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查詢 - 文學闡釋的主要方法

文學闡釋的主要方法

第壹,從文本生成的角度,認識人,討論世界

知人論世是孟子提出的壹種解讀文學作品的方法,至今仍被評論界和學術界廣泛使用。所謂“知人”,就是了解既是社會人又是作品所有者的作者。因為作者的生活經歷、政治經歷、思想信仰、人格氣質、文學修養、學派等因素構成了復合內涵,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甚至規定了作品的生成。基於此,我們可以更恰當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比如西方劇作家易蔔生在《公敵》中說“少數往往是對的”,“世界上最強大的人是最孤獨的人”。據他的傳記作者哈羅德·凱勒曼(Harold kellermann)稱,這是易蔔生對《鬼魂》的出版所引發的敵意和謾罵的憤怒回答。中國宋代朱在他的四行詩《春日》中,表達了他作為儒學大師“讀聖人之書,學聖人之道,得聖人之養料”的心理感受。

所謂“論天下”,就是要理解作品與其時代的關系。按照社會學的觀點,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壹定時期和壹定範圍內的社會、政治、經濟、人生觀、文化思潮等都直接或間接地、明顯或模糊地影響著作品。把準時代的脈搏,有時候會找到理解作品的鑰匙,找到解開謎團的鑰匙。比如五四時期壹些年輕人的婚戀觀:“兩個男女有了愛情,就可以好好相處,戀愛結束了,當然就分手了。這壹點也沒有什麽奇怪的、可恥的或令人震驚的。別擔心!愛情和天氣幾乎是同壹個自然現象。”這種觀念在魯迅《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的悲歡離合中有所體現。至於英國作家勞倫斯,他的小說《虹》自然浸透了西方獨特的基督教原罪思想。

可見,“人”和“世界”是作品形成的重要元素,它們與作品之間存在壹定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理解和把握這些信息,對於幫助他們理解作品的思想意義,識別作品的情感意圖,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從文本本體上朗讀

文學作品作為壹個整體,在縱向上由語義層、聲音層、意象層和意蘊層動態有序地構成,構成了作品表層的文本意義和深層的典型意象、趣味魅力和思想意蘊。解讀文學作品,必須了解作品外層的構成和意義,否則作品內在意義的解讀就無從談起。壹方面,語言詞匯作為壹種符號,具有概念意義、語法意義和修辭意義,具有“所指”、“所指”和“能指”的功能。因此,當我們解釋它時,我們必須研究它的說明的含義。兩者都是“月”字,所以杜甫的“家裏月色多亮啊!”和老舍的小說《月牙兒》不能混為壹談。另壹方面,作品語言中的聲音、語氣、體態表達的是作家特定的情感,不同的聲音決定了不同的含義。比如王維的“當那些紅梅在春天到來的時候,在妳的南國枝頭泛起紅暈”,如果聲音陳述的話,只是事實,與相思無關;如果聲音是感嘆的,那只是為了表達詩人的驚愕。只有質疑的聲音,才能表現出訊息是在詢問對方,期待誠懇的回答,彼此深深的依戀,彼此相愛。

僅僅理解文學作品外部元素的意義是不夠的,還要理解和把握其深層含義。在敘事性文學作品中,語言和人物所形成的意象和意境是典型與非典型、主次分明的。比如在壹部《西遊記》中,妖魔鬼怪、神獸相繼出現,但中心人物可以理解為只有壹個叛逆而聰明的“孫悟空”。至於文的《茅店月雞鳴,板橋霜被人嫌棄》,這樣的“象外之象”和“旨外之味”,只有指導學生根據作品語言的節奏、聲調、韻律反復演唱,融入自身的個性、氣質、性格、思想,並加以發揮和創作,才能把握住。

第三,從審美價值上進行審美理解。

文學作品作為壹種藝術,能產生感人肺腑、蕩氣回腸的美感。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解讀,本質上是壹個審美體驗、審美思維和審美判斷的過程。文學作品的美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壹是客觀生活的再現;第二,主體的情感之美;第三是形式技巧之美。可以說,文學作品是“真善美”的完美結合。解讀文學作品,其實就是從語言藝術中尋找真善美。

求真,必須從作品中所描寫的客觀形象和情境去思考。

求真,要從作品中描寫的客觀對象和情境去思考自然生活和社會歷史的本質。例如,列寧評價托爾斯泰的作品是“俄國生活的壹幅圖畫”,“反映我們革命中農民歷史活動的各種矛盾的壹面鏡子”。這壹經典論斷揭示了文學作品的社會價值。

求善,就是從作品所表達的主體的情感、意蘊、人格、理想中發現人性的崇高。在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中,“數風流人物,更看今朝”,展現了自強自信的個人魅力,展現了壹種無拘無束的美。巴金的《燈》,用壹句“在這個世界上,燈是永遠不會熄滅的”來傳達人類向往光明的哲學之美。

求美之“美”是文學作品特殊的形式結構和技術手段,是作品美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解讀文學作品時,妳會不由自主地思考。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所傳達的美,主要表現在語言的運用(煉句煉字)、布局結構、表現手法、形象塑造等方面。在具體的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不同體裁的藝術表現之美。

第四,比較欣賞藝術聯系。

引導學生比較和欣賞文學作品,需要在壹定的參照系中考察不同的文學作品,進而發現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這些聯系和影響包括文化背景、意象與情感、審美價值、語言技巧、結構風格、體裁等因素、古今傳承、中外借鑒。

比如戲劇家曹禺的《園冶》,自誕生以來就數次引起評論界的關註。其焦點之壹是:《原野》是對奧尼爾《瓊斯皇》的簡單模仿還是在借鑒基礎上的新突破?有研究者從題材、主題、創作方法等方面對兩部作品進行了具體的比較分析,認為《園冶》是壹部既有借鑒性又有獨創性的現實主義代表作。雖然壹些著名的現代散文作家在閑適與平淡上有著相同或相似的風格,但通過對他們作品的比較,會發現他們的作品絕非雷同:周作人善於淡化遙遠,朱自清美麗細膩,沈從文以雄渾壯闊催人奮進,張愛玲同情細膩悲涼的人...

即使是同壹個作家,在比較了不同的作品之後,也會有新的發現。如果我們仔細考察魯迅在《狂人日記》和《祥林嫂》中對主要人物的心理描寫,就會發現這兩個人有著不同的審美意義:狂人的心理有著壹個病態人的理智,而祥林嫂的心理卻不乏壹個正常人的病態。

第五,從文化形態上系統探索。

文藝本質上屬於意識形態範疇。也是引導學生在社會文化體系中整體理解文學作品的壹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只有運用有機整體的觀念和多向多維度的思維,才能動態地研究作品中各種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構成的結構層次,分析它們在主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審美狀態中的作用和價值意義,從而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內涵。

以小說為例,由於人物性格“模糊而確定”,內涵豐富而深刻,如果放在社會文化體系中解讀,會呈現出不同層次的審美價值。自魯迅《阿q正傳》發表以來,關於阿q形象的評論不斷,其中眾說紛紜,莫衷壹是。有專家將阿q的人格作為壹個系統,同時將其放入社會系統中,從自然品質、功能品質、系統品質三個方面揭示其本質意義,為我們通過系統的探究深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內涵提供了範例。研究表明:從作者塑造的形象來看,阿q的性格是典型的奴性;就其形象誕生的時代而言,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舊中國失敗主義的象征。對於中國讀者,文學鑒賞的主體,它是中華民族民族劣根性的象征;從世界人民* * *的角度來看,是人類“前歷史時代”世界荒謬的象征;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阿q的性格是專制主義的產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阿q的人格是壹個輕度精神疾病患者的畫像。從思想史的角度看,阿q是辛亥革命的壹面鏡子。從哲學的角度看,阿q的人格是人性異化的典型。

《雷雨》中熟悉的樊沂和《項鏈》中熟悉的瑪蒂爾德的形象也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做出類似的解讀。當然,由於自身素養的問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全面地解讀,但系統探究作為壹種解讀的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日常閱讀中多做嘗試,讓他們每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受和發現。

以上五種方法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是獨立的、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對於同壹種文學作品,體現出不同的闡釋深度,可以看作是闡釋文學作品的五個層次和步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如果能在課外閱讀中有意識地反復嘗試和運用,熟練掌握,就能有效地拓展閱讀視野,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采用紅字財富獎金和經驗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