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壹被稱為“金融創新”的具體做法是,希臘發行壹筆100億美元(或日元和瑞士法郎)的十至十五年期國債,分批上市。這筆國債由高盛投資銀行負責將希臘提供的美元兌換成歐元。到這筆債務到期時,將仍然由高盛將其換回美元。如果兌換時按市場匯率計算的話,就沒有文章可做了。事實上,高盛的“創意”在於人為擬定了壹個匯率,使高盛得以向希臘貸出壹大筆現金,而不會在希臘的公***負債率中表現出來。假如1 歐元以市場匯率計算等於1.35美元的話,希臘發行100億美元可獲74億歐元。然而高盛則用了壹個更為優惠的匯率,使希臘獲得84億歐元。也就是說,高盛實際上借貸給希臘10億歐元。但這筆錢卻不會出現在希臘當時的公***負債率的統計數據裏,因為它要十至十五年以後才歸還。這樣,希臘有了這筆現金收入,使國家預算赤字從賬面上看僅為GDP的1.5%。而事實上2004年歐盟統計局重新計算後發現,希臘赤字實際上高達3.7%,超出了標準。最近透露出來的消息表明,當時希臘真正的預算赤字占到其GDP的5.2%。遠遠超過規定的3%以下。
除了這筆借貸,高盛還為希臘設計了多種斂財卻不會使負債率上升的方法。如將國家彩票業和航空稅等未來的收入作為抵押,來換取現金。這種抵押換現方式在統計中不是負債,卻變成了出售,即銀行債權證券化。高盛的這些服務和借貸當然都不是白白提供的:高盛***拿到了高達3億歐元的傭金。高盛深知希臘通過這種手段進入歐元區,其經濟必然會有遠慮,最終出現支付能力不足。高盛為防止自己的投資打水漂,便向德國壹家銀行購買了20年期的10億歐元CDS“信用違約互換”保險,以便在債務出現支付問題時由承保方補足虧空。
希臘的這壹做法並非歐盟國家中的獨創。據透露,有壹批國家借助這壹方法,使得國家公***負債率得以維持在《馬斯特裏赫特條約》規定的占GDP3%以下的水平。這些國家不僅有意大利、西班牙,而且還包括德國。在高盛的這種“創造性會計手法”主要歐洲顧客名單中,意大利占據了壹個重要位置。
/question/150034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