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公司(Intel)和業界領先的公司壹起攜手組建了USB 3.0推廣組,旨在開發速度超過當今10倍的超高效USB互聯技術。該技術是由英特爾,以及惠普(HP)、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同開發的,應用領域包括個人計算機、消費及移動類產品的快速同步即時傳輸。隨著數字媒體的日益普及以及傳輸文件的不斷增大——甚至超過25GB,快速同步即時傳輸已經成為必要的性能需求。
USB 3.0 具有後向兼容標準,並兼具傳統USB技術的易用性和即插即用功能。該技術的目標是推出比目前連接水平快10倍以上的產品,采用與有線USB相同的架構。除對USB 3.0規格進行優化以實現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協議效率之外,USB 3.0 的端口和線纜能夠實現向後兼容,以及支持未來的光纖傳輸。
“從邏輯上說USB 3.0將成為下壹代最普及的個人電腦有線互聯方式”,英特爾技術戰略師Jeff Ravencraft說道,“數字時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聯來實現日常生活中龐大數據量的傳輸。USB 3.0可以很好地應對這壹挑戰,並繼續提供用戶已習慣並繼續期待的USB易用性體驗。”
英特爾公司成立USB 3.0推廣組之初就希望USB設計協會(USB-IF)可以作為USB 3.0規格的行業協會。完整的USB 3.0規格有望於2008年上半年推出,USB 3.0初步將采用離散矽的形式。
USB 3.0推廣組,包括惠普、英特爾、NEC、NXP半導體以及德州儀器,致力於保護已有USB設備驅動器基礎設施和投資、USB的外觀以及方便使用的特性,同時繼續發揚USB這種卓越技術的功能。
“我們對USB 2.0以及無線USB技術的支持彰顯了惠普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可靠的外圍設備互聯方式”,惠普公司負責打印成像與消費市場部門(Consumer Inkjet Solutions)的副總裁Phil Schultz說,“現在借助USB 3.0,我們將為客戶創造打印機、數碼相機及其他外圍設備與個人電腦互聯的更佳體驗。”
“英特爾在兩代USB技術的開發和采用方面均走於行業前列,USB現在已經成為最受歡迎的計算和手持電子設備外圍接口”,英特爾高級副總裁兼數字企業事業部總經理帕特·基辛格(Patrick Gelsinger)表示,“由於市場發展支持客戶對龐大數據進行存儲和傳輸的需求,我們希望開發出第三代USB技術,可以利用現有的USB界面並對其進行優化來滿足這些需求。”
“自首次安裝有線USB以來,NEC壹直都是USB技術的支持者”,NEC電子SoC系統部門總經理Katsuhiko Itagaki說道,“現在是時候進壹步發展這個業已成功的互聯接口以滿足市場對龐大數據傳輸速度的更高需求,從而盡量縮短用戶等待的時間。”
“NXP很高興與其它頂級公司攜手推進世界領先的互聯技術來滿足下壹代外圍設備的需求”,NXP半導體商業互聯娛樂(Business Line Connected Entertainment)戰略和業務發展部總監Pierre-Yves Couteau說,“作為USB半導體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NXP致力於推動超高速USB的標準化和應用。”
“隨著高速USB在個人計算、消費電子以及移動等各種細分市場內的普及,我們預計USB 3.0將迅速取代USB2.0端口成為高帶寬應用領域的事實標準”,德州儀器Worldwide ASIC副總裁Greg Hantak表示,“德州儀器非常興奮USB 3.0的卓越性能將進壹步拓展USB的應用領域並為用戶帶來更佳的體驗。”
關於USB 設計學會 (Universal Serial Bus Implementers Forum)
非盈利組織USB設計論壇(USB-IF)成立的宗旨是為USB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提供支持。通過其標識和認證項目,USB-IF為高質量、兼容性USB設備的開發提供協助,USB-IF還大力宣傳USB的優勢以及經其認證的產品的質量。
[編輯本段]USB 3.0史上最全面解讀
[編輯本段]Δ 什麽是USB 3.0?
USB 3.0是最新的USB規範,該規範由Intel等大公司發起。目前,USB 2.0已經得到了PC廠商普遍認可,接口更成為了硬件廠商接口必備,看看家裏常用的主板就清楚了。
隨著硬件設備的不斷發展進步,更高的傳輸速度和更大的帶寬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每秒2/300M的傳輸速度將會越來越難以讓人們安於現狀了。2007年,Intel在IDF上把SuperSpeed
USB 3.0標識圖
USB作為了壹項重要的話題拿出來展示。到了2008年11月17日,USB 3.0標準才算是正式完成並公開發布。
USB 3.0接口尺寸標準
同時新的USB執行組織(USB Implementers Forum,USB-IF)也正式開始接管和運作該規範,公布了詳細的技術文檔,以便業界的硬件廠商們能夠依此來研發USB 3.0相關的產品。
USB 3.0簡要規範如下:
·提供了更高的每秒4.8Gb傳輸速度
·對需要更大電力支持的設備提供了更好的支撐,最大化了總線的電力供應
·增加了新的電源管理職能
·全雙工數據通信,提供了更快的傳輸速度
·向下兼容USB 2.0設備
[編輯本段]Δ 比USB 2.0快麽?
USB 2.0為各式各樣的設備以及應用提供了充足的帶寬,但是,隨著高清視頻、TB(1024GB)級存儲設備、高達千兆像素數碼相機、大容量的手機以及便攜媒體播放器的出現,更高的帶寬和傳輸速度就成為了必須。
雙向傳輸妳說快不快?
每秒480Mb的傳輸速度可能都已經不算快了,更何況目前沒有哪個USB 2.0設備能夠達到這個理論上的最高限速。在實際應用中,能夠達到每秒320Mb的平均速度就已經很不錯了。
同樣,其實USB 3.0同樣達不到4.8Gb的理論值,但,哪怕只能達到理論值的5成,那也是接近於USB 2.0的10倍了。
[編輯本段]Δ USB 3.0是如何做到這麽快的?
USB 3.0之所以有“超速”的表現,完全得益於技術的改進。相比目前的USB 2.0接口,USB 3.0增加了更多並行模式的物理總線。
Micro B接口
讀者朋友可以拿起妳身邊的壹根USB線,看看接口部分。在原有4線結構(電源,地線,2對數據)的基礎上,USB 3.0再增加了4條線路,用於接收和傳輸信號。因此不管是線纜內還是接口上,總***有8條線路。如下圖:
USB 3.0規範數據傳輸線纜內部結構
USB3.0線
USB 3.0線纜實物照片
正是額外增加的4條(2對)線路提供了“SuperSpeed USB”所需帶寬的支持,得以實現“超速”。顯然在USB 2.0上的2條(1對)線路,是不夠用的。
此外,在信號傳輸的方法上仍然采用主機控制的方式,不過改為了異步傳輸。USB 3.0利用了雙向數據傳輸模式,而不再是USB 2.0時代的半雙工模式。簡單說,數據只需要著壹個方向流動就可以了,簡化了等待引起的時間消耗。
其實USB 3.0並沒有采取什麽我們鮮有聽聞的高深技術,卻在理論上提升了10倍的帶寬。也因此更具親和力和友好性,壹旦SuperSpeed USB產品問世,可以讓更多的人輕松接受並且做出更出色的定制化產品。
USB 3.0還有哪些更先進的地方?
A型接口
“SuperSpeed USB”改進遠不止在傳輸速率方面的提升。在USB 3.0中,設備和電腦主機之間如何更加融洽的配合,也被當作了壹項重點研究的方向。在繼承USB 2.0核心架構的基礎上,如何利用雙總線模式的優勢,如何讓用戶能夠直接的體驗到USB 3.0比USB 2.0的先進,成為了重點:
·需要時能提供更多電力
USB 3.0能夠提供50%—80%更多的電力支持那些需要更多電能驅動的設備,而那些通過USB來充電的設備,則預示著能夠更快的完成充電。
新Powered-B接口由額外的2條線路組成,提供了高達1000毫安的電力支持。完全可以驅動無線USB適配器,而擺脫了傳統USB適配器靠線纜連接的必要。通常有線USB設備需要連接到集線器或者是電腦本身上,而高電能支持下,就不需要在有“線”存在了。
復合接口
·不需要時就自動減少耗電
轉換到USB 3.0,功耗也是要考慮的很重要的壹個問題,因此有效的電源管理就很必要,可以保證設備的空閑的時候減少電力消耗。
大量的數據流傳輸需要更快的性能支持,同時傳輸的時候,空閑時設備可以轉入到低功耗狀態。甚至可以空下來去接收其他的指令,完成其他動作。
多長才是好?
其實,在USB 3.0中也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更新換代了,比如線纜的長度。當在某些應用中需要盡可能高的吞吐量的時候,往往線纜依舊會成為瓶頸。雖然在USB 3.0規範中,沒有明確指定USB線纜有多長,但是電纜材質和信號質量還是影響了傳輸的效果。因此在傳輸數百兆大數據流的時候,線纜長度最好不要超過3米。
線纜斷面
另外,壹些支持“SuperSpeed USB”的硬件產品,例如集線器(hub)可能要比USB 2.0的貴很多,這就像是現在主動供電集線器和被動供電的壹個道理。因為壹個真正意義上的“SuperSpeed hub”應該具備2類接口,壹個用來扮演真正“SuperSpeed hub”的角色,另外壹個則要扮演普通高速hub的角色。
網絡上現在有壹些非官方的言論談到了USB 3.0可以使用光纖,其實這正是USB規範組織正在考慮的問題,也許會在下壹個修正版本中推出,也許會讓壹些有能力的第三方公司來嘗試壹下。
[編輯本段]Δ 我現有的外設能夠正常工作嗎?
好消息是,USB 3.0從規劃之初就開始謹慎的希望和USB 2.0***存。
USB 3.0采用新的物理接口和新的電纜來保證和新設備有更高速的連接能力,但新接口保持了和4線USB 2.0壹樣的規格,完全可以接入到現有的USB接口中使用。而只有設備本身硬件支持“SuperSpeed USB”,5個獨立線組才能實現USB 3.0的真正意義,完成接收和發送數據的作用。
新USB 3.0接口和USB 2.0硬件完全兼容
[編輯本段]Δ USB 3.0產品什麽時候面市?
USB 3.0相關的線纜,接口以及集線器等產品要在2009年下半年稍晚的時候推出,而支持USB 3.0的消費型設備也會緊隨其後。而批量的外設產品推出則要到2010年。
來自微軟的消息是,微軟會從2010年開始逐步的推進USB 3.0設備的研發工作。
之所以目前沒有大批量的廠商跟進,主要原因是開發相關USB 3.0的總線控制芯片以及設備產品需要時間,另外廠商也需要等待USB 3.0相關規範最後殺青,廠商才能放心的去進行設計。
從原型產品到評估版再到最後的開發版,拿到廠商手裏再去做研發已經耽誤了壹定的時間,因此不會看到第壹版的規範壹出來就出現壹夜之間普及的態勢。市場的接受和采納度還是需要逐步展開的。
[編輯本段]Δ USB 2.0又將何去何從?
至少未來5年我們都不會看到USB 2.0相關產品退出市場。
對帶寬要求較高的設備,如數碼相機、大容量移動硬盤等產品,將會因為需求而率先向“SuperSpeed USB”過渡。但是因為成本的原因,業界還要看產量和市場需求。因此也同時限制了USB 3.0在高端市場的普及。
2010年,主板將首先會向USB 3.0接口轉變,“SuperSpeed”規範的接口將在新PC上成為標配。同時,設備廠商也就不得以的被動的向USB 3.0轉化。
最後,USB 2.0將會和USB 1.1壹樣逐步的被淘汰。不過,在現在甚至是可以預見的將來,USB 2.0相關設備依舊觸手可及。
[編輯本段]Δ 什麽操作系統能支持USB 3.0?
在2008年11月舉行的,“SuperSpeed”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布Windows 7能夠提供對USB 3.0的支持,但不是目前的版本,而是稍後放出的Service Pack補丁或者壹些特定的升級中。不僅僅是Windows 7,甚至Vista也有可能支持“SuperSpeed”,當然只要微軟願意。至少目前來看,微軟的很多合作夥伴還是希望Vista能夠支持USB 3.0的。
至於Windows XP目前還不得而知,XP畢竟已經是7年前的產物了,因此,支持與否恐怕就不那麽重要了。
Windows 7支持
開源系統方面, Linux明確的表示支持USB 3.0,前提是擴展主控制器界面(xHCI)規範正式發布。目前非公開版本號為0.95,還是壹個待定的草案。
蘋果方面,按照“慣例”依舊在MacOS X是否支持“SuperSpeed USB”問題上保持緘默。不過,壹旦USB 3.0兌現了如同USB 2.0壹樣的“即插即用”,市場上大量的“SuperSpeed”設備就會如同雨後春筍壹般,到時,蘋果怎又會不附庸這個潮流和趨勢呢?
至於對Firewire信號是否存在幹擾問題,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怎樣,蘋果需要去支持“SuperSpeed”,如果所有人都看好這個接口標準的話。
起初,在USB 3.0的支持方面,不管是操作系統還是設備,肯定不會壹步到位。初期會簡單的在小型設備上試用,然後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並且還不會全面發揮USB 3.0的優勢。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都會逐步的完善起來。
[編輯本段]Δ USB 3.0能夠帶動什麽樣的應用?
簡單說,所有的高速USB 2.0設備拿到USB 3.0上來只能會有更好的表現,至少不會更加的糟糕。
這些設備包括:
·外置硬盤 - 在傳輸速度上至少有兩倍的提升,更不用擔心供電不足的問題了。
·高分辨率的網絡攝像頭、視頻監視器
·視頻顯示器,例如采用DisplayLink USB視頻技術的產品
·USB接口的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
·藍光光驅等
另外,我們最常用的讀卡器設備,尤其是當設備中同時使用多種類型的閃存卡,或者是讀卡器連接到USB Hub上,而USB Hub上又有多個讀卡器的時候,那種傳輸速度簡直是難以忍受的折磨。USB 3.0則提供了更多的空間,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提供5-10倍的帶寬不是問題。
還有壹點是可以預見的,理論上每秒4.8Gb的傳輸速度,足以讓USB侵入到以前從不敢涉獵的範圍,例如磁盤陣列系統。
[編輯本段]Δ USB 3.0的競爭對手又如何呢?
· Firewire
提到競爭對手,就還得說說“Firewire”(我們熟知的IEEE 1394,當然這種說法不正確)。不管是Firewire 400還是800,都最後都沒有普及過USB 2.0。蘋果是發起IEEE 1394“Firewire”標準的廠商,有趣的是,蘋果在不斷的將Firewire從最初的iPod到後來的主流MacBook上壹點壹點的拿掉。
2007底,1394同業公會宣布了Firewire 3200,稱為S3200。是在現有的Firewire 800標準基礎上建立的,和Firewire 800采用了相同的接口和線纜。但是,S3200本身自亂了陣腳,升級設備造成了混亂,以至於到今天也沒有能夠得到更多的推進,即便是保有優勢的視頻影像市場。
Firewire接口
Firewire的優勢在於高效率,因為采用了點對點,全雙工模式傳輸數據。數據吞吐量完全要高於USB 2.0,並且實際傳輸速度非常接近其每秒800Mb的理論值。在數據持續傳輸測試中,Firewire 800能夠提供平均90MB/s的速度,而USB 2.0只有40MB/s。
而至於S3200究竟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還需要觀察。
· eSATA
eSATA在2004年面市,作為壹種消費型接口和USB 2.0以及Firewire方案以及來競爭外置存儲市場。算是比較成功的解決了瓶頸問題,並且發揮了硬盤本身的性能優勢。eSATA支持每秒3.2Gb的傳輸速率,這遠超達到了硬盤的傳輸極限。比USB 2.0要快,也比Firewire 800有優勢。
eSATA接口(右)
eSATA從本身看不具備缺點,然而2米的線纜長度制約了其更深遠的發展,並且初期其本身是不能通過總線直接向eSATA設備供電的。最近幾年,eSATA開始侵蝕USB以及Firewire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在數據存儲領域。坦誠的講,其應用範圍還有壹定限制,並且在便攜市場裏並不方便。
· ExpressCard 2.0
ExpressCard 2.0基本上和USB 3.0規格同期發布,主要是承諾提升ExpressCard現有標準的傳輸速度。和PCI Express以及USB 3.0規格緊密,ExpressCard 2.0提供了多方面的應用模式,用來解決目前大吞吐量的數據傳輸瓶頸。和ExpressCard保持向下兼容,將會和USB 3.0並存。
ExpressCard 2.0擴展卡
Δ 綜述:
瓶頸和競爭,催生了USB 3.0的誕生,也正好迎合了用戶的口味。更加吸引大眾的,無外乎10倍於USB 2.0的傳輸速度和向下兼容性。擔心系統支持我看沒有必要,好的東西自然會有人來支持,畢竟是互利的好事。
在USB 3.0下,依托8條線路,顯然現有設備將會有壹次傳輸速度上的再飛躍,這是更加值得期待的。2009年下半年,保守估計年底的時候,正式的USB 3.0線纜和設備恐怕就會出現。當然也不要期盼在2010年出現龍卷風壹樣的橫掃狀況,還是得慢慢來。想取代USB 2.0不是那麽容易,因為誰又會把自己數千元的數碼設備,甚至萬元的筆記本電腦直接丟進垃圾箱呢。
[編輯本段]usb 3.0標準簡介
所謂USB 3.0,就是新壹代的USB接口,特點是傳輸速率非常快,理論上能達到4.8Gbps,比現在的480Mbps的High Speed USB(簡稱為USB 2.0)快10倍,外形和現在的USB接口基本壹致,能兼容USB 2.0和USB 1.1設備。
名叫USB 3.0的新壹代接口比現在的USB 2.0快十倍,全面超越IEEE 1394和eSATA的速度足以讓它傲視所有“非主流”接口的移動設備,它會成為日後王者中的王者嗎?其他接口會因此而消失嗎?
USB 3.0:為什麽會這麽快?
在MP3、MP4、DC、DV、打印機、掃描儀、閃存、移動硬盤及主板等設備上,USB早已是最常見的標準傳輸接口。盡管主流USB 2.0標準的理論數據傳輸率達到了每秒480Mbps,但依然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因為隨著數字媒體的日益普及,高清視頻、遊戲程序、數碼照片的容量動輒幾GB,大容量閃存、MP4及“海量”移動硬盤等USB設備不斷增加,用戶隨時會遇到同時傳輸幾GB甚至幾十GB的大文件。如果依然沿用USB 2.0標準,它的速度真的太慢了。比如在向大容量的MP3裏傳輸音樂時,往往需要花費幾分鐘時間,如果要向移動硬盤中傳輸更大容量的文件,有[1]時需要花費幾十分鐘,以25GB容量的高清視頻傳輸為例,USB 2.0需要10多分鐘,而只要設備支持的話,USB 3.0理論上只需70秒左右。 時間是如此的寶貴,很多用戶不喜歡在傳輸文件時等待很長的時間,等待總是讓人心煩的,快速同步即時傳輸已經成為必要的性能需求。為此,Intel聯合NEC、NXP半導體、惠普、微軟、德州儀器等巨頭推出了USB 3.0標準,USB 3.0采用壹種新的物理層——其中用兩個信道把數據傳輸和確認過程分離,因而達到了4.8Gbps的數據傳輸速度。為了取代USB 2.0所采用的輪流檢測和廣播機制,USB 3.0將采用壹種封包路由技術,並且僅允許終端設備有數據要發送時才進行傳輸。新的鏈接標準還將讓每壹個組件支持多種數據流,並且每壹個數據流都能夠維持獨立的優先級,該功能可在視訊傳輸過程中用來終止造成抖動的幹擾,數據流的傳輸機制也使固有的指令隊列成為可能,因而使USB 3.0接口的數據傳輸更為優化。
低成本:簡單易實現、兼容性依然強大
與USB 1.1升級到USB 2.0壹樣,USB 3.0仍然采用USB 2.0相同的架構,向下兼容先前的即插即用USB版本,不管是USB 2.0還是USB 1.1設備,都能夠與USB 3.0接口的設備相兼容。從接口結構來看,USB 2.0線纜使用了4條線的封裝設計,所以USB 2.0接口使用了4個金屬觸點,它們分別為+5V取電、數據-、數據+、GND接地。然而USB 3.0並非廣播總線,它在包頭中采用發送列表區段來進行發包,上行接口提供分散式的USB 3.0互聯,下行接口支持USB 2.0設備,從而用簡單的方法實現高速傳輸和兼容性並舉的雙重好處。 因而從USB 3.0接口來看,它除了具備USB 2.0接口的4個金屬觸點外,在內部增添了5個較小的新觸點。同時,除了使用了銅作為傳輸介質之外,USB 3.0的接口和線纜還可以支持光纖傳輸功能,光纖輸出的傳輸速度大家是有目***睹的。據了解,使用光纖連接之後,USB 3.0的速度可以達到USB 2.0的20倍甚至30倍。無疑,USB 3.0標準的最終目的並不僅局限於4.8Gbps的數據傳輸率,而是希望未來進壹步突破這個極限速度,隨著光纖導線的全面應用,USB 3.0將得到更高的傳輸速度,未來在主流產品上的擴展應用將進壹步展現。比如實現USB高速組網或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在PC上的傳輸。
USB 3.0接口的針腳定義
供電充足:精簡“大設備”連接線
我們知道,很多USB設備在使用時,並不需要獨立使用供電電源,插入主板USB接口即可直接使用,這是因為USB接口具備了電流輸出功能,然而遺憾的是,由於USB 2.0接口技術上的限制,它最大只能提供500mA電流輸出,這只能滿足那些低功耗USB移動設備使用(如MP3、閃存、鼠標、鍵盤等),對於功耗高壹些的USB設備,比如移動硬盤、USB刻錄機、USB電視盒等,500mA電流無法滿足設備在高負荷下內部電機的正常運轉,所以如果僅使用壹個USB接口,在功耗大的時候使用時會出現各種故障,比如移動硬盤由於供電不足造成無法正常傳輸大容量文件,外置USB刻錄機無法進行正常刻錄。 為此,高功耗USB設備往往需要使用輔助電源才能正常工作,比如增加壹個輔助的USB線來專門供電,或者獨立使用供電電源。這樣不僅增加了成本,更麻煩的是因為增加了供電線纜或電源適配器,USB設備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大打折扣。USB 3.0標準的出現可以解決因USB 2.0供電不足帶來的問題。據目前官方透露的資料來看,下壹代USB 3.0接口將有望達到1A以上的供電電流,而且USB 3.0接口經過了優化設計(如采用銅導線),它的傳輸效率更快,還具備了自身能耗降低功能,即使是像USB電視卡、USB刻錄機、大容量移動硬盤這類高功耗USB設備,也可以直接連接到USB 3.0接口上使用,而不用擔心供電不足了,USB設備的便捷性和易用性也大大提高了。
USB 3.0線纜的接頭
巨頭推廣:加快USB 3.0普及步伐 USB是目前PC、數碼電子產品上,應用得最廣泛、普及程度最高的傳輸接口。USB標準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已經被廣大消費者認可,現在大家隨身拿出壹款數碼產品,任何壹臺電腦,都可以輕易找到USB接口。加上USB 3.0擁有在傳輸速度、擴展能力上的眾多優勢,數字時代需要高速的性能和可靠的互聯來實現日常生活中龐大數據量的傳輸,USB 3.0可以很好地應對這壹挑戰,它必然會成為電腦、電腦外設和數碼設備上主流傳輸接口。按照以往的經驗,USB 3.0由Intel、NEC、NXP半導體、惠普、微軟、德州儀器等巨頭***同推廣,不管是技術實力、推廣效果,還是第三方芯片商的支持力度,USB 3.0未來的普及已經不是問題。據了解,完整的USB 3.0規格已經開發完畢,USB 3.0的控制芯片初步將采用離散矽的形式,USB 3.0芯片有望於2008年上半年推出,也就是說,預計2008年上半年的時候,USB設備會陸續在市場出現,新壹代主板芯片組也將開始集成USB 3.0接口,USB 3.0預計在2009年開始陸續普及,讓我們拭目以待。 技術小貼士:USB接口廣泛應用於各種IT產品上,但PC、筆記本、消費數碼等產品的發展趨勢卻是無線,比如藍牙技術能夠在10米的範圍內實現單點對多點的無線數據和聲音傳輸,其數據傳輸帶寬可達1Mbps,盡管它現在的傳輸速率相比USB 3.0差距巨大,但仍有發展的空間,由於功耗低、應用簡單等特點,很多手機、筆記本等設備廣泛采用了藍牙接口,有了高傳輸率的無線設備,相信誰也不希望隨身攜帶壹根線纜,進行連接後才能使用。而Wi-Fi更是以遠距離無線傳輸的優勢,逐漸成為手機、MP4、筆記本甚至DV機、打印機等設備上的傳輸接口。雖然現在USB占主導地位,但從長遠看來,只有無線USB技術才能使USB坐穩頭把交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