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閱讀《思考,快與慢》
[美]丹尼爾·卡曼尼 著
? 胡曉嬌? 李愛民? 向夢瑩譯
第4部分:選擇與風險
第34章:善用框架效應讓生活更美好。
壹、框架效應。
框架效應:是指人們對壹個客觀上相同問題的不同描述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
大多數人都會被動的在框架下的決策問題。
二、情感框架效應很難抵擋。
1.損失能比成本引起更強烈的負面感覺。
例如:某賭註有10%的概率贏得950元,有90%的概率損失50元,妳會接受這個賭註嗎?
若某彩票有10%的概率贏得1000元,有90%的概率什麽也得不到,妳願意花50美元買這張彩票嗎?
這兩個問題實際是壹樣的,妳都要決定是否願意接受某壹個不確定的可能,即拿到950元或者損失50元。但是在第2個問題中引起了很多正面的答復。壹個不好的結果如果被架構為不會贏的彩票成本,比簡單的描述成輸掉壹個賭註更容易被接受。
2.在獲得的框架下,人們更願意選擇確定的事;在損失框架下,他們更願意賭壹把。
3.有些人易受框架效應的影響,有些人不易受框架效應影響,即他們是理性的。他們的選擇幾乎都是基於現實作出的。
4.文字描述會引起情緒反應,影響了人們最後的選擇。
例如:肺癌治療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可以保證有5年的存活時間。但在第1個月內手術治療風險比較大。對手術短期結果有兩種描述:
·在第1個月的存活率是90%
·在第1個月內有10%的死亡率
這是用兩種方式描述的相同的信息,第1種描述方式要比第2種描述方式讓人們更多的選擇手術治療。這就是框架效應的影響。
三、用框架策略助推人們做出更好的選擇。
1.當結果是正面的時候,決策制定者更願意選擇確定的事(他們是風險規避者),當結果都是負面的時候,他們更願意拒絕確定的事,願意賭壹把(他們會冒險)。
2. 通過改變參照點來重新架構問題。
不是所有的框架都是平等的,選擇那些顯然比其他對相應問題的描述(或思考)的方式要好的框架,幫助我們做出理性的決策。
例如:吃自助餐時,大多數人都會吃下比平時更多的東西。其實我們只要換壹個角度,就能做出更理智的決策。妳付出的餐費已經實際發生,變成沈沒成本,這時應該被忽略掉,不論妳吃多吃少錢都回不來了。這時不妨好好享受當下的美食,而不是為了付出的餐費吃下更多的東西。而如果因為吃的多再對身體造成傷害就更得不償失了。
我想到:
1.用對框架,讓自己作出理智決策。
把挑戰看作機會,將領導安排的工作看作機會而不是故意整人,通過轉換思維方式改變看待問題的角度,讓自己作出正確選擇。
2.學會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觀點,讓他人作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想讓大家選擇作出積極的行為,那麽就應該將積極行為設為默認的,為放棄的行為設計很多步驟或者填寫復雜的表格。
3.通過改變參照點來重建架構問題。
對於損失,要在大腦中將其引入“壹般收入”這樣我們會感覺好點。
假想我們沒有擁有過某個東西,來給它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