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是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的鳥類,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農村喜慶婚禮時最樂於用剪貼“喜鵲登枝頭”來裝飾新房。喜鵲登梅亦是中國畫中非常常見的題材,它還經常出現在中國傳統詩歌、對聯中。此外,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每年的七夕人間所有的喜鵲會飛上天河,搭起壹條鵲橋,引分離的牛郎和織女相會,因而在中華文化中鵲橋常常成為男女情緣 鵲橋相會、鵲巢鳩占、鵲登高枝、喜上眉(梅)梢、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了娘……喜鵲,作為離人最近的鳥,已經深入了我們的生活、傳說和文化表達。它們很“世俗”,也很尊貴,甚至成了“聖賢”的模板呢。 整個華北平原,或者說整個中國的北部,在路邊最容易看到的鳥巢,就是喜鵲巢。環保作家徐剛說,有壹次他在西北的沙漠裏采訪,看到壹棵不足壹米高的小樹上,結著好幾個喜鵲巢。他認為這很不尋常,說明了環境惡化導致的“行為訴求弱化”。因為喜鵲最喜歡的是“躍登高枝”,它們的巢,壹般都選在高高的楊樹上。然而喜鵲又是離人最近的鳥,它們能吃腐食,人類的拋棄物正好成了它們最充足穩定的食源。因此,它們很早就進入了人類的言說系統,成了文化表達的壹個重要元素。 聖賢之聲喜鵲(剪紙)如果妳去讀古代儒家的壹些雜文,就會發現,喜鵲的地位居然非常尊貴,被捧為“聖賢鳥”。如果妳接著去追問,會發現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古人認定,喜鵲壹年到頭,不管是鳴還是唱,不管是喜還是悲,不管是在地上還是在枝頭,不管是年幼還是衰朽,不管是臨死還是新生,發出的聲音始終都是壹個調,壹種音。而儒家眼中的聖賢、君子,就是要表現得像喜鵲那樣恒常、穩定、明確、堅毅、始終如壹。因此,儒家經常要求人們向喜鵲學習,把喜鵲當成聖賢的某種模板。 為什麽會這樣?我想,古代的北方人同樣每天都和喜鵲相伴,甚至本能地把喜鵲當成了出門求事成功與否的征兆,但是,恐怕沒有人真正研究過、長時間地觀察過喜鵲,他們看到的都是些“大概”,定義的都是些“意境”,取用的都是其“輪廓”。因此,喜鵲進入傳統文化的眼簾、腦海、心壤的,就是那個單調、沙啞,聽上去並不動聽但卻“穩定如常”的嘎嘎聲。 喜鵲(圖6)喜從何來 同時,喜鵲又是壹種最“世俗”的鳥,因為它和人類的日常生活太貼近,很容易就被借用了。中國古人取的鳥名並不多,到今天能夠成為鳥類科學稱呼的,更不多。而喜鵲壹直被沿用,就在於它的“民眾認知度高”。古人取鳥名多半不是科學定義法,而是“文學定義法”,喜鵲的“喜”就是個鮮明的例子。有人說,“喜鵲”連用,見於宋代彭乘的《墨客揮犀》:“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鴉聲吉兇不常,鵲聲吉多而兇少,故俗呼為喜鵲。”後來,又叫“靈鵲”。 喜鵲既然稱“喜”,壹定會有個附會式的典故,我在古書上找啊找啊,終於在唐代張鷟的《朝野僉載》卷四中,找到了這麽壹個傳說:“鵲噪獄樓”,故事與“烏夜啼”頗為類似:“貞觀末,南唐黎景逸居於空青山,有鵲巢其側,每飯食以餵之。後鄰近失布者,誣景逸盜之,系南康獄月余,劾不承。欲訊之,其鵲止於獄樓,向景逸歡喜,似傳語之狀。其日傳有赦。官司詰其來,雲路逢玄衣素衿所說。三日而赦至,景逸還山。乃知玄衣素衿者,鵲之所傳也。”喜鵲的叫聲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鵲在中國民間是吉祥的象征。 這是中國很傳統的鳥獸報恩故事類型。壹只喜鵲因為老吃“鄰居”餵飼的飯食,對人起了感激之心,當主人落難的時候,不但親自到獄樓上去傳好消息,還化身為人,假傳聖旨,幫助恩人脫難。“玄衣素衿”,正是喜鵲的服裝形象。 ■鵲登高枝喜鵲(圖7)“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記了娘”,這樣的順口溜,其實與喜鵲的特點沒有關系,只是因為中國傳統“比興手法”的本能,拿離人類最近的鳥來“起興”,為的是說明人類母親的壹個狀態:當兒子娶婦成家之後的那種失落感。 當然,如果說非要有關系,也確實有,因為喜鵲喜歡“翹尾巴”,它從某處飛過來,落到枝上,往往都會翹壹下尾巴以保持平衡;沒事在枝上呆著的時候,也經常要用尾巴來協調身體,因此,“翹尾巴”這個動作,就又用來形容壹個人驕傲自滿了。 而經常被畫家畫的“鵲登高枝”,喻示壹個人節節向上、家庭出人頭地。如果妳打開中國古人畫的“鵲登枝”,往往會發現,這裏的喜鵲,其實是灰喜鵲,而不是“花喜鵲”。離人最近的喜鵲,就這兩種,從科學分類上說,壹個叫喜鵲,壹個叫灰喜鵲,喜鵲個體比灰喜鵲大,相對來說喜鵲更經常在地面上溜達。喜鵲的身體是白色和鋼藍色交雜,因此往往也被稱為“花喜鵲”。我們看得最多的鳥巢,是喜鵲的巢,灰喜鵲的巢築得要草率簡單得多,因此,當五月風狂雨急的時候,許多灰喜鵲雛鳥都會被吹落到地上,無助地死去。 鵲巢鳩占 現在,城市裏的灰喜鵲多了,四聲杜鵑———就是布谷鳥,也就多了起來。四聲杜鵑把卵下到灰喜鵲的巢上,全靠它代孵代育;而灰喜鵲的巢裏壹旦進了四聲杜鵑的卵,它自己的子女就保不住了。它辛苦壹年,幫助別的鳥繁衍後代。自然,這時候就有人問了,這是不是“鵲巢鳩占”的來源呢?讓我們翻開《詩經》,對照“召南”裏的“鵲巢”壹詩:“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於歸,百兩禦之。”這是古詩常用的比興手法,大概是婚禮上用的詩。“之子於歸”,是說壹個人出嫁;“百兩禦之”,是說用有許多馬匹的大車來作她的“送婚車隊”。自然,前兩句的意思就是這個女子像“鳩”壹樣,嫁給了她的男人“鵲”,住到了他的家“鵲巢”裏。 而毛亨的“傳”卻是這樣說的:“鸕鳩不自為巢,居鵲之成巢”———這是典型的文人型註釋。由於中國的文人對自然只有零亂的感知,因此他們“釋物”、“釋名”、“釋器”時,往往謬誤成堆,自古至今,作註的人都在不停地重犯壹個毛病,那就是靠臆想和猜測去解釋科學。儒家經典裏的許多詞,都在世俗生活中發生了變異,按照人們的“自然理解”被扭曲和活用。時間長了,鵲巢鳩占,很容易就從字面上被確認為,某些人用不太光明正大的方法,占領別人的位置或者“房子”。徐悲鴻畫(紅眉喜鵲)鵲印鵲橋 有壹個美好的傳說,叫“鵲印”,記錄在晉代幹寶的《搜神記》中。說的是漢代張顥擊破山鵲化成的圓石,得到顆金印,上面刻著“忠孝侯印”四個字,張顥把它獻給皇帝,“藏之秘府”,後來張顥官至太尉。從此,“鵲印”就用來借指公侯之位了。唐代岑參因此借用這個典故寫了詩,《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之三說:“鳴笳疊鼓擁回軍,破國平蕃昔未聞。丈夫鵲印搖邊月,大將龍旗掣海雲。”明代徐渭《邊詞》之十九也說:“手把龍韜何用讀,臂懸鵲印自然垂。”明代陳汝元的《金蓮記·偕計》中說:“李廣難封,豈忘情於鵲印;馮唐雖老,尚屬意於龍頭。” 有個詞叫“聲名鵲起”,大概是源於《莊子》。他老先生說:“得時則蟻行,失時則鵲起。”而北齊劉晝《新論·辯施》中說:“昆山之下,以玉抵烏;彭蠡之濱,以魚食犬。而人不愛者,非性輕財,所豐故也。”“以玉抵烏”或“以玉擲鵲”,都比喻有才而無所用。 當然,最優美的傳說還是“鵲橋相會”,因為這個傳說,銀河也被稱為“鵲河”,而中國的“情人節”,也被定在了農歷七月初七。這壹天,織女渡銀河與牛郎相會,喜鵲貢獻出羽毛和身體,填河成橋。以至於這壹天過去之後,許多喜鵲都光禿禿的。唐代黃滔《狎鷗賦》說:“因嗤鴻渚,蓋春去以秋來;翻笑鵲河,竟離長而會促。”《全宋詞·鷓鴣天》說:“織女初秋渡鵲河,逾旬蟾苑聘嫦娥。”
[編輯本段]喜鵲傳說
民間將喜鵲作為“吉祥”的象征。關於它有很多優美的神話傳說 喜鵲傳說喜鵲能報喜。有這樣壹個故事:貞觀末期有個叫黎景逸的人,家門前的樹上有個鵲巢,他常餵食巢裏的鵲兒,長期以來,人鳥有了感情。壹次黎景逸被冤枉入獄,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壹天他餵食的那只鳥停在獄窗前歡叫不停。他暗自想大約有好消息要來了。果然,三天後他被無罪釋放。是因為喜鵲變成人,假傳聖旨。有這些故事印證,畫鵲兆喜的風俗大為流行,品種也有多樣:如兩只鵲兒面對面叫“喜相逢”;雙鵲中加壹枚古錢叫“喜在眼前”;壹只獾和壹只鵲在樹上樹下對望叫“歡天喜地”。流傳最廣的,則是鵲登梅枝報喜圖,又叫“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