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體投入不足,市場發育不全
盡管我們已經開始經營體育勞務、體育競賽、發行體育彩票,但離真正意義上的體育勞務市場、體育競賽市場、體育技術市場、體育金融市場還相去甚遠,我國體育市場尚在啟動和形成過程,開發、培育體育市場的任務還相當艱巨。作為市場主體的各個協會(中心) ,其關系尚未理順,參與市場程度尚淺。特別是加入WTO 之後,體育產業國際化趨勢勢不可擋,增強我國體育產業市場的競爭力,積極穩妥地加速培養產業化進程是當務之急。
2、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產業發展不平衡
產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核心產業滯後,中介產業缺位。核心產業滯後是指相對於體育用品業的發展,健娛樂業和競賽表演業的發展速度相對遲緩。而在後者中,競賽表演業又在整體上落後於健身娛樂業。由於我國經濟體育管理體制的改革尚不到位,俱樂部制並沒有在所有項目中推開,致使競賽表演業的市場主體不明確,競賽電視轉播權的市場價格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使得經濟體育的巨大投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進而影響社會資本向職業體育流動。核心產業是整個體育產業的基礎,也是帶動整個體育產業升級的原動力。如果健身娛樂業和競賽表演業的發展長期滯後,那麽作為外圍產業的體育用品業就不可能在規模和效益上有壹個大幅度的提升。中介產業缺位是指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中,尚不存在壹個有壹定規模、能提供高質量專業化服務的體育經紀代理業。中介產業在體育產業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中介產業的缺位壹方面會造成核心產業的發展活力不夠,效益不高。另壹方面也會影響外圍產業規模的拓展和效能的升級。盡管目前國內已有幾家專門從事體育經紀業務的公司,但規模和業務水準較低。
產業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地域間不平衡和項目間不平衡。由於受經濟、文化、自然環境和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社會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城鄉差距和東西差距。由於各運動項目在普及程度、經濟水平、觀賞性以及廣告價值上存在差異,各項目進入市場的程度以及產業開發的效益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足球、籃球、健身健美等項目已經形成市場;排球、乒乓球等正在形成市場;而田徑、遊泳、體操等項目尚未形成市場。
3、體育市場管理的法制化、規範化程度有待提高
規範、有序的市場是產業穩步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我國體育市場管理規範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現在我國體育產業目前還沒有壹個覆蓋全國的行業管理標準。除個別地區進行初步的嘗試外,全國範圍內尚未啟動,很多地區的管理僅停留在簡單的審查和許可階段,未實現積極的、規範化的全過程行業管理。
4、缺乏穩定的產業發展政策
體育產業屬於第三產業,體育消費屬於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和文化身體素質的最終消費。但是,如何增加體育費,運用什麽政策手段鼓勵社會興辦體育產業和引導、擴大體育消費,尚無明確政策可循。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急需國家制定扶持體育產業發展和培育體育市場的相關政策。例如:從體育產業化角度該如何規範運動員的商業行為。從體育有形資產到無形資產的開發,既要合理合法地保護國有和集體的權益,又要合法合理保護個人權益,其中涉及的“產權”等問題還有待於出臺相關的政策法規。
5、缺乏體育經營人才
各個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協會) 作為體育市場的主力軍,參與市場不力,很大的原因是由於缺乏懂經濟、懂法律、懂體育,會管理的經營人才,而且人才培養的激勵機制尚不完善。加之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滯後,產業方向、產業政策還不太明確,這也是造成主體投入不足,市場發育不全的重要原因。
我國體育產業相關問題的思考:
1、轉換我國體育產業的機制與觀念
機制和觀念的轉換是積極穩健地推進我國體育產業化進程的關鍵。機制是推動力,如不轉換,產業就無法發展。觀念是創造力,觀念落後,就無法培育市場。因此,要加快體育產業發展步伐必須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方法和手段,大力發揮體育經濟功能,提高全社會的體育意識,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導體育投資,拓展消費市場。
2、科學配置我國體育產業的資源
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對體育產業的投入正逐步增加,但完全靠國家的資助是不現實的。只有資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創造產業利潤最大化。因此,國家應重點支持經濟體育,而對相關產業和體育辦的產業,應該開放。為彌補體育產業發展資金不足,可以在體育彩票的品種和數量上適當放寬,使用市場籌集資金。在產業政策上,鼓勵民間私營企業投資體育產業。大力培養和扶持大型體育龍頭企業,以此帶動體育產業的發展。例如:中國足球產業功能的初具規模,證明了可利用足球“蛋糕”為支點為企業服務,同時企業的發展又促進了足球產業的成長。在足球產業資源的“輸血”與“造血”之間尋求良好的契機和平衡點,從而達到了以球養球、以球帶商的產業目標。總之,體育要通過產業化途徑,通過走向市場,經營創收,以增強自身的發展活力,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建立健全自身的補償機制。
3 、開發民族特色的體育市場定位
所謂市場定位是指使本企業產品具有壹定的特色,適應目標市場壹定的要求和愛好,塑造產品在目標顧客心中的良好印象和合適的位置。面對越來越激烈的體育產業市場競爭,我國體育市場定位的策略應民族化。因為,體育的規則是世界的,體育的魅力是永恒的,在我國體育產品與國際化接軌的前提下,越民族化的品質越易經濟化,越能搶占市場空白處,避免直接與競爭者對抗,進而占領和鞏固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樹立產品形象,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4、創建我國體育產業的文化理念與品牌意識
體育產業中體育理念的導入是體育文化、品位的塑造和升華,這也為建立企業文化、樹立品牌意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名牌是最大的無形資產。企業創建品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謀求增加無形資產的過程;因此,體育產業的核心競爭之壹是建立於文化戰略基礎上的品牌創新。
5、建立體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
體育產業統計指標是反映體育產業這壹特定經濟現象數量特征的概念,體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是由壹系列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不同類型與層次的統計指標構成的整體。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沒有建立系統科學的體育產業統計指標體系,我們壹直無法準確地把握我國體育產業的總體規模、產業結構特征、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無法準確論證我國體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這需要有關部門在國家統計局的分類原則基礎上,制定出關於體育產業統計範圍、對象、指標體系、實施方案、統計方法等相關措施,甚至立法。
6、建立信用體系
裁判不公是困擾國際體育界的壹個難除的毒瘤,近年來在我國的職業聯賽以致全運會上成為爭議的焦點。它踐踏體育精神,敗壞社會風氣,與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黑哨”現象、拳擊場上的反判、乒乓球賽場上的尷尬等等,這些現象影響的不僅是相關的運動員和運動隊,對體育產業的影響也顯而易見。這種現象使運動項目的職業化道路變得更加曲折和漫長。足球彩票之所以不猜我國的甲A ,不能不說有這方面的原因。因此,在體育產業的各項事業的運作中要避免黑箱操作,否則就會加快信用體系的瓦解。同樣,政府也要講信用,政策不能隨時變,法律要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