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對壹群哈佛的學生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學生到了中年,他們的生活成就並不與自己的IQ成正比。那些有很高的生活成就(如:收入、社會地位、生產力、知名度等等)的哈佛畢業生的IQ並不壹定都是很高的,而那些高IQ的畢業生們,卻不全部都有很高的生活成就。另壹個調查也顯示:美國的許多成功的老板或企業家,他們的EQ都很高,在日常的工作裏,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然而,他們的IQ壹般都不是很高。相反的,他們的精英下屬,多數有很高的IQ,但是EQ卻偏低。
有位學業壹直都很好的美國學生,很希望能考進哈佛大學的醫學系。考試結果是,他各科都是A,就只有物理的成績是B。他進入哈佛大學念醫科的美夢破滅。在傷心之余,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用刀子把物理老師給刺傷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有很高的IQ的人,不壹定就會有很高的EQ,就像這位美國學生壹樣。
可以這麽說:IQ是學習知識的本領,EQ則是掌握情緒的本領。
現在進入改造EQ的程序。先尋找妳自己的EQ情緒。請把以下文句裏括弧內適合的句子加上下畫線。
(1)假如我的愛人移情別戀,我(會/不會/考慮)向我的愛人或情敵報復。
(2)我(會/不會)非常想念很久不見的朋友或親人。
(3)我(會/不會)非常想念逝世的好友或親人。
(4)我(容易/不容易)在工作場所發脾氣。
(5)我(容易/不容易)在家裏發脾氣。
(6)我是壹位(容易/不容易廠彳艮難)發怒的人。
(7)當我的朋友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時,我覺得我(應該/不應該/有時應該)負壹部分的責任。
(8)我(不會/有時會/常常會)去我的戀人或丈夫/妻子的工作地方探望他/她。
(9)我(不喜歡/喜歡廠彳艮喜歡)把自己覺得很高興的事情告訴朋友及同事。
(10)我通常(能/不能)控制心中的喜悅。
(11)我(不會/有時會/經常會)擔心我的將來。
(12)我(會/不會)覺得自己有壹個美好或快樂的人生。
(13)假如我與同事壹起申請,而比我差的同事卻獲得了升級,我(會/不會)為他高興。
(14)假如有人在我的背後交頭接耳,我(會/不會)懷疑他們在說我的壞話。
常有的情緒是:喜、怒、憂、思、悲、恐、驚、疑、忌、恨、怨、愁。前7種出自中醫的七情,後5種是心理學家加上去的。從前的人的生活大多比較簡單,所以情緒也就不太復雜,只有7種主要的情緒。
美國有位運動員很渴望能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中得到金牌。他經過了兩次的失敗後,終於在第三次的比賽裏如願以償,得到了金牌。他當然很高興,但更高興的卻是深愛著他的妻子。當她知道丈夫得了金牌後,高興到身體癱瘓而被送入醫院。請問:是哪種情緒過分才造成她癱瘓昵?是“喜”。
假如妳現在是30來歲,有健康的身體,而妳正當的生意能為妳帶來每年50萬~100萬元的收入,請問妳會不想要這生意嗎?我的壹位朋友,就想放棄她壹手辛苦經營出來的賺錢的生意,她告訴我,生意給她帶來太多的煩惱,天天不是機器壞,就是工人不夠,或原料不足、顧客追貨、現金周轉有問題等。她因此常常心煩氣躁,睡不好吃不下,因此覺得人生沒有什麽意義,還是不要做生意的好。請問:她的哪種情緒太重?是她的“怨”太重。
壹位成功人士剛買了壹輛豪華的寶馬新車,壹天他下車時,卻發現了停在他旁邊的是壹輛更豪華、更名貴的新車,在情緒失控的情形之下,就用車鑰匙劃花了那輛車。結果他因破壞他人財物而被拘留幾個星期。請問:這位成功人士的哪種情緒失衡?他的“忌”過濃。
報章有時會報道:有人因喪偶而茶飯不思、長期失眠,最後導致他身體虛弱、健康受損。這又是什麽情緒失衡呢?是“思”。
有壹幼兒園女教員,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後,丈夫卻離她而去,與另壹女人在壹起。兩三年後丈夫又浪子回頭,回來和妻子同住。她也能允許丈夫回來,並為他洗衣做飯等。可是,她就不願意與丈夫說話。這又是什麽情緒上的問題?是她的“恨”意未消。
分析了別人的情緒偏差,現在輪到妳了。下面我們分析壹下妳的答案。
分析小題(1)。假如妳的答案是“會”,妳的恨與忌情緒偏高;假如妳的答案是“考慮”,這很可能導致妳情緒失控。
小題(2)和(3)可以合在壹起分析。妳的兩個答案是“不會”很合乎常情。妳會,但不應該非常想念很久不見的朋友或親人;妳也許開始時會,但不應該壹直非常想念逝世的好友或親人。假如妳的答案是“會”,則妳的思的情緒偏高。
小題(4)、(5)、(6)可以壹起分析。
容易在家裏發脾氣不好,容易在工作場所發脾氣卻是更嚴重的問題。當妳成為壹位容易發怒的人時,妳就會把不如意而發怒的事壹直放在心上,成為“怒”情緒的奴隸。
分析小題(7)。假如妳的答案不是“應該”,妳的內心裏存有疑、恨或怨的情緒。假如把“我的朋友做了對不起我的事”的範圍擴大到同事、夫妻、父母與孩子的話,就更容易明白了。假如妳的同事承諾他能今年完成100萬元的銷售目標,但年底卻連30萬元也達不到,作為上司的妳如果壹味怪罪於他,就會越想越生氣了。妳的同事無法完成銷售目標,也許與妳的疏於管理與監督有關,所以妳應該負壹部分的責任。假如孩子讓妳失望,仔細分析,通常是和妳的失責或疏忽有關,妳也應該為此而負責。如果妳的另·半對不起妳,假如詳細研究,就會發現常與妳的過失或考慮不周有關,這是壹件事情的兩個方面。了解了這些道理,當事情發生時,妳的情緒就不會那麽激動了。答案“不應該”會令妳無法接受事實而情緒激動。答案“有時應該”則是在找借口來原諒自己,希望別人承擔所有的責任。
分析小題(8)。妳為什麽常常會或有時會去昵?也許是妳心裏在擔心些什麽,極可能是妳在懷疑妳的戀人或丈夫/妻子。說明妳疑的情緒偏高。
小題(9)和(10)可以壹起分析。許多喜悅如結婚、生孩子、升級或中彩票等,並不適合告訴每個人,所以應該學會控制妳的喜悅情緒。妳認為很高興的事情對有些人來說,並不壹定也覺得高興,假如妳喜歡或很喜歡把自己覺得高興的事情隧便告訴朋友和同事,妳的情緒也許會因此高漲。
小題(11)和(12)可以壹起分析。假如妳的答案不相同,也許妳的憂、悲、愁、恐情緒會加劇。妳的問題可能是:
①還沒有給自己的生活方向定位。
妳的定位可能是賢妻良母、好丈夫好父親、做社會有用的人、好廚師、好警察……假如妳的定位是賢妻良母,那麽洗衣、做飯、管家、教育孩子等就是妳的主要工作;別小看這些工作,假如這些工作出了問題,妳就都會為孩子、丈夫及家庭帶來莫大的煩惱。許多事情都是這樣,擺正妳的位置,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向,也就會少有煩惱了。
②妳不懂得大的生活環境。
我們有兩個生活環境,壹個是能被妳控制的小生活環境,如妳生活裏每天幾點起床、刷牙吃飯、搭地鐵、學知識或壹天看幾次電影及花多少錢等,都能被妳控制。另壹個卻是不能被妳控制的大生活環境,如妳是男或是女、生老病死、今天的天氣、法律問題、政治氣候等,都不能被妳所控制。認清了大小生活環境,坦然面對那些妳所不能控制的事物,妳的思想也會比較開放,心情也會開朗。這裏順便告訴妳: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大環境,但壹切在大環境裏所發生的事物,卻有著它的自然規律。這種規律有兩則,第壹則是:壹切的事物沒有永恒。壹則是人對事物的看法會隨著年齡、地位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妳也許覺得人生無常,才會擔心妳的將來,並覺得自己不會有壹個美好或快樂的人生,但卻忘了有無常的人生,才是正常的人生。無常是生活裏事物的自然進展,是壹種進步。然而,有很多人卻不能適應,就像不能接受人生有生老病死壹樣。
分析小題(13)。也許是妳的主觀,妳覺得比妳差的同事其實在上司的眼裏,他並非比妳差,或許他在能力上不行,但在EO上可能比妳強。假如妳的答案是“不會”,妳的忌與恨的情緒偏高。
分析小題(14)。妳不知道人家在說些什麽,怎麽會知道別人在說妳呢?妳懷疑別人在說妳的壞話,可能是妳的自卑心太重或妳做了虧心事。妳做了虧心事就要面對現實,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使妳感覺自卑的原因很多,也許是妳覺得:貌不如人、學歷不高、收入比人低、孩子不比別人的聰明……然而,妳卻忘了那些各方面不如妳的人,他們都活得很快樂。妳忽略了自己的優點,此時妳應該仔細想壹想自己的優勢所在,妳會從中認識自己,克服自卑感。如果妳的答案是“會”,那麽妳是疑的情緒超重,外加驚的情緒。
妳也許已從以上14問題的答案裏找到自己的情緒。假如妳的情緒不超出三種(如:忌、恨、怨),這表示妳對妳的情緒已有很好的認識,同時提醒妳:壞情緒已經根深蒂固並開始影響妳的日常生活與健康。
改善EQ的技巧
心理學家瑞賢提供了兩個改善EQ的技巧:兩極技巧與EQ凈化技巧。
1.兩極技巧
是壹種情緒中和方法。熟習兩極哲理的人知道壹切事物都有兩極,因此,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而產生情緒時,就可利用事物有兩極的特點來中和情緒。應用時謹記:凡事有得必有失或有失必有得、有利必有弊或有弊必有利、有好處必有壞處或有壞處必有好處。看了以下警旬,妳也許會明白它說的是怎麽壹回事:“當妳對妳所做的那份工作感到厭倦時,請記住,妳做的那份工作會為妳帶來應付生活所需的資源。”
許多對工作感到厭倦的讀者,看了這壹警句後,厭倦的情緒都會得到中和,因為他們在工作上的付出如時間、精力等得到了金錢上的回報,即:工作為他們帶來應付生活所需的資源。
假如妳覺得現在發生在妳身上的事將會有所損失而感到煩惱,以下警句也許能給妳壹點啟示,並中和妳的煩惱情緒:“妳的,就是妳的,何必強求?不是妳的,就不會是妳的,何必悲傷?妳只要盡力而為。”
假如妳覺得現在發生在妳身上的事已造成損失而感到煩惱,以下警句也能給妳啟示,中和妳的煩惱情緒:“得與失是很主觀的,只要不傷到身心,失了又有何妨?如果傷到了身心,得了又有何益?”
2.EQ凈化技巧
兩極技巧是壹種治標方法,能有效地中和妳日常生活裏的情緒。然而,要在日常生活裏避免情緒的產生,還需加用EQ凈化技巧以達到治本的目標。這技巧是心理學家瑞賢參驗了多個宗教經典與文獻融會而得。假如有適合的指導員配合現代的教學訓練方法,學生就能在約兩小時裏掌握這種技巧,日後就能自己在生活裏應用。EQ凈化技巧是幫助壹個人減少煩惱的。換言之,要改善情緒,就要減少煩惱,而要減少煩惱,就要凈化身心。身,是指身體,心,是指意念及行為。凈化身心包括:①守口德。即說對別人有益的話。②善行或善舉。即做對別人有益的事。③守口戒。即不吃或不喝對自己身體有害的食物飲品。④進行健康的身心活動。如:坐禪、瑜伽、氣功、書法、繪畫、音樂、宗教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