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指壹個人得到滿足而產生的喜悅,並希望壹直保持現狀的心理情緒。幸福化為各種有形無形的狀態,圍繞在我們身邊,若即若離。
那我們如何能夠有效抓住幸福?
有個幸福模型,是由哈佛大學的講師,也是“哈佛幸福課”的講者泰勒·本·沙哈爾提出的: 幸福=快樂+意義 。
真正快樂的人,能夠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中享受它的點點滴滴。這種解釋絕不僅限於生命裏的某些時刻,而是人生的全過程。即使有時經歷痛苦,人在總體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快樂代表現在的美好時光,屬於當下的利益;意義則來自於目標,壹種未來的利益。
快樂是幸福生活的先決條件。正如布蘭登所說:“快樂不是奢侈品,而是壹種深層次的心理需要”。
快樂並不是指情緒持續高漲的狀態。我們都會經歷情緒上的起伏,雖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會有悲傷的情緒,諸如失敗或失去的時候,但我們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實上,期盼無時無刻的快樂只會帶來失望和不滿,並最終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幸福並不需要壹直高漲的情緒,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負面情緒。
壹個幸福的人也會有情緒上的起伏,但他會在整體上保持壹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他經常被積極的情緒推動著,比如歡樂和愛,而很少被憤怒或內疚這些負面情緒所控制。快樂是常態,痛苦只是插曲。要想獲得真正的幸福,我們都應該為活著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樂並感恩。
當想到有意義的生活時,我們經常談到目標,卻忽略了目標感其實比設定目標更重要。當然,有目標或者實現目標並不能保證我們必然感受到生存的意義。我們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讓我們從內心感到有意義的目標。
要過真正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必須是自發的,它是為了實現自我存在的意義,而不是為了滿足社會標準,或是迎合他人的期望而設定的。當我們有這種目標感時,那種感覺就像聽到了“真我的呼喚”,它也被稱為使命感。就像蕭伯納所說,“這才是生命的喜悅,那種為了源自真我的目標而奮鬥的感覺。”
所謂“快樂”,其實就是短期的、當下的壹些令自我很愉悅的感受;而“意義”是長期的對他人和社會的壹種價值感。他們之間是相互促進的。
如果把快樂和意義作為2個要素,妳可以把人群分成4種類型,即自我實現型、盲目奔波型、享樂主義型和虛無主義型 。
1.自我實現型
有意義也很快樂,被稱為“自我實現型”。
這群人既關註未來的意義和價值,也關註當下的快樂和體驗。
清代名將左宗棠就說過這麽壹句話,聽說也是掛在李嘉誠辦公室裏唯壹的壹幅字,“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這就是壹個特別好的意義和快樂相結合的例子。
對於自我實現型本身就處於幸福當中。當然,妳可以更幸福!妳可以把問題從 “我怎麽樣才能算幸福呢?”改成“我如何才可以更幸福呢?”問問自己有哪些是希望增加更多快樂的,有哪些是希望增加更多意義的,有哪些事可以多做,有哪些事可以少做。
2.忙碌奔波型
追尋意義但是常常忘記當下的快樂,被稱為“忙碌奔波型”。
職場上的工作狂把達成目標或放松的心情理解為“幸福”,因這是和之前長期的負面情緒,如壓力、焦慮所***生的,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壹旦妳覺得只有完成目標之後才能幸福,妳就會不斷地給自己挖更大的“下壹個坑”,總是在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焦慮中間來回切換,不得安生。?
對於忙碌奔波型,增加目標達成過程中的快樂是很有幫助的。 妳不妨嘗試壹下與自己約會。
妳不妨試試和自己約壹個會:把自己當成是壹位貴客,正兒八經地在日程表上面填上壹個約會時間,推掉所有的工作和邀約,暫時忘記宏偉的目標,用自己最享受的方式過壹段時間,可以是聽聽音樂、讀讀書,或做壹些無用又有趣的事情,享受獨處或者跟妳喜歡的人待在壹起……總之,就是要正確地浪費掉這段時間。
當然,這個練習進壹步拓展開來,就是給自己的禮物,給自己的體驗。總之, 把自己當成人生中很重要的人。
盲目奔波型信奉的是“到達謬誤”,認為只有在達成壹個有價值的目標之後,才有可能得到幸福。他應該做的事情是“加快樂”。?
3.享樂主義型
關註當下,卻不太關註未來的意義,被稱為“享樂主義型”。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享樂主義者,現在到處都是免費遊戲,免費視頻等等。只要妳願意,似乎可以永遠享樂下去。
只是享樂主義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倦怠和無意義感 。他們面對的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就像畢生研究“高峰體驗”的米哈利( Mihalyi Casikszentmilhalyi)所說, 人類最好的時刻,通常是在追求某壹目標的過程中間,把自身的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時候。 享樂主義者的生活完全沒挑戰,不可能獲得幸福。
對於享樂主義來說,應該“加意義”。這樣的意義並不是從“發現夢想和激情”這種最高難度的事開始。從小事開始,比如多做點善事,多幫幫別人,多參加壹些公益活動。
找到壹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持續地投入壹小段時間。妳可以嘗試發現和利用壹些自己的優勢。如果暫時發現不了,那就學壹些諸如讀書寫作、自我管理這種壹定會有用的能力。
妳可以開始培養壹個最小的好習慣 ,比如,嘗試練習“延遲滿足”,慢慢地,妳會在這些行動中間發現人生的意義和目標。
享樂主義型的問題是快感至上。他們認為,只要不斷地刷快樂,就算沒有目標也可以幸福。他們應該更多地關註於夢想和價值,因為他們連有限的幸福都感受不到。?
4.虛無主義型
既不追求快樂也不追求意義,被稱為虛無主義型。虛無主義者既不快樂也不幸福,對未來沒信心,對現在又無能為力,陷入壹種“ 習得性無助 ”(指因為重復的失敗或懲罰而造成的聽任擺布的行為。)的生活裏去。
如果妳長期虛無主義,那麽抑郁、焦慮就很可能離妳不遠了。對於虛無主義者來說,妳可以選擇“加快樂”或者“加意義”中任何壹條路徑作為啟動。不過,其實世界上沒有真正徹底的虛無主義者。
妳不妨嘗試壹下,做“動機檢索”。問問自己,是什麽在推動妳做壹件事情?無論這個力量是好奇、成就感,還是對自己的期待,就從這個地方開始努力下去。
細小的、讓妳幸福的事情,就是妳人生的火苗。 關鍵是要持續地為這個火加柴,慢慢地把它變成壹個真正能夠燃燒妳人生的燎原大火。?
虛無主義型是既不快樂又過得沒有意義,應該更多地關註自己的動機是什麽,從而發現其中的快樂或意義。
無論妳是哪種人,如果妳想要變得更加幸福,可以“加意義”和“加快樂”然後通過“與自己的約會”、“意義鍍金術”、“動機檢索”,讓自己變得更幸福。
聖人說,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可為什麽那麽多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卻不幸福呢?是因為我們進入了幸福的誤區。
誤區1:把幸福當人生目標
幸福感中重要因素有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決定其預期包袱目標。如果人們意識到自身成就水平高於其預期抱負目標,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則不會有幸福感。
心理學實驗證明,以幸福為全部生活目標的人,並沒有變得更加幸福。
心理學家芭芭拉?弗雷德裏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和她的團隊做了壹個實驗,他們給人們看能讓人愉悅的電影片段。壹組人被提前告知“妳會更幸福的”;另壹組則什麽也不說。結果顯示,被提前告知會“會更幸福”的人,情緒反而變糟糕了。
結果發現,追求幸福選對姿勢時,是會讓人更加幸福。她區分出2種不同的方式:
幸福優先策略 : 優先把可能讓自己幸福的事情安排在生活中,關註點在“安排生活”,幸福是隨之而來的概率事件。
幸福唯壹策略 : 認為幸福是生活唯壹和最高意義的目標,關註點在“幸福的感受”本身。
結果發現,幸福唯壹策略的人滿意度呈現下降狀態(相關系數-0.34),而幸福優先策略的人則顯著變好(相關系數0.45)。(壹般絕對值大於0.2是有點關系,大於0.4則關系較大。)
幸福優先策略建議: 優先把讓妳幸福的行為排在日常生活裏,在重要決策上,比如轉換工作、去哪讀書中適當考慮對幸福的影響,然後專註做好事情,幸福自然就會來的。
我們的追求的幸福,80分就好,剩下的給點焦慮、給點失望、給點痛苦,還給壹點可能。
誤區2:重復過去的幸福
我們有過很多幸福的經歷,如第壹次拿到工資,第壹次看下雪,第壹次看到大海......可隨著時間往前移動時,幸福感卻逐漸消失了,是因為自己變了嗎?
原因是,真的變了。
我們大腦具有很強的 適應能力 ,幸福的事情反復做,邊際效應會迅速降低,幸福感就會銳減,所以說,我們都在變。
西北大學的菲利浦(Philip Brickman,Dan Coates,Ronnie Janoff-Bulman 1978)研究過22個買彩票至少中30萬美金(相當於今天的700萬人民幣)的人和29個交通事故中癱瘓的人。他發現剛開始的幾個月,中彩票的人會明顯幸福,而癱瘓的人會變得不幸福。但是壹年以後,這群人的幸福感都會達到平均值。
怎樣應對大腦的這種適應能力呢?給自己設置壹個多元化的幸福,多學習幾種不同的幸福方法,不斷地帶來新鮮感。
我們都回不到過去了,為此不要再重復過去,而是面向未來,讓未來更加多元化,更幸福。
誤區3:分析幸福
咨詢師發現,把傷心的事情寫下來會降低負面情緒,這是壹種重要的抗抑郁的手段。同樣的,把幸福的事寫下來也會降低幸福感。
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幸福有方法》的作者索尼婭·柳博米爾斯基(Sonja Lyubomirsky)做了個這樣的實驗:
實驗中設置了4組參與者:
第壹組:在大腦裏回放自己壹個幸福的經歷;
第二組:需要思考這個經歷的每壹個步驟,還要分析:為什麽會這樣,這次經歷和以往有什麽不同等等;
第三組:通過寫作回顧那個幸福的經歷;
第四組:通過寫作回顧和分析整個幸福的經歷。?
結果發現,使幸福感降低的並不是寫作,而是分析。腦補幸福片段的第壹組最幸福。其次是第三組,因為要寫出來有邏輯,必須進行壹些分析。而腦子裏分析和寫作的那兩組都不那麽幸福了。理性分析會降低所有情緒體驗。
如果妳希望自己更加幸福,請壹定記得這個結論: 分析痛苦,品味幸福 。遇到負面情緒,通過寫作來分析是件好事,但遇見幸福的事,體驗就好。
“好事經不起琢磨”至少從心理層面是成立的,沒事別總想“我怎麽過得這麽好,為什麽呢?” “這段時間我怎麽這麽有運氣,為什麽呢?”踏踏實實,心安理得地享受就好。
我就是這麽幸運、霸氣、可愛的人啊!
幸福的決定因素有,基因基本決定了50%,有人天生就是比較幸福的,有人天生就比較悲觀。這個基準點和上下限是基因決定。普遍認為很重要的環境和社會地位,只占到了10%的權重。 40%由行動決定,也就是說,幸福是可以修煉的。
積極心理學認為,真正能改變妳40%幸福度的是妳的行為,而不是成功學所說的心態最重要,因為心態不可測量,但是只要妳有持續去做的行為,就會有幸福的感受。更長遠來說,環境、收入和社會地位在壹定程度上也可以通過行為改變。
我們可以通過持續做壹些行為練習提高自己的幸福感。如盤點下自己的幸福度:
回顧剛剛過去的壹周,妳的幸福感是幾分?(從0-10評分,0分為最不幸福,5分中等,10分最幸福。)
假設過去的壹周中妳所有醒著的時間是100%,那麽妳幸福的、不幸福的和中等的時間,各占多大百分比?
這段時間,妳希望自己的幸福度提升到多少分?
哪些事會讓妳幸福?
如果妳想隨時隨地感受到幸福,不如找到壹個讓自己特別幸福的瞬間。
心理學家發現,其實每天只要1分鐘的品味精心時刻,就能讓妳幸福壹整天。
如果是吃到特別想吃的東西,那就放慢咀嚼速度,靜靜地感受食物的香味、口感。
假如看到很好的景象,也不著急用手機拍下來,而是用眼睛和大腦默默地觀察,記錄在自己內心。
如果是遇到了自己很想見的壹個人,也不要著急說話,打招呼,用壹分鐘安安靜靜地品味在壹起的感受和互動。
總之,給自己壹分鐘時間,調用妳的所有感官,看、聽、嗅覺、味覺、感覺、心靈……深刻地體驗壹個美好的幸福時刻。
最後,無論妳的幸福是什麽,都期待妳壹直幸福著。
今日精進
妳感受過最大的幸福是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