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靈壹人扭轉了二戰局勢?《模仿遊戲》背後的歷史真相
情報,左右戰爭勝負之關鍵。 無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現代戰爭,壹條關鍵情報所起到的作用能夠勝過千軍萬馬。 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是情報戰爭,可以說,改變戰爭走向的不是軍備,甚至不是策略,而是情報。畢竟很多策略都是在情報的基礎上制定的。 於是,反法西斯聯軍的勝利,除了要感謝做出英明決策的領導人,奮勇拼殺的士兵,還得感謝前線以及幕後的情報人員。其中壹個人,是有著計算機之父,人工智能之父的Alan Mathison Turing,艾倫·麥席森·圖靈。 電腦科技的鼻祖怎麽和戰爭扯上關系呢? 電影《模仿遊戲》給出了答案。 在深入這部2015年奧斯卡熱門影片之前,不妨先透過故事背景,了解真實世界中的艾倫·圖靈,以及那段鮮為人知的二戰歷史。 《模仿遊戲》采用的是非線性敘事,壹開始就去到了1951年。不過主故事線是從1939年開始。 1939年9月1日,人類回想起了被戰爭所支配的恐懼。德國軍隊在那壹天對波蘭發起閃擊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這時候的艾倫·圖靈已經是個小有名氣的數學家,被譽為英國數學領域的奇才,他 *** 到「 ”布萊奇利莊園”參加壹個秘密項目,專門研究破譯德國的密碼通訊系統「 ”Enigma”。 「 ”布萊奇利莊園”裏的秘密組織,就是英國 *** 通訊總部前身,相當於美國的國家安全局,與英國軍情五處、六處合稱為英國情報機構的「 ”三叉戟”。 有資料顯示,1939年二戰爆發時,布萊奇利莊園裏的工作人員已經達到200人;到1943年,其規模超過了6000人。 ”Enigma「 ”,恩尼格瑪密碼機,則是電影中的終極BOSS,是壹種用於加密與解密文件的密碼機。 納粹德國的軍事通訊文件,大都用這種恩尼格瑪進行加密和解密,尤其是高級機密,就算反法西斯聯軍截取了情報,面對壹串天文數字也無可奈何。超過壹億億種排列組合的可能性,沒打錯字,是「 ”10,000,000,000,000,000”,不是壹億,想靠「 ”暴力破解法”來逐壹試驗可能性,破解的可能性猶如花十輩子來買中壹次彩票。 更讓情報人員絕望的是,德國人每壹天都會用不同的密碼設置模式,也就是說,情報人員只有18小時的時間破譯,因為第二天又得換壹種新的方式重新來過。 總之,”Enigma「 ”猶如德國的壹條加強版馬奇諾防線,擺在了反法西斯聯軍的面前,所有人都認為它牢不可破。 電影中,圖靈很快就意識到,光靠「 ”人力”,根本不可能完成任務。 於是他開始設想壹種「 ”模仿遊戲”,用機器去模仿人工運算。其他人在努力做數學題,他卻自己壹個人搞起了機械工程。 這好比數學課上做物理作業,領導很生氣,圖靈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 ”阻礙設置”是《模仿遊戲》成功的重點因素,不過本文先學習下歷史知識,下壹篇在談電影劇本的優秀之處。 真實的歷史中,圖靈遇到的麻煩肯定也不比電影的少,只是現實和改編故事似乎有點不壹樣。 首先是機器,影片中由圖靈壹手策劃打造的「 ”克裏斯托弗”機器,俗稱「 ”圖靈機”,澎湃新聞的壹篇報道,百度百科的資料都指出,實際上早在1938年底就有了,而且發明者也不是圖靈,而是波蘭的數學專家。機器的名字也不叫「 ”克裏斯托弗”或「 ”圖靈機”,而是La Bomba,「 ”炸彈”。 圖靈是很天才,但「 ”用機器對付機器”的想法絕不只有他壹個人才能想出來。正如中校所說,圖靈並不是唯壹擅長做「 ”遊戲”的人。 圖靈故事的開始之前,還有著壹段非常重要的前史。現實中,如果沒有這段前史,單憑圖靈壹個人,根本是不可能在短短幾年內打敗恩尼格瑪。 電影中,這段前史通過中校的壹句臺詞帶過。 「 ”是波蘭情報局從柏林弄回來的。” 恩尼格瑪是德國發明家亞瑟·謝爾比烏斯於1918年成功發明,1926年德國方面就開始投入使用。對於德國這些不知所雲的電文,英國等大國的情報部份紛紛宣告放棄破譯,他們嘗試過很多方法都毫無用處。 但德國的鄰國波蘭就不敢松懈了,他們沒有放棄破譯的工作。正當專家們壹籌莫展之時,德國的壹位知情人士把恩尼格瑪機器的情報給了法國間諜,法國專家終於可以復制出壹 *** 用的恩尼格瑪來研究。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可是就算恩尼格瑪弄到手,知道它的運行原理,法國人還是沒能破解密碼,於是他們只好把情報給了波蘭人。 波蘭人似乎要更聰明壹些,他們通過復制出來的原型機找到了恩尼格瑪的弱點,並制造了「 ”炸彈”機器用來破譯。終於,波蘭人真的成功破了壹些恩尼格瑪密碼。 所謂道高壹尺魔高壹丈,有所察覺的德國人升級了恩尼格瑪,波蘭人又懵逼了。1939年4月27日,德國撕毀同波蘭簽訂的和平條約,波蘭方面趕緊把研究成果交給同盟國,結果,壹位作家把壹臺波蘭制造的恩尼格瑪回了英國。 大概就是電影中出現的那壹臺機器。 所以感謝圖靈的同時,也必須記得三位波蘭數學家的代表人物,馬裏安·雷耶夫斯基、傑爾茲·羅佐基和亨裏克·佐加爾斯基,以及那些不知名的工作人員,他們為破譯恩尼格瑪做出了重大貢獻。 只可惜,波蘭人的研究還沒來得及完全成功,德國人就在1939年9月發起侵略戰爭,不到壹個月時間,就把波蘭給滅了。 既然得到了波蘭人的研究成果,英國布萊奇利莊園這邊的方向應該很明確才是。所以《模仿遊戲》中只有圖靈壹個在研究機器的情節不壹定真實,特別是他說要花10萬英鎊造機器的點子,知道內情的領導肯定不會反對,因為波蘭人就是通過機器破解的密碼,別說10萬,100萬他都不會拒絕。 事實上,圖靈只是整個恩尼格瑪漫長破譯歷程的最後壹步,如果直接搜索關於恩尼格瑪的資料,圖靈的名字並不是排在最前面,也不是出現次數最多的。 在休·懷特摩爾創作的戲劇「 ”破譯密碼”把圖靈視為二戰中幫助英國破解恩尼格瑪機的密碼的最大功臣之後,圖靈在這方面的貢獻才得到了壹定的加強。 如果不是壹部《模仿遊戲》,可能更多的人還不知道這位天才曾經在英國的情報機構上過班,用另壹種方式參與過第二次世界大戰。 圖靈確實在整個破譯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他根據波蘭人的研究成功,用自己的理論,升級了「 ”炸彈”破譯機器。電影裏也不否認他是從老的「 ”波蘭編碼機”中受到啟發。 依照圖靈理論制造的新炸彈機投入使用後,英國破解恩尼格瑪如魚得水。兩年內,英國就造了大約50臺「 ”圖靈炸彈機”。 恩尼格瑪,至此被徹底打敗。 與電影的描述相同,布萊奇利莊園裏所有相關破譯人員沒有立刻得到表彰,反法西斯聯軍也為了不讓德國人發現已經成功破譯,不得不「 ”裝不知道”,做出了很多犧牲。 幾十年後,普羅大眾才知道,布萊奇利莊園對恩尼格瑪的成功破譯,至少使得戰爭提前兩年結束,並至少挽救了1400萬人的生命。 《模仿遊戲》與歷史的情況基本相符,只是為了要突出主角,個別情節做出了修改,並且大大渲染了圖靈的功勞。看完電影後,真的好像是圖靈憑借壹己之力扭轉了整個二戰的局勢。只是理性地思考壹下,事實肯定不是這樣的。 而對於圖靈性格孤傲,與同事相處很不愉快,這是確實存在的。對他性取向問題的描寫,不僅迎合事實,還提升了影片的情感深度。 1952年,圖靈家中遭遇盜竊,警察因此發現他是同性戀者。那時候,同性戀在英國是違法行為,圖靈被控以「 ”明顯的猥褻和性顛倒行為”的罪名。也就是《模仿遊戲》開頭的情節,只不過電影裏的時間寫的是1951年。 二戰的功勞還不能公開,圖靈只好默默接受了「 ”化學 *** ”的處罰。他的人生也從此壹蹶不振。 17世紀,壹個蘋果啟發了「 ”經典力學之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20世紀,壹個蘋果卻殺死了「 ”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 1954年6月7日,圖靈服食了壹個帶有氰化物的蘋果,在家中床上去世,享年41歲。 人們發現暴力帶來深深的滿足感,但除去這些滿足感,暴力行為會變得非常空洞。——《模仿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