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老師通過看圖猜故事的方式引入寓言故事,特點是包含大道理的小故事。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總結了寓言的特點。
然後老師用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文言文的停頓(正常讀、學生自由讀、同時讀)。在讀句子、正確發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復習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借助筆記、插圖,聯系實際生活……運用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用自己的話講故事。
在講故事環節,老師通過畫圖、看插畫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如何講好故事。同時,在同學們把故事講好的基礎上,思考課後的練習題,思考農夫為什麽會被宋人嘲笑。學生完全理解故事後,自然說出答案。這節課文言文講完後,老師會在課後補充材料。老師會播放學生講的《去北方的路》寓言故事,讓學生通過聽故事明白道理。然後,播放視頻,寓言“亡羊補牢”再次引導學生理解小故事中蘊含的大道理。
課堂上反復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朗讀文言文中的停頓。我覺得這是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是我在這堂課上最大的收獲。每次上完課,我都抱怨時間不夠。我講了這麽多,學生都沒領會。現在想來,老師只是想把自己想對學生說的話傾吐出來。學生們收獲了多少?他們能接受嗎?他們感興趣嗎?學生的閱讀感受應該是通過自己的閱讀來實現的,但我只是把自己的閱讀感受灌輸給了學生。最後的結果就是老師很累,學生很無聊,收獲很少。在這堂課上,老師只要求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暫停閱讀文章。學生把課文讀好了,所有的學生都體會到了課文中的感情,理解課文內容就容易多了。即使個別學生閱讀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把握課文內容,但至少他們的收獲是暫停了課文的閱讀,“壹課壹式”也有所體現。評判壹堂課的好壞,不是看老師在這節課上下了多少功夫,設計了多少精彩的環節,而是看學生在這節課上取得了多大的進步。道理很簡單,但需要老師認真執行。只要老師落實了,學生就會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然後聯系到生活的現實,舅舅買彩票中獎了,於是就停止工作,每天買彩票,希望中獎。結果他不僅沒得獎,還丟了工作。小明壹次考試沒有好好學習,還是考了高分。他很開心,以後就不努力學習了,最後考的壹塌糊塗。通過聯系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明白:做事要勤奮,不要只靠運氣,碰運氣,最後什麽都做不好。
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學生對這個寓言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讓我明白,老師在課堂上的說教,不如選擇具體的例子,讓學生自己去讀,在閱讀中體會和感受其中的道理。
最後,老師聯系了中國園林中關於寓言的四字詞語,如:偷鐘、雕舟求劍、井底之蛙……引導學生課後閱讀這些寓言,思考其中蘊含的道理。
第二節課,安排的很緊,時間不多,但是知識點和重點都有體現。相對於我平時的課堂,我總是怕學生掌握不好。壹些重要知識點的灌輸要花很多時間,學生真的收獲很少。我們是否應該改變教學方式,在備課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在課堂上精簡教學內容,更加關註學習情況?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註重學生閱讀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不能只聽,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
?看來要上課多聽,課內多比較,課後多思考,不斷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