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祥子橋,即廣濟橋,位於潮州市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上,東臨筆架山,西臨東門市區,南臨鳳凰島,北臨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道:“達不到潮就走,浪費時間;到不了橋,就白走了。“廣濟橋建於宋幹道(1171)七年,初為浮梁,史稱‘嵇康橋’。之後歷經200余年變遷,至明朝鄭德八年(1513)才形成“十八舟二十四洲”的獨特風格。潮州民謠:“潮州湘橋好浪漫,24大洲18個梭子,24層24個露臺,兩個飛翔的牛壹”唱出了湘子橋的歷史風貌。
3.過了廣濟橋,便是蜿蜒曲折的筆架山,這裏山石疊翠,松柏掩映,沿著中峰的石階直上山腰,肅穆幽靜的韓文寺就矗立在眼前。這是“漢茨橡樹”的度假村。
4.金山坐落在城市北部的漢江岸邊。它大約有40米高,像壹個水壺。是潮州古城的後枕,與西邊的葫蘆山、東邊的筆架山形成三道屏障。
5.鳳凰臺位於潮州市南郊老鴉洲(後稱沙洲島或鳳凰島)北端。它建於明朝隆慶二年(1568)。鳳凰臺是鳳凰島公園的主體建築。因為它站在鳳凰島的頂端,歷史上曾多次被兇猛的海浪淹沒。在這次重建之前,民國初年對殘跡進行了修復。平臺為四柱單檐亭閣,水泥結構,與原貌相去甚遠。
6.原指潮州城北韓江上的小沙洲上,宋代修建的石塔。塔下有郁郁蔥蔥的森林和幽雅幽靜的寺廟,與車周圍的景色相映成趣,構成壹道奇妙而美麗的風景。初名“塔院潿洲號”,因遊艇長溪系泊線而得名。因塔旁有“龍丘泉”,故又稱“龍丘塔”。
7.在潮州城外的韓江北堤中段,有壹個古老的渡口,叫鱷魚渡口。古有鱷魚出沒潮州,故韓江原稱鱷魚溪(邪溪)。相傳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刑部侍郎韓愈刺潮。因為他聽說鱷魚出沒,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於是於2008年4月24日在上述渡口設壇,“以壹豬壹羊壹池惡溪祝之”,於是潮人把渡口稱為鱷魚渡。
8.西湖的魚排是西湖美麗壯觀的景色中最富有詩意、最令人陶醉的風景。因魚排出沒於空曠多變的湖泊水域而得名。
9.米色原是金山東面山下壹組亭臺樓閣的總稱。在這裏,東起漢江的湍急流水,北至亭子,北至堤上的“鱷魚渡秋風”,跨河的“漢祠橡樹”,漢江下遊的“湘橋春起”、“鳳凰雨”歷歷在目。俯瞰漢江,江水洶湧,白帆點綴。相傳,亭前的佛燈在夜晚閃閃發光。從韓江上遊十五裏的路虎湖到下遊的應急水塔,從饒平的南五洞到東面的潮洲富陽,都可以看到河上的燈光,這是韓江夜航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