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對學前教育的理解很淺薄。我只是覺得照顧好孩子就夠了。我壹直覺得幼師是壹份令人羨慕的輕松工作。但我走上崗位後發現,很多幼兒園的工作都很瑣碎,老師承擔了很多責任和壓力。老師不僅要管好班級,保證孩子的安全,還要寫很多材料,除此之外還有日常教案、日計劃、遊戲、個別化學習等的觀察記錄。,還打算寫壹大堆老師期末需要上交的材料。對於這些材料最初的寫法,我很迷茫。我不知道從哪裏開始。X老師不僅會提前給我講解寫作格式和要求,還會幫我仔細講解,解答我的困惑。材料寫好後,X老師會認真審閱,及時反饋分析,讓我的寫作思路不斷完善,初步學會了寫周計劃反饋、環保科技材料、案例、各種觀察記錄分析等材料。
其次,關於壹日活動的組織,我會認真觀察和學習X老師對孩子壹日活動的組織方法,做好相關記錄,積極與老師溝通,不斷自我感悟和實踐,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多看、多想、多問、多思考。
在壹日活動的組織中,我最大的壹個感受就是X老師在每個環節的指導都是獨壹無二的。她的生動、形象、有趣的說明往往能抓住孩子的興趣,使活動變得生動起來。
同時,X老師也會跟蹤我的日常活動,在活動的各個環節給予指導和建議,提醒我註意各個環節對時間的控制,各個環節需要註意的重點,孩子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提高等等。尤其是在過渡環節,她會告訴我這時候可以做什麽,需要註意什麽,萬壹發生意外該怎麽處理。工作中遇到問題能及時向支教老師請教和學習,把自己的想法反饋給師傅,不斷調整和修正自己的教育策略,盡快提高自己對孩子的管理和教學能力。為了讓我更快的成長,X老師會在業余時間和我討論觀察到的問題,教我方法,提供幫助,壹起討論解決方案。在她的影響下,我會從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認真關心孩子,做到懂事、有情、有行,深入孩子,關註他們的行動,觀察他們的言行,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為孩子服務好。
在教育教學理論方面,我認真閱讀了X老師推薦的相關學習資料,如《上海幼兒園》、《課程指南》、《在家庭教育中不輸》、《名師博客》等。如果有不懂的問題,我會及時向老師請教,把先進的學前教育經驗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多反思,取長補短,結合班裏孩子的實際情況,實施有效的教育方法,進行正確的引導。去年因為壹下子接手了中班,不知道這個班孩子的優劣和個人發展。X老師會提前給我講解我們班孩子的能力發展情況,以及需要時刻註意的事項。經過壹年的觀察和師傅的及時指導,我基本熟悉了班裏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能力,能夠因材施教。
在和X老師上課的這壹年裏,翁老師對孩子教育的認真嚴謹的態度壹直感染著我。在環境的營造和素材的制作上,她不僅能考慮全局,在素材的設計上操作時也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感受,讓她從多方面考慮,從孩子的角度調整,再布置到我們班,豐富又美觀。在營造環境的過程中,翁老師也會讓我參與設計,壹起思考主題墻和個性化的材料。當我找到相關資料後,我會和師傅討論:主題墻裏可以呈現什麽,幫助孩子獲得新的體驗,內化?個性化活動中可以滲透哪些與學科相關的個性化學習資料?如何針對不同能力的孩子調整教材,讓目標落在孩子的近期發展區?角色遊戲應該放什麽素材,促進孩子之間的交流?總之,在相互的探討和交流中,我對環境的營造和素材的投放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
作為壹名新老師,我不知道如何與父母溝通,也不知道如何擺正自己的角色。後來通過觀察X先生和父母的工作方式,我開始放下父母的工作。從與X老師的交談中,她讓我正確認識了自己的角色:我是壹名幼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我應該是壹名老師。我不能因為是新老師就畏首畏尾,逃避父母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家長會覺得新老師很不可信,不重視孩子。於是,我通過來公園、網絡、電話,慢慢消除了自己的緊張情緒,積極詢問孩子的病情,鼓勵自己早上和家長聊聊孩子的情況。慢慢的,我開始對父母的工作有了信心,也能夠大方的和父母溝通,有時候還能給他們壹些教育上的建議。我逐漸得到了父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