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電影《比海更深》是枝裕和作品的壹貫風格,壹個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卻講出了很多人生道理,平淡到讓人落淚,人生從來都是不容易的,不要想太多不切實際的東西,活在當下,愛能所愛,生活得繼續,平凡的生活中蘊藏著人生的真理。同時,溫情中帶著苦澀的家庭片,和步履不停有點相像,但更苦澀壹點,波瀾不驚的生活敘事風格,卻在不經意間將苦澀和感動傳遞出來。
淡淡的,暖暖的,《比海更深》既是對過往的不舍,也是與過去的告別。《比海更深》如同身處幽靜的森林之中,壹陣微風吹來,樹葉隨風沙沙作響,但是卻感覺到微風在森林裏帶來了異於尋常的力量。生活,細節,細膩。原來生活可以如此表達,原來可以如此感同身受!可愛睿智的奶奶那壹句句樸實又蘊含極大哲理的話,正是壹個人生的感悟。壹家三口的羈絆,表面不動聲色,內心波濤洶湧。還有那已經去世的爺爺,留下了他對家人的思念。生活就算平淡簡單,也蘊含著無窮的力量。臺風來的那壹夜,妳感受到了嗎?
我們總是在努力擺脫來自家庭的影響,試圖闖蕩出屬於自己的壹片天地,但不知不覺中,我們卻總是重新回到了相似的道路上,每壹個印記都可以尋找到基因的影子。窮其壹生,我們都找不到比海更深的愛,但其實它始終存在於自己的血液之中。在悲傷中追求幸福,在平淡的生活中努力生存,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就是比海更深的力量。
也許有人覺得這部電影溫情有余,厚度不足,電影平淡如水,且不回甘。情感處理並不細膩動人,不斷靠耍嘴皮小聰明逗弄觀眾,然而對戲本身毫無幫助。或許是那些越發庸俗,無法欣賞近年來是枝裕和的電影。但真覺得他這些年來毫無進步,也可能那些人真的越來越庸俗。但是,從頭至尾也沒看出來男主什麽感情比海更深,只看到了壹個挺高的個子的渣男,猥瑣窘困的人生。最可笑的是導演結尾編造了偷硯臺典當估價陡然而富的情節設定。
跟上部作品《如父如子》相比,缺乏推動力和懸念感,溫故知新的碎碎念讓作品十分糟糕。臺詞多到煩,穿插的空鏡頭應該增加壹些,緩解下氣氛,另外老太婆演的巨做作,看了出戲。全片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特點,自然到就像隔壁家的八卦事,雖然很真實,同樣很無聊。用的還是傳統文藝片那壹套,純粹依賴觀眾的個人閱歷來欣賞影片,可能是還沒有到達真正會領悟這部電影真諦的年紀,覺得整個影片綿軟無力,挖掘不出藏在小細節中的大智慧,或許人到中年了再來看會更有所體會吧。
不管怎樣《比海更深》故事的核心只有壹個晚上,體味的卻是人生百態,以小見大,生活就是這樣的點點滴滴,這種題材也是日本人的強項,枝裕和總是能不動聲色地把日常生活中的苦澀和遺憾描繪成雲淡風輕的樣子。離異家庭的小聚,沒有收獲也未失去,壹切還是原來的樣子,就像那場臺風,該來的還是會來。細膩而動人的文藝小品,日式畫風範兒,每個人的表演都毫無痕跡,不管生活如何,親情都靜靜流淌。
這壹部回歸了《步履不停》那種大音希聲的感覺。很多地方淚點和笑點齊飛,贊嘆他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敏感。和寬叔的母子戲自然地像真母子壹樣,當聽到孫子說弄個大房子接奶奶壹起住時老太太眼眶湧出的淚水超動人。臺風夜壹家三口撿彩票時刻彼此捆綁的夢想,神級淚目。在少子化的日本,親情變得更細膩,也更難以表達,那種比海更深的黏稠情緒,有時候真的需要壹場臺風天來蕩滌。
電影名來自鄧麗君87年的壹首《別離的預感》中的壹句?比海更深、比天更藍?,母親對兒子說,她沒有對誰表達過?對妳的愛比海更深?,兒子則稱自己說過,其實母親只是沒有說過但並非沒有遇到過。母親壹句?應該是我抱歉?,溫柔到催人淚下。是枝裕和又把日常拍成了宇宙,讓人沈迷於發現那些萬變不離其宗的對照時的自我感動裏。人生變幻,我們因為那些偏離計劃的事快樂或悲傷。
稀松平常的對話,不時就讓人輕松的歡心壹笑,在細微處體會著生活的無奈與趣味,或者說在溫情中感受到了苦澀。越是日常生活片段的截取越有值得回味的哲思,認清了自己也認清了他人,步履不停的日常,比海更深的情感,依然是平淡如水又蘊含人間百味的是枝裕和,明明只是壹只蝴蝶起舞的清風拂面,內心卻像壹場登陸的臺風,風雨之後,把那些帶走的和帶不走的,全都晾曬壹遍,這就是人生。老人對離世哀傷的預感,最後母子之間的對話實在催人淚下,比海更深的,反而是細水長流的感情與羈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