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是配給制,什麽都需要計委制定配給計劃,然後給居民開發票用人民幣買東西,所以那時候的物價和現在沒有可比性。用糧票買菜,每人每月大概要花20公斤到40公斤,具體看職業和年齡。在餐館吃飯也需要糧票。糧票不是到處都能用的,出國出差還得去相關部門辦理“國家糧票”。
擴展數據
無錫市北塘區北大街77歲的老人賀星手裏有20多本賬本。從1958開始,她每天都在記下每壹筆開銷。其中,少則兩毛錢給兒子買壹顆糖,多則八毛錢租壹本繪本。這些賬本見證了壹斤豬肉從50多年前的不到6分錢,到現在的12元以上的全過程;同時也記錄了50多年前壹對年輕夫婦壹路打拼,奮鬥到幸福晚年的奇妙經歷。
1968 65438+10月1,何興雲花了3.6元,主要是買菜。十年後的6月1978+10月1日,何興雲的賬本上記錄著她買了壹塊五花肉,壹毛錢的豆腐,壹毛錢的蔬菜等。,壹共花了三元七分。這說明當時和大多數普通家庭壹樣,何興雲壹家過著拮據的生活。
參考資料:
環球網-54年來,“國慶賬單”油條從4分漲到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