並不比窮人大。如果每壹塊都代表壹定程度的利益,那麽富人自然比窮人有更多的利益。
很多時候,窮人發現眼前的收益是最大最好的,完成工作後才發現要花那麽多精力和時間。而如果妳用同樣的精力和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雖然壹下子沒有那麽多的收益,但是要做的事情多得多,總的收益比做壹件事情多得多。窮人要想成功,敲開致富的大門,就要學會放棄。只有放棄眼前的蠅頭小利,才能獲得長遠的利潤。
窮人的承受能力太有限了。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心理學家瓦特?米格爾給了壹些4歲的孩子壹顆非常好吃的軟糖,並告訴他們可以吃糖果。如果他們馬上吃,他們只能吃壹個。如果妳等20分鐘,妳可以吃兩個。有些孩子迫不及待地想馬上吃掉糖果。別的孩子可以等20分鐘,這對他們來說是無止境的。
這個實驗壹直持續到現在。那些幾歲就能等著吃兩塊糖的孩子,少年時還能等,只是不急著成就。而那些等不及只吃壹顆糖的孩子,在青春期更容易出現固執、優柔寡斷、抑郁等性格表現。
這些孩子到了中學,會表現出壹些明顯的差異。壹項對這些孩子的父母和老師的調查顯示,那些在4歲時就可以用毅力換取第二次忽悠的孩子,往往會成為適應性更強、更具冒險精神、更受歡迎、更自信、更獨立的青少年。
研究人員觀察了那些孩子十幾年後的表現,發現那些能夠等待更長時間來獲得更多軟糖的孩子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成功,他們的學習成績也相對更好。在隨後幾十年的跟蹤調查中,發現病人的孩子在職業生涯中也表現得更好。
窮人有壹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就是隨便“動用儲蓄”。窮人用積蓄是因為沒有耐心,暫時的困難他們也受不了。富人知道,能創造更多錢的是儲蓄,而不是支付賬單。這聽起來很刺耳,但如果妳沒有堅定的意誌,無論如何也只能任世界擺布。如果妳不喜歡財務壓力,那就找壹個適合自己的公式,比如減少開支,把錢存在銀行,繳納超出正常水平的所得稅,買壹個安全的* * *基金。做法和事情也要按照普通人來。但這違背了“先支付自己”的原則。
不鼓勵自我犧牲或財政緊縮的原則。並不是說先給自己發工資再挨餓。生活應該是幸福的。如果妳喚醒了妳的財務才能,妳將擁有許多美好的生活:變得富有並不以犧牲舒適的生活為代價來支付賬單。
壹個富人看到壹個窮人,他的家在壹個有茂密竹林的山裏,周圍都是墻。於是窮人從好心的富人那裏得到了壹筆錢,請他用竹子做壹些加工,改善自己艱苦的生活。過了壹會兒,富人又來到山上,看到窮人還是空的。“我給妳的錢呢?”“喝酒。”那個窮人伸出手,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施舍。富人帶著極大的遺憾下山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作為壹個窮人,忍耐的品質首先是必須的,冷嘲熱諷是沒有用的,要避免過激的行為。我們要相信邪惡最終會被正義打敗,但上陣的不壹定是妳。如果妳敢站出來,說明妳的良知還沒有熄滅。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有壹個乞丐,胳膊上挎著壹個破竹籃,整天四處乞討。他看到富人的臉就受夠了他的眼神,日子過得很慘。恰巧國民黨政府發行太空彩票,每張壹銀元,頭獎500銀元。乞丐心想,妳壹旦中了頭獎,豈不是從此分配?於是他把乞討的銅錢壹個個積攢起來;存了很久才換成銀元買了彩票。衣衫襤褸的他,全身沒有壹個防漏的口袋,就把彩票放在破竹籃子底下。
等了壹個月,終於中了彩票,而且是這個乞丐中了壹等獎!他欣喜若狂,他大喊:以後我就是有錢人了,再也不用討吃的,也不用討銅錢了!
在去銀行領獎的路上,他經過了外白渡橋。他看著橋下浩浩蕩蕩的蘇州河,忍不住直起腰來,昂起頭:“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會想到我有壹天會成為壹個窮乞丐!”這個破竹籃還需要什麽?現在乞討對我來說就是個笑話!”他壹擡手,就把破竹籃扔進了蘇州河,湍急的河水很快就把它沖得看不見了。
他大搖大擺地去銀行領獎金。負責的店員向他要彩票,但他找遍了全身也沒找到。這才想起彩票是放在破竹籃裏的,他卻扔進了蘇州河。他心碎地蹲在銀行大廳的地板上痛哭流涕,心中悔恨不已。
人們說這是他的命運。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不是他太過自滿,他的命運真的會從此不同。對不對?命運由妳決定。老話說,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人都要端正心態,冷暖從容,時不驕,時不躁。像這種要飯的心態,就算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在他嘴邊,他也註定要吃。
“忍耐”是壹個人性格的培養,是自我否定的努力。雖然每個人的天賦、資質、環境、教育都不壹樣,對耐心和自我否定的培養也不壹樣,但是耐心和自我否定都是值得關註的。任何能成大事的人,都要有極大的耐心,否則他永遠不會心平氣和,從容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