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女媧陵墓之謎:創世之母女媧的陵墓在哪裏?

女媧陵墓之謎:創世之母女媧的陵墓在哪裏?

後人出於對女媧的緬懷,修建了女媧陵和來沃寺祭祀。但由於對女媧主要活動區域的看法不同,女媧陵在哪裏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女媧陵墓在女媧當年活動的中心地帶,即山西洪洞縣侯村;據《山海經》記載,有人認為女媧陵在雲南。有人認為河南淮陽伏羲陵原是女媧陵。

女媧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藝術形象,也可能是真實存在過的歷史人物。傳說中的女媧是伏羲的妹妹,被哥哥封為皇後,生活在妳水的陽光下。她對人類最重要的貢獻是“泥造人”和“煉五色石補天”,是中華民族的始祖。

在古代,女媧生活在極其艱苦的自然條件下。此時“四極棄之,九州裂之,天不重疊,地不發達,火F炎而不滅,水不絕,獸吃人,禽奪老弱。”面對人類面臨的巨大天災,她挺身而出,“煉五色石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助冀州,積蘆灰止之。”她以無窮的智慧和大愛拯救了人類社會,創造了人類文明。從此“天補,四極正,* * *枯,冀州平,狡蟲亡,民生改善。”可以說,沒有母親,就沒有後代;沒有女媧,就沒有中華兒女的壹切。此外,女媧還制作了壹種樂器——笙簧,為人類做了壹個婚姻媒人,為後代繁衍做出了巨大貢獻。有學者認為,女媧與伏羲結合後,後代主要有龍飛(朱湘)、乾隆(郝穎)、巨龍(大庭)、龍將(混沌)、龍圖(康殷)、水龍(陸離)、青龍(句芒),此外還有赤龍。從這個角度來說,全世界中華兒女的血管裏,都充滿了女媧殷紅的血液,都繼承了女媧的遺傳基因。在所有中華兒女心中,都有壹份對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深情。

後人出於對女媧的緬懷,修建了女媧陵和來沃寺祭祀。但由於對女媧主要活動區域的看法不同,女媧陵在哪裏也有不同的看法。

壹種觀點認為,女媧當年的活動主要在黃土高原的山西,主要在冀州。古人認為冀州在兩河之間,是山西中南部的大部分,包括今天的太行山、太嶽山、呂梁山。女媧編造的天,大概指的是原始人類居住的“山洞”的洞頂。因為當時發生了巨大的地震,山體滑坡,地裂縫,人類居住的山洞天頂開裂坍塌,導致“天破地裂”,用五色石填天是女媧的壯舉。今天太行山區很多地方都是“五色”花崗巖地質構造,所以太行山區有很多女媧遺跡,如天臺、瓦黃洞、瓦黃洞等。

在古代,女媧生活的時代,文明體系還沒有建立,不可能有都城。因此,她實際上是以母系部落首領的身份統治著世界。《道史》說女媧統治的原生地黃忠,很可能就是龔宇記載的冀州中火山。在北方人的口語中,“黃”和“火”的發音相近,所以有可能把中火山誤記為山。可以推測,女媧“治民”所在的“瓦黃故都”在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後村。後村位於冀州,附近發現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也可以證明這壹觀點。後村大概形成於商周時期,因是諸侯封邑之地而得名。

女媧死後,她的最後安息地——“女媧陵”也在後村。女媧墓在宋初《太平宇宙》中已有提及,說墓在趙桐梓城東南五裏,高二尺。據《清代縣誌》記載,宋初五戶封守陵,春秋時祭祀。女媧陵墓位於後村東北,分為兩個陵墓,壹個是主陵,是壹個高四五米,周長約50米的圓形土堆。輔助陵墓位於黃愚廟的西側,其大小與主陵墓相似。壹般認為,主陵埋葬的是女媧的屍體,輔陵埋葬的是女媧生前用過的東西。在女媧陵副陵東側,有壹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瓦黃廟,被稱為“瓦黃聖母廟”。寺廟東西寬約120米,南北長300米。寺齡未考,唐天寶六年重修。大雄寶殿內,主像為女媧,壁上繪有女媧破巖煉石的故事。現在寺內有三棵古柏。最大的是“猴頭菇”,高20多米,直徑8.5米多。據《軒轅黃帝曾赴山西萬榮女媧聖地“掃地祭祖”的傳說,是黃帝來此祭拜女媧陵墓時所植,就像陜西喬杉的“黃帝手植柏”壹樣。

從古至今,後村黃愚寺壹直是享受歷代帝王祭祀的國家級寺廟。寺廟中有宋開寶六年新建大宋黃愚寺的碑文,有元十四年重建大元郡黃愚寺的碑,還有明清多位皇帝送來的禦碑。宋代的碑上說:“是對各郡各縣的召喚,境內要有始皇帝的陵墓,以便建廟,隨時享用,老百姓祈福。那是在平陽,老縣城,是女媧的原廟。於是下令藏事要隱,司事要負責功德,選材要優,工匠要召,這樣堅固易脆,沒了再做新的。”這座建於唐代以前的來禾寺,其實是人們認為很久以前女媧就葬在後村的見證。歷代皇帝的禦碑文,使後村的女媧嶺、來和寺在歷史上享有較高的待遇,與其他地方的同名寺廟大相徑庭,成為國家級寺廟。

另壹種觀點認為,女媧的葬地在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這是壹個叫傅永法的學者通過研究《山海經》發現的。山海經?《野西經》曰:“西北海之外,野之壹隅,有不諧之山,名曰劣子,守二黃獸,水,名曰寒夏水。西有濕山,東有簾山。於攻公公山。”他認為,這些話與今天雲南劍川縣的西北部和蘭坪縣的東南部非常吻合。

當時有座山叫周夫子,裂開合不上,壹山變成兩山。《窮小子》是劍川縣上蘭鄉扶南在木村西南的核山和水梅行政村西北的美麗山。白語福在木原名“福齋”,是“壞負子”中“負子”字的近音。在核山和美麗的水山之間有壹條小溪把兩座山分開。古人認為兩座山本來就是壹座山。“兩黃獸守之”是在當時周夫子山相應位置用黃色畫出的兩獸,用來表示周夫子山的位置。步州山和步州夫子山是兩座山。郭璞在評論《山海經》時說:“共工、顓頊爭帝,怒而觸之,不思山。天空完美,柱子斷了。所以這座山缺壞東西,不受待見。”其實郭璞把壞山錯當成了壞山。但布舟山位於麗江縣九合鄉河源行政村水塘箐村北關。是古代共產主義國家南方的門戶,也是主要道路經過的地方。

《山海經》中所說的“冷熱水”,是蘭坪縣東南的童店鄉風華行政村黃木村東南的壹條水流。這條小溪今天不為人知,它在魚夫宰姆的東南方向流入姜白石。這條小溪在《山海經》裏?在西方時代的三大經典中被稱為“流沙水”。姜白石發源於劍川縣西北界的老君山,這裏的壹段河在書中自然被稱為“觀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簾山”,意思是溪西有壹座山叫濕山,就是今天溪西的青巖頭,在蘭坪縣;小溪東側的幕山是指今天小溪東側的山梁,在劍川縣境內。“虞攻公公山”指的就是現在的雞足山,兩縣交界處。

共工是炎帝曾孫的兒子共工建立的國家。它的駐地大約是麗江縣石鼓鎮石鼓街和紅石崖之間的金沙江河谷。共工國在南方關口自衛,大禹繞道過山,終於滅了共工國。

古代說女媧是伏羲的妹妹,伏羲是黃帝。《山海經》說,顓頊之子舒氏立國。這個舒氏國,位於劍川縣上蘭鄉新生行政村駐地新生壹,在小溪東邊的山腳下。書中還說:“女媧腸化為神,在李廣之野,過馬路。”從字面上看,女媧葬於“李廣野田”,即李廣山。“李廣”二字換成“利廣”,相當於蘭坪縣童店鄉風華行政村黃木村以南的山。這座山不高,上面有樹,多是松樹。在山頂茂密的森林中,有壹個直徑為10米,高約1.2米的圓形土臺,高出周圍的緩坡。推測這是壹座古墓,是女媧的葬地。

還有壹種觀點認為,河南淮陽的太昊陵其實是來沃寺。淮陽城北有壹座保存完好的太昊伏羲陵。當地人稱伏羲為始祖,但實際上“以土造人”的始祖應該是母神女媧。女媧和伏羲關系密切,兩者往往是壹體的。五代杜光庭說,周琛是太昊的市場,東莞有伏羲來臥寺,東莞外有伏羲墓,稱為翁婆墓。這清楚地告訴後人,伏羲廟曾經是女媧和伏羲共有的廟宇,它最初是來沃廟。

在今天的淮陽,每年2月2日到3月3日,有壹個月的太昊陵廟會,規模很大,附近幾個省的人都來趕集。這種情況在《詩經》中已經有所體現。《禮記》裏說,仲春月,祠堂裏祭拜女媧,也說“仲春三月,男女情不自禁奔”。這個廟會其實起源於對女媧的祭祀。在太昊陵任賢殿西北角的青石臺上,有壹個石窟,俗稱“子孫窟”。那些尋找孩子的人在那裏朝拜,必須用手觸摸洞門。這個後代石窟是古代女性崇拜的典型遺跡。

太昊伏羲陵有個女媧觀,裏面自古就有賣泥娃娃的。這個習俗來自對生殖女神女媧的崇拜。廟會期間,當地人還賣了壹個泥狗的泥塑,被歷史學家稱為圖騰文物的活化石。泥狗中有壹只臉較大的猴子酷似人類和猴子,它的腹部被畫成女性陰道的形狀。這是泥狗裏唯壹的臉,居然是女媧。

中國神話體系中的創世女神是女媧,據說掌管人類的婚姻和繁衍。女媧是母系氏族社會的神靈。隨著男性在氏族中地位的提高,男神再次出現,即伏羲。其實女媧應該在伏羲之前,但是到了父系氏族,女性地位低下,伏羲的地位高於女媧,女媧甚至成為伏羲的妹妹或妻子。所以,本來就是始祖的女媧,也把自己的創造成果附在了伏羲身上。根據以上論述,這壹觀點的最終結論是:淮陽太昊伏羲陵的前身是來臥寺。

女媧陵墓在哪裏?從歷代官方態度來看,女媧陵墓應該位於山西侯村。但考證古籍、實地考察的最終結論多少有些道理,結合民俗學去研究就更有說服力了。女媧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也許她的陵墓根本不存在。所謂女媧陵墓,無非是後人紀念的地方。真假紀念陵墓其實說明女媧確實是我們中華民族公認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