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老家的五六套房,在上海連個小閣樓都買不起!”壹段相親視頻在網上引發熱議。壹個年收入50萬的年輕人,在上海的“相親角”遭到大媽們的嚴厲“嘲諷”。小夥子本來指望進去,以為能遇到同齡的高知女性。不,公園裏幾乎都是給孩子相親的老母親。
壹個五十多歲的大媽先看了看小夥子,然後提出硬性標準:本地戶口,有房有車。小夥子老實回答:沒戶口,沒房子。大媽遺憾地說:那妳就是“三無產品”。小夥子試探地問:阿姨,妳看我能不能出首付,跟妳女兒壹起還(房貸)?阿姨堅持:那不行,我女兒壓力會很大。
另壹個阿姨問:小夥子,妳壹年掙多少?年輕人回答:四五十萬。大媽不是很滿意,嘟囔著:那在上海的閣樓裏買不到。
小夥子很好奇,問:“妳女兒收入高嗎?”阿姨驕傲地回答:“我女兒壹個月掙七千塊,但是她是護士,工作穩定!””年輕人無言以對。為什麽阿姨們總是對他提出完全不平等的要求?
這段視頻壹經發布,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吐槽大媽同情小夥子,也有人覺得兩代人結婚不容易!當然也有人質疑視頻是擺拍的。不過,不管怎麽說,網友們對於討論“相親”這件事還是很有熱情的。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單身人數已達2.4億,且有大量年輕單身,相親成為社會常態。調查顯示,38%的單身男女第壹次相親年齡在23歲以下,24%的單身男女年齡在23-25歲。當單身現象已經成為壹個普遍的社會問題,相親就成為擺脫單身的主要方式之壹,而不僅僅是大齡單身男女的選擇。我怕孩子太佛,我怕孩子沒經驗,我怕孩子太忙沒時間。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了幫孩子約會的隊伍。“上海相親角”是上海人民公園裏的壹個區域,在中國很有名。來這裏找未來媳婦女婿的父母,大多是上海本地人,條件都很好。他們要麽是上海戶籍,要麽在上海有房有豪車,年收入過百萬。
在這裏,上海父母的標準是:上海戶口基本,月薪1000,乞討,有車有房就是三流人物。
其實這種情況在其他大城市並不少見。父母的“高標準”也可以理解。畢竟都是用18濾鏡看孩子的。孩子在家都好,只想著怎麽給孩子找個“好家”。
但是,為什麽中國的父母都那麽熱衷於給孩子相親?孩子們真的願意嗎?父母有父母的視角,孩子有孩子的需求。長期以來,父母和孩子在擇偶觀念上總是存在各種矛盾。相親角見眾生,其實每個去相親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擇偶觀。除了上述小夥子,還有壹個27歲的姑娘也去了“相親聖地”,待遇也比較好。
壹位阿姨扶著兒子起身:我兒子90年創業,身高180。當地人有房有車。考試的時候會考慮嗎?女孩聽了有點不好意思。她沒房沒車,也不是本地人。阿姨不介意:沒關系,妳這麽漂亮,我兒子肯定會喜歡的。但是女孩說出自己的擇偶標準後,大媽們就不淡定了。女生說,我是丁克,不想生孩子。
剛剛被熱情圍住的大媽們頓時散去,比較好心的大媽們苦口婆心地勸她:“不生孩子妳以後怎麽辦?妳老了誰來照顧妳?”
在他們看來,婚姻不僅僅是夫妻共同生活,生兒育女也能保證老有所養。當然,有些父母對生孩子的態度更開放。壹位阿姨說:有的上海人不生孩子,各取所需。很多年輕人不想要孩子。壹位60歲的老大爺甚至算了壹筆賬:不生孩子能省五六百萬。要不要孩子,受傳統觀念影響,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怕孩子無依無靠,怕孩子跑累了生活質量降低。
相親費用也是很多年輕人考慮的因素。壹個小夥子對相親對象的要求就壹點:每個月給對象3000元零花錢,其余是AA制。小夥子很清楚,壹個月買禮物,看電影,吃飯,也是壹大筆錢。所以,先做好預算,接受預算,是相親成功的第壹步。相親沒有錯。重要的是妳知道妳真正想要什麽樣的生活。對他們來說,婚姻不是簡單的生孩子,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中國的父母對他們孩子的婚姻感到心碎。再成功的孩子,只要到了適婚年齡還沒結婚,都會被人詬病。很多年輕人被迫走上相親之路。
小靜今年才25歲,被家人催著結婚。雖然她從名校畢業,在工作上出了名,但回家過年還是要面對父母的拷問。在她連續兩年帶伴侶回家失敗後,父母開始主動出擊,給她各種打算。但是,小靜覺得,因為年齡的原因,她不能結婚。她明確表示:“我不能抱著湊合的態度結婚。婚姻是壹輩子的事。如果我做不到,會傷害三個家庭。”
當她多次拒絕後,壹向好脾氣的父親忍不住火了:還有人不結婚。這個年紀什麽都可以做,不結婚不行。但很多時候,往往是“皇帝不急。”壹位來自東北的母親,曾經去相親角為兒子“卑微相親”。開出的條件很有意思:只要有媳婦,兒子可以被老婆收養,孩子可以跟著做母親。她可以免費照顧寶寶,也不需要帶寶寶回東北老家,絕對不會打擾小兩口。
旁邊的人都很疑惑。怎麽了?母親說的很傷心:兒子今年30出頭,年薪40萬,還沒有對象。他覺得現在是打拼的黃金期,結婚會耽誤事業。但是看著時間壹分壹秒的過去,白發不知不覺的爬了上來,母親也著急了,只是要求兒子盡快找到壹個有家室的家。窮人繼承風。結婚太早可能不對,但為了工作讓歲月從指縫間流走,也不是什麽好事。太多時候,作為孩子,婚姻不僅僅是壹個人的悲歡離合,更是兩個家庭的結合。真的不能只靠自己的脾氣。
很多人抵制相親的壹個重要原因就是不願意因為父母的“喜好”而限制自己的婚戀自由。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麽父母總是熱衷於給孩子介紹對象?
有壹個回答很刺痛:父親生病後我才發現,他壹直給我介紹人,是希望以後他們不能陪我的時候,我能有人陪。
父母最擔心的不是孩子不結婚,而是孩子生病了沒人照顧,摔倒了沒人扶。所以他們用幾十年的人生經驗作為背書,篩選出自己認為適合孩子的伴侶。有時候,父母的方式看似“功利”,但也並非完全不可取。
壹位網友分享了她相親的故事:和自由戀愛的男友分手後,她嫁給了父母安排的相親對象。我想當初她和男朋友是同學,浪漫唯美的相愛,但是因為畢業後的現實問題分手了。當時她心灰意冷,覺得再也找不到真愛了。
後來在父母的安排下,她開始了約會。像很多人壹樣,她討厭父母介紹的約會方式,但出於禮貌,她不得不應對。
可以發現她和相親對象相處的很好。他們的父母是同事,有很多相似的生活經歷,三觀壹致。
現在,他們已經結婚七年了,壹直生活的很幸福。後來她媽說:我們不想隨便把誰給妳。從我們身邊的壹圈未婚年輕人中,找到壹個人品不差,只是喜歡妳的年輕人,並不容易。
父母不希望孩子像完成了壹項任務壹樣結婚,而是希望孩子在不在的時候,能找到壹個善良的、靈魂的伴侶,與他們共度余生。
父母催婚的背後,只是怕孩子在最好的年紀錯過對的人,在看不到的日子裏孤獨終老。
無非三十中晨宇對待婚姻的態度壹直被觀眾詬病。鐘的媽媽喜歡的是的沈穩和洋氣。婚後她可以容忍女兒的不成熟,女兒也不用處理婆媳關系。然而,這種沈默的性格使鐘婚後的心涼了。陳郁甚至直言不諱地說:結婚是為了尋找壹個安全的避風港和煩惱。
父母認為,孩子找到壹個性格上能互補,經濟上能支持的伴侶,就會幸福。眾所周知,婚姻不是任何人的避風港,而是壹種選擇。有的人相親會幸福壹輩子,有的人只是自由戀愛同居。婚姻是兩個人攜手並進,共同奔跑的人生。
作家梁文道說:“壹個人要有能力過好生活,要有別人搶不走的東西,這很重要。”作為孩子,要善於透過父母的想法看出他們的良苦用心;作為父母,更要明白壹個人只有管好自己,有能力讓自己幸福,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與其擔心孩子的婚姻,不如盡早讓孩子有這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