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梅州北鄰贛南、閩西,東接潮汕,是粵東的門戶和水陸交通樞紐。優越的地理位置使梅州成為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因此,梅州人民十分希望能在梅江上建壹座大橋。
七十多年以前,梅城的開明人士黃榮樵、黃燮南、曾漢南、饒芙蓉、劉耀初、盧耕父等人,發動梅州人民和廣大的海外梅州僑胞,建起了當時廣東省屈指可數的壹座鋼筋水泥大橋,從而譜寫了壹曲梅城海內外鄉親愛國愛鄉的動人篇章。
黃榮樵、曾漢南等人經常聚在壹起,商議建橋的事宜。黃榮樵早年在廣西任縣知事,後來因為同情革命黨人和厭惡官場,就自動放棄官職回到家鄉梅州。由於黃榮樵足智多謀,人緣又好,因此,梅城政要人物多次登門拜訪。黃榮樵樂善好施,把修橋補路等看成是壹件大快人心的事。曾漢南原來是壹個山村小學的教師,為了躲避土匪的襲擾而碾轉來到梅城,在水南公學任教。他為人忠厚,做事穩重大方,是慈善中人,對家鄉修橋補路的事尤為熱心。黃榮樵、曾漢南等人下決心壹定要把梅江橋建起來,以此來造福梅州民眾和四方來客。經過壹番的籌劃,他們決定壹方面發動梅州人民發揚愛國愛鄉精神,盡力捐款建橋,壹方面利用僑鄉優勢,動員梅州籍的華僑捐資。於是,梅縣縣長(今梅州市梅縣區)彭精壹和發起人當即成立了建橋籌備小組,馬上開展工作。
十月的梅城,天高雲淡,秋風送爽,正是施工的大好時節。1931年10月26日,梅江橋正式動工興建。那時,在壹條大江上興建鋼筋水泥大橋,不僅在梅城就是在粵東地區都是聞所未聞的,在廣東省恐怕也為數不多。這充分顯示了客家人民的勤勞、勇敢和智慧。建橋開始,資金嚴重短缺,施工器械極為落後。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黃榮樵不得不命令工程暫緩。於是,他派曾漢南專程到汕頭請教自已的昔日好友、駐汕法籍工程師龔神父。經粗略計算,要完成這麽大的工程,約需大洋12萬,這對於梅州來講簡直是壹個天文數字。為了讓工程順利進行下去,籌備組四處奔走,呼籲大家認捐。在這前後***有8000多人捐款。各商家店鋪也紛紛賒借水泥、鋼材給建橋籌備組。在資金再度青黃不接時,黃榮樵壹面介紹德大興、金生莊、黃昌源等商號借款接濟,又蒙幹事陳濟軒認捐壹橋墩,壹面寫信動員梅縣籍(今梅州市梅縣區)的華僑認捐。結果,侯廣夫人在南洋募得1.2萬多元,由東洋探親歸來的潘植我捐助1.5萬地。為了褒揚侯廣夫和潘植我二人為梅江橋所作的貢獻,建橋籌備組特地為二人寫了贊語。在爪哇吧城,燕絡英劇社舉行義演,將得大洋2100元全部捐給籌備組。此外,南洋華僑幫助籌備組在南洋發行三期彩票,除頒獎以外,實得大洋21223元,他們把這壹巨款全部寄給籌備組。在各方的***同努力下,梅江橋終於在1934年初步建成。橋建成以後,在橋的北端建有壹碑亭,將建橋經過及主要捐資人的相片、芳名鑲泐其上,以垂後世,永誌功德。可是,後來碑亭被毀,碑石丟失。1991年,梅州市人民政府經過多方努力,終於找到了建橋的有關資料,於是撥款按原碑內容於橋的南岸西側重建碑亭,以供後人瞻仰。
梅江橋原橋長278.5米,寬闊6.65米,分十三孔,為連拱弧形鋼筋水泥大橋。當時的橋面,中間只鋪木板,橋的兩端,砌築石階梯行,行人拾級而上,車輛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梅縣人民政府(今梅州市梅縣區人民政府)兩次斥資改鋪水泥橋面和擴建人行道,並加築立體交叉引橋,使它能通行車輛。修葺壹新的梅江橋全長300米,寬12米,更加顯得巍峨壯觀。現在人們看到的是1965年時擴建的。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到梅城時,稱贊梅州是“文物由來第壹流”。
梅江橋建成以後,要嵌上“梅江橋”三個字和“橋聯”。當時主持者曾公開征求書法家供獻翰墨,還公開征求佳聯,以彰盛事。壹時,梅城的文人雅士紛紛揮筆,撰聯應征,壹時佳作盡獻。結果,周輝甫、宋汪若、謝心源三位書法家寫的分別用在橋拱中間兩面和橋背中間。而當時入選擬取錄的佳聯則未印其上。現在把他們集錄如下。
入選第壹名佳聯的是:
梅屬地靈,功成之用仙鞭石;
江橫天塹,普渡何須鵲架橋。
另壹副入選而未取錄的佳聯是:
梅水架長虹,不用祖龍鞭石;
江山留勝跡,且看司馬題橋。
這兩副橋聯,都是十壹個字,“梅江橋”三個字都嵌入其中,前後緊湊,首尾呼應,壹氣呵成,寫得有氣勢,對仗也工整,稱得上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