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運用道家“自然無為”的思想,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達到“無為而無不為”的效果。
“自然無為”是老子哲學最重要的概念。“自然”是壹種任其自由伸展,沒有任何勉強的狀態。“無為”就是順其自然,不為別人做什麽,也就是不咄咄逼人。
老子提出“自然”的概念,是為了排除外力的阻礙和外在意誌的幹擾,主張萬物都要按照自己可能的傾向運動。
老子的“無為”是針對統治者的“有為”。當時老子看到的是統治者胡作非為,恣意延展,侵公養肥,生活奢侈,而農民卻寸草不生,沒有心思做飯;當權者手持利劍,通過強制手段逞強,而人民卻掙紮在饑餓和死亡的邊緣。所以老子強烈呼籲當政者“無為而治”,從而消除統治者的強制和幹預。老子認為,政治家能做到“無為”,讓人民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那麽人民自然會太平富足,社會自然會和諧穩定。
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如果妳什麽都不做,那就沒有什麽是做不到的。“無為”是壹種做事的態度和方法,“無為”是指無為的效果。
自然的客觀規律是不可違背的。打開混亂之門的故事是壹個非常深刻的教訓。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過因為違背自然客觀規律而被懲罰的教訓。比如1958的大躍進,就有人提出,耕得越深越好。“耕壹尺半,麥子能打鼓”“耕壹尺,麥子能做橋樁。”結果浪費了生命和金錢,破壞了土壤,幾年都無法恢復土壤肥力,導致嚴重減產。有人想當然地認為,壹粒種子下到地裏至少有十次收獲,100公斤種子可以收獲100公斤,100公斤種子可以收獲1000公斤。所以種子越多越好。因此,65,438+000公斤的種子無法收獲。文革的教訓也說明了這壹點。
老子的“無為”被認為是消極悲觀的,這是壹種誤解。其實老子的“無為”並不是主張無為,而是“無為而無不為”,老子有壹種積極的拯救世界的心態。老子主張“生而無物”(養萬物而不挪用);“做到不靠”(教育壹切不靠自己);“不爭”(有所為就不必爭名);“長而不殺”(養而不為主)說明他還是需要人“行動”,貢獻自己的力量。其實老子不是反對人有成就,而是反對人有成就,沒必要據為己有(有成就無成就)。他也呼籲大家拿出自己的盈余來幫助不足的人(彌補不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人類做貢獻(用盈余服務世界)。所以要從積極的壹面去理解老子的“無為”觀。
作為我們企業,套用“無為而治”的理念,也有壹定的指導意義。在我們企業的發展中,也要尊重客觀規律,壹顆火熱的心,壹顆冰冷的心。每做壹件事,都要仔細分析其可行性,進行科學論證,防止超出客觀規律。但是,壹旦妳把目光放在了某件事情上,妳就應該去做,並且盡妳最大的努力去“做”,以便盡快取得成效。
(二)在生活中運用道家智慧,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高道德水平。
道家道德哲學的基本內容是“無為”、“無欲”、“無我”、“無爭”,以柔和的方式對待生命本能的盲目沖動,平衡人的自然本性和追求外物而造成的精神渙散,以開放的心態創造生命。道家的人生智慧無疑對提高自身修養有很大的幫助。運用老子人生智慧的十個命題,會不斷提高我們的道德水準。
1,道是自然的:即道的本質是自然的,由自身內在因素決定其存在和運動,不依賴於其他外在原因。這是無神論的觀點。老子認為,壹切自然無為、清靜無為、生而無有、行而無靠、長而不殺、弱而不辯、自卑、落後、善良、節儉、樸素的觀念,都是道的基本特征和精神。
2.簡單樸素:簡單樸素是原始純粹的狀態,簡單樸素就是保持簡單自私。凡是裝修巧妙,為所欲為的,都應該拋棄。
3.善良如水:善良善良的人如水。水最顯著的特征和功能之壹是柔軟;二是待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三是滋養萬物而不與之競爭。老子認為,最完美的人格應該有這種心態和行為: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可以盡力幫助別人,但不與人爭名奪利。
4、挫敗和化解爭端:不露鋒芒,排除雜念。這就是老子提倡的理想人格。老子認為“和光”是“玄妙和諧”的境界,會使人不分親疏、利益、尊嚴,和諧相處,所以為世人所榮。
5、以柔養強:能以弱養強才叫“強”。靈活可以克服僵化,軟弱可以克服強勢。壹個人往往苦於硬的虛張聲勢,但軟的方式可以奏效,所以軟弱就叫堅強。
6.知和為恒:知和之道,謂之“恒”。和為貴,簡為和,和為貴,和為貴,構建和諧社會符合常態之道。不符合正常方式的,很快就會滅亡。
7、知足知止:知道自己知足了就不會被羞辱,知足者常樂。過分追求名和利,肯定要付出很大代價,甚至會導致重大損失。如果適可而止,就不會帶來危險,會持續很久。
8、知雄守雌:“雄”是剛動、沖,“雌”是靜、柔。“知男保女”就是明知男性強大,卻安於女性。對男性壹方有透徹的了解,然後把持“女性”壹方,其實就是活在最合適的地方,掌握全局,從而達到稱霸的目的。
9.善良謙遜:老子說,我有三寶,我要保存。我會善良壹天,節儉兩天,不敢天下第壹三天。善良:愛和同理心是人類良好相處的基本動力;“節儉”: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不敢為天下先”是“謙讓”和“不爭”的思想。如果妳有這三寶,妳就能贏得人心,創造和諧的環境,得到人們的支持,輕松解決任何困難。不敢天下第壹,往往會成為天下第壹。
10.有德不德:道德高尚的人不靠德,這是壹種“謙虛”和“自卑”的品質。有些人覺得自己很棒,喜歡吹牛。結果就是他們吹牛越兇,買他的人就越少。相反,有些人不報業績,做好事不留名。他們越謙虛,越受尊敬。
以上老子人生智慧的十個命題,就是老子對人生的感悟。通過冷靜的比較,老子提出了淡泊寧靜的人生旨趣,這對我們加強自身修養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十大主張歸結為壹點,就是謙虛謹慎,為之奮鬥。社會上的壹切矛盾,人與人之間的壹切糾葛,都是出於爭奪——爭名逐利,爭功逐利,到處舒展私欲,到處爭權奪利。為了消除人類社會的糾葛,構建和諧社會,我們必須有謙虛謹慎的作風。讓我們遵循老子的哲學,做到“無為”而不“魯莽”;要“簡單”,不要“巧妙”;要“軟”,不要“強”;要“和”,不要“幹”;要“知足”,不要“貪婪”;要“敬業”,不要“占道”;要“善良”,不要“虛偽”;要“謙虛”,不要“搶先”。並努力為人類創造財富,但不占為己有,無私奉獻他人,但不爭功名。每個人都有這種偉大的道德行為,我們也壹定會為構建和諧社會和人類幸福做出更大的貢獻。
(3)運用道家辯證思維的方式,把握“物極必反”的規律,牢牢把握事物發展的主動權。
老子哲學中的壹個重要概念是事物的對立轉化規律。老子認為壹切現象都是在對立狀態下形成的。比如可用性,難度,長短,高低,前後,運勢等等。而對立的狀態往往是互相轉化的。如“不幸,幸福取決於;福哉,禍哉。”在老子看來,惡的東西往往含有快樂的因素;快樂的事情往往包含邪惡的因素。這個道理在經驗世界裏隨處可見。比如壹個人中了幾百萬的彩票是運氣和福氣,但也往往帶來災難。彩票中獎的消息壹出來,老婆要他出錢,情人吵著要錢,親戚拿錢,朋友纏著他借錢,小偷去他家偷錢,甚至為了錢殺了他。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壹個人處境不好,卻激勵著他的心靈去努力,讓他走向壹條康莊大道。在前進的道路上遭受挫折的人,往往是“烏雲背後都有壹線光明”。
老子的對立轉化規律給了我們壹個提示:
1,事物是在對立的關系中形成的,所以觀察事物不僅要看它的正面,還要看它的反面(對立面),兩個方面都可以兼顧,才算對壹個事物的全面認識。普通人只知道把握正端,對立轉化規律提醒大家從負向關系中把握正的深刻意義。
2.老子不僅喚醒人們從負面關系中把握正面,也提醒人們註意反面的作用。甚至他認為,如果能堅持事物的反面,效果比正面表現出來的要好。有的人要勇武,要爭雄,要占有,而老子要的是人守女,要後方,要留守,什麽都不註意。
3.老子認為,事物發展到壹定的極限,就改變了原來的情況,變成了它的對立面。這就是“物極必反”。就像月亮會缺壹樣,會極度過剩;當燈將熄滅時,它將繁盛起來;花會雕謝,也會綻放,這是事物的本性。了解這種“物極必反”的規律,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占得先機,防患於未然,或者優先考慮形勢,轉危為安。
事物的對立轉化和極端矛盾的規律對我們企業的經營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公司形勢好的時候,千萬不能盲目樂觀,麻木不仁。要從成績中發現問題,從優勢中發現劣勢,從大好形勢中發現危機。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立於不敗之地。在公司遇到困難和危機的時候,也要看到成績,看到光明,面對困難,分析困難,找到解決的辦法,才能走出困境,創造輝煌的業績。人的管理也是如此。對工作成績顯著,經常受到表揚的人,要提醒他們戒驕戒躁,謙虛謹慎,嚴格要求自己,爭取更大的進步。對工作表現不好而受到批評甚至處分的人,要幫助他們放下思想包袱,搞好轉化,樹立爭當先進的信心。企業的規劃和發展也要運用辯證思維,認真進行可行性研究,牢牢掌握主動權,使企業穩定、持續、健康發展。
最後,為了加深大家對道家思想的印象,我把道家思想總結為“四不”、“四守”、“四知”、“四句”:
四不:無為、無欲、無私、無爭。
四守:柔,女,靜,德。
四知:知足、知止、和諧、善良。
四個字:道是萬物之源,道是法。
無為而無不為,為而不爭。
弱點勝於優勢,謙虛退居二線
當事物轉化為對立面時,事物的兩極就會顛倒。
更多內容請參考鮑國瑜的道家思想及其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