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問:炒股賺的錢怎麽交稅?

問:炒股賺的錢怎麽交稅?

炒新股、股票、銀行理財產品、買基金都不征稅。

企業債券盈利5000元:

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5000× 20% = 1000元。

投資理財收入如何納稅?

1.根據國家規定,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投資產品,哪些是不需要征稅的?能舉個例子嗎?

國債:我國稅法規定國債收入免稅。結合免稅,其收益率高於同期銀行存款,受到很多投資者的青睞。

基金:本基金向個人投資者分配紅利時,以及個人投資者購買本基金取得收益時,不扣繳個人所得稅,因為本基金取得的公司債券的股息、紅利和利息收入已由上市公司在向本基金分配時代扣代繳。

教育儲蓄:作為壹種整存整取的存款形式,最高存款額為20000元。銀行理財產品:由於相關部門尚未出臺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政策,此類銀行理財產品也可暫時免稅。

信托產品:暫時沒有稅收規定。

保險:我國稅法規定“保險理賠免征個人所得稅”。

買賣股票:財政部規定,從1994起,股票轉讓所得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去年12,654.38+05發布的《關於明確年收入654.38+0.2萬元自行申報範圍的通知》,明確了股票轉讓所得自行申報標準。

2.根據國家規定,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種投資,哪些是要納稅的?能舉個例子嗎?這些品種的稅怎麽算?

銀行存款:利息為“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稅率為20%,征收個人所得稅。由銀行代扣代繳。公司債券:利息收入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由兌付機構在支付利息時按照20%的稅率代扣代繳;轉讓差價所得,按照“財產轉讓所得”的應稅項目,征收20%的個人所得稅。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所得: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由公司按照應納稅所得額的50%,按照20%的稅率代扣代繳。

3.作為普通投資者,有哪些合理避稅的方式方法?能舉個例子嗎?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資產配置中低風險投資產品的選擇可以傾向於國家明確豁免的國債產品,或者暫時沒有稅收規定的銀行理財產品和信托產品。

比如建行最近推出的2007年第三期收益型理財產品,預期年收益率為3.45%,期限為壹年。與目前2.52%的壹年期普通銀行存款利率相比,扣除20%所得稅後的收益為2.016%,與理財產品相比仍有壹定差距。

至於基金,它並不具有避稅的目的,因為它在獲得股票分紅和債券利息的時候就已經納稅了,但由於其風險分散的產品性質,決定了它的高投資價值。

4.假設本地居民今年總工資6萬元,年租金收入3萬元,今年年初賣房20萬元,炒股5萬元,炒股3萬元,購買指數基金(未贖回)賬面收益3萬元,公司債券到期5000元,彩票5000元,利息稅後年利息

這位居民今年如何納稅?合理避稅如何減少繳稅金額?

工資收入合計60000元:如果居民每月收入4000元,則年終獎為12000元。

月工資收入:應用費用扣除標準,月納稅額=(4000-1600)×15%-125,應納稅所得額2400。

年終獎收入:除以12,再按此稅率計算稅款。適用稅率為12000/12 = 1000,扣除25,得出月稅額= 12000 × 60。

綜上,全年納稅總額= 235×12+1175 = 3995。

年租金收入3萬元,平均每月2500元:

個人租房1個月所得為1倍,按照財產租賃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為收入減去費用扣除後的余額,稅率為10%。費用扣除包括:納稅人在出租財產過程中繳納的稅金及教育費附加;每次租金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扣除800元;超過4000元的,扣除20%的費用;能夠提供有效、準確憑證,證明納稅人負擔的租賃財產實際支出的修理費,可以從租金收入中扣除。修理費的允許扣除額以每件800元為限。如果壹次扣完不了,允許下次繼續扣,直到扣完為止。

個人出租住房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當月取得的租金收入-已繳納的各項稅費、教育費附加-每月最高800元內的修繕費用-扣除費用。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10%。

營業稅= 2500×3%×12 = 75×12 = 900。

個人所得稅=(2500-75-800)×10%×12 = 1950

買賣房子賺20萬:

個人轉讓住房,其轉讓所得扣除房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按照20%的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個人轉讓自有住房5年以上且為家庭唯壹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

如果居民轉讓的住房符合納稅條件,個人所得稅= 20× 20% = 4萬。

炒新股、股票、銀行理財產品、買基金都不征稅。

企業債券盈利5000元:

屬於“利息、股息、紅利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 5000× 20% = 1000元。

中了彩票5000元:

體育彩票的中獎收入屬於“偶然收入”項目。根據規定,中獎收入不超過654.38+0萬元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