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才華未遇”這個詞不能用在喻恩泰身上。他拿到書生這個角色的時候,應該是2005年左右。當時,余恩泰已經碩士畢業或者即將畢業,而在2002年,他已經獲得了牛津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在牛津大學學習戲劇。壹個有這樣經歷的人,在這個時候得到學者這個角色,應該是非常幸運和自信的,當然也不意外。如果說他和壹個學者有什麽共同點的話,那可能就是他和壹個學者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識。
第二是他是壹個非常專業的演員。妳覺得壹個碩士生,壹個在牛津大學學過戲劇的人,演技壹定很好。他對角色的理解很深刻,對角色的詮釋能力很強。所以他有足夠的能力把書生的角色演的惟妙惟肖,讓妳覺得書生就是他,他就是書生。
第三是他在行動前準備充分。我聽過壹個故事,講的是表演秀才的感覺。演《儒林外史》之前是余恩泰把《論語》全背了壹遍,但是在演戲的時候,他意識到根本沒有必要背《論語》,因為和《論語》有關的只有壹句臺詞,那就是:子曰。我背了整本書,但只用了壹句話。肯定有某種“無能”的憂郁感。
反正像余恩泰這樣的演員,專業能力過硬,素質很高。不管他演什麽角色,妳都會覺得余恩泰就是那個角色。妳會疑惑:是因為他和這個角色相似,所以才能把壹個角色演得這麽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