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博士月薪被拒,去美國研發冷核聚變。對此妳怎麽看?

博士月薪被拒,去美國研發冷核聚變。對此妳怎麽看?

壹個人單槍匹馬,研發出核聚變小型化,直接到了電池應用階段。這喜馬拉雅牛是什麽鬼?如果壹個人把人類科技進步了500年,那還是年薪的問題嗎?妳就想這樣寫進歷史。年薪65438美元+0.2億,真的是農民工的思維。誇科幻的時候不忘做個T人,等著別人開T基金真的很感人。皇帝家壹定是隔壹段時間吃壹次水,用金鋤頭種田。寫這個謠言的人既不懂技術,也不懂業務。為了懲罰中國“不重視人才”,用盡壹生所學。

第壹,我覺得造謠者編的故事更符合酷文的套路,就是曾經妳無視我的愛,現在我卻供不起妳攀高,就是這種感覺。所以大家都愛看,交流性強。我找到了劉本亮的博士論文,他的領域恰好是我熟悉的。簡而言之,就是制作表面等離子體,利用光在金屬表面的壹種模式來增強光場。這是光學的壹個分支,與核聚變無關,更不是冷核聚變。跟新能源有關系,大概是在光伏材料表面做壹些納米顆粒來增強光場,從而增強吸收,提高光電效率。

第二,從橫向來看,中美之間並沒有那麽大的差距。如果妳說月薪從國內5000人民幣到美國65438+20萬人民幣甚至65438+20萬美元,我覺得還是可信的。如果妳來5000到1.2億美元,妳就不敢拍這樣的電影了。如果差距真的那麽大,那還是輪到中國gdp成為非洲第二世界了。從縱向來看,壹個人的發展很難有類似的情況。除非壹個技術人員轉行創業,成為老板,否則這麽大的跨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罕見的。

世界上沒有年薪65438美元+0.2億的個人。我真的覺得稅收就是個擺設。那些超級富豪和大老板,基本都是靠股權、期權、分紅來實現高收入的。沒有人靠工資達到高收入。如果超過壹定數量,他們將不得不繳納巨額稅款。明白嗎?美國總統拜登的年薪只有40萬美元。即使按家庭年收入計算,根據美國總統喬·拜登和第壹夫人吉爾·拜登公布的報稅單,他們入主白宮第壹年的收入為665438美元+00702英鎊(約合人民幣389萬元)。61000和120萬,倍數差的不是壹點點。和美國總統年薪相差300倍。除了有錢人,還有美國工人能做到。

第三,現在自媒體,沒有底線的人比狗還多。傳言他們會張著嘴來。唉,國內大眾可能不太了解。我解釋壹下,他網上的東西我都耐心看完了。我越聽越熟悉。很像歐美的壹個老科幻題材零能量模塊。這是壹個非常古老的科幻思想,最終湧入了大量的科幻小說。後來最著名的版本是90年代末的美國星際之門專輯,在後面的幾季中,大量零能量出現,成為劇情的重要道具。臺灣電視多年來壹直有巨量的美國專輯,而我恰好喜歡科幻小說,勾起回憶。

所以他的說法從科幻的角度來看並不具有原創性和創造性,更不用說壹些諸如奇思妙想等方式的贊美之詞了。記得十年前探索頻道臺灣省版有壹個翻譯的節目,討論科幻與現實的話題,邀請了壹些科學家來講。他們談到了零能量概念的插曲,最後的結論是這個想法很美,幻想虛空中的所有能量都可以用來解決飛船充電的問題,形成了壹個科幻的自洽,但現實中卻是壹派胡言,毫無征兆。這純粹是幻想物理學。

4.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物理材料專業的劉本良博士,拒絕了壹個月薪5000元的求職計劃。但他沒想到,他的故事有了後續。有人說劉本亮的冷核聚變研究有了突破,被美國高薪挖走了。他在紐約冷核聚變研究所工作,年薪654.38美元+0.2億。消息壹出,網上壹片嘩然。後來我回應說這是假新聞。從被拒到被挖,從月入五千到年入上億,從做板凳到研發成功,種種戲劇性的反轉,也是人們在現實中所期待的投射。

吸引這類新聞博主眼球的,不僅僅是人物命運帶來的情感刺激,還有這類理科專業帶來的心理曖昧。似乎有些信息落在了人們的知識盲區,更難分辨和質疑。否則壹份普通的工作可以達到年薪654.38+0.2億,很容易引起人們的警惕和懷疑。有些人熱衷於編造類似的故事,讀者也願意相信,這也是長期沈浸在奧地利學派理論中的結果。

5.當科技日新月異,科幻作品層出不窮的時候,人們對科學的巨大熱情往往與人們對科學知識的吸收速度不成正比,這也造成了科學、科普、科幻、偽科學的界限長期模糊,真假聲音混雜。網友的這句話舉棋不定,量子力學,莫名其妙,時空平行。嘲諷也是這種現象的反映。因此,當人們披上科學的外衣時,他們會受到特別的尊重。市場上出現的量子速度類和量子面具,是奧地利理論的產物,也是這種科學敘事不斷強化的產物。

再看這個新聞。劉本亮在4年前的求職節目中聲稱,他致力於研究“冷核聚變”,發明壹種“1節電池,供全家人用10年”的5號電池。雖然這兩項研究在科學界存在爭議,前者被認為像“把水變成油”壹樣困難,後者被認為在目前看來過於粗糙,但在假新聞中,卻被直接誇大為“制造出可以充28000年電能的超級電池”,這再次反映出對科學作用的盲目信仰和缺乏正確理性的科學觀。

然而,這種盲目的信仰不僅僅是關於科學技術本身,在這種情況下值得人們警惕的是,這種科學敘事還附帶著壹種成功感。總結壹下,續集的結局就是埋頭研究,壹夜暴富。現實中,他壹直工作到去年,研究方向是算法。去年,他調到了業務部。因為完全不懂業務,他又離職了,還是壹個普通人,過得很艱難。顯然,基礎科學研究者面臨的工作和生存壓力,不應該隱藏在這些虛構的反擊中,而應該被社會看到,引起足夠的重視。

顯然,思考如何減少奧運領域的偽科學敘事和擴大現實中的科研崗位,讓高學歷人才真正學以致用,其實是同壹件事的兩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在科普的道路上,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理性的讀者,支持更多直言不諱的研究者,以保持科學的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