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總體平穩。主要特點是:
壹是強支撐。強化促就業工作頂層設計,支持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創業、鼓勵到基層和中西部地區就業、優化指導服務、加強就業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特別是近年來,推出壹系列超常規政策,比如:統籌推進各類升學和機關、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等招錄,幫助畢業生盡早就業、便利求職。
二是拓渠道。充分發揮中小微企業等市場化崗位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今年加大組織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和“萬企進校園計劃”,舉辦了“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中小企業百日招聘”等壹系列推進產學方面交流合作溝通機制,千方百計開拓市場化就業渠道。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我剛才在回答上壹個問題的時候講,“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對大學生創業帶動就業具有示範和倍增效應。
三是優指導。用心用情做好就業指導工作,將其作為基礎工程,特別是充分發揮在高校當中10萬多名就業工作人員和畢業班輔導員作用。加強對畢業生的生涯規劃教育和就業指導,引導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特別是今年又在以前大學生就業“24365”服務平臺基礎上,優化發展升級為“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壹年365天,24小時不打烊,通過數字化平臺,為學生們提供不間斷的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也為畢業生提供壹站式、壹鍵通網上就業服務,今年通過這個平臺為大學生累計提供崗位達到1370萬個。
四是重幫扶。建立健全就業幫扶機制,對特殊困難的群體,比如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殘疾畢業生等開展精準幫扶。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誌助航計劃”項目,每年開展線下10萬人、線上50萬人的就業能力培訓,增強困難群體就業競爭力。近年來,低收入家庭、殘疾畢業生去向落實情況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壹些。
五是調結構。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壹個重要方向,結合勞動力市場和科技變革與產業變革的需要,不斷地把就業狀況作為“雙壹流”建設和高等教育結構布局調整的重要內容,在建設績效、學科評估中作為主要依據,並引導高校重點布局社會需求強、就業前景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旺盛的專業,同時又是人才缺口的學科專業。對就業率過低、多年持續不適應市場需求的,要及時調整,與地方、高校壹起,研究適合經濟社會發展、適合學生全面成長的學科專業,著力完善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市場、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相契合的教育結構和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