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鎮位於南充市東北部,嘉陵江東岸,屬亞熱帶溫暖濕潤丘陵區。宋世建鎮。距南充市區15km,距南充東站1.5km。是高平十裏工業開發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四川省五大集鎮之壹。1995被列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全鎮面積33.94平方公裏,鎮域面積3.8平方公裏,街道32條,總長13000米,其中最長的街道1500米,寬36米。轄14個行政區,129個合作社,7個居住區,42個居住小組,總人口51000人,其中農業人口25000人,耕地17063畝。2000年工農業總產值591 01 000元,其中農業產值8421 000元,鄉鎮企業產值5068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78元。糧食總產量為11980噸。輸出4180人,勞務輸出收入2508萬元。財政收入503.39萬元。
農業堅持科學種田,調整產業結構。全鎮7個村更新改造柑橘樹50萬株,種植商品蔬菜5000畝,其中覆膜3000畝,大棚150畝,形成龍門蔬菜批發市場;全鎮有5個村生產玉米5100畝;1個村生產水稻種子602畝,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齊全。全鎮實現了社會組織通路,總長58公裏,其中:三級公路5公裏;水運可達廣元,發至重慶;318國道貫穿全境,鐵路過境達到18公裏;開通程控電話2500門;實現了村村通直撥電話,縮短了與外界的距離。建成地面衛星電視接收塔3座,手機接收站1座,用戶超過11000戶。有線廣播遍布全鎮各村,92%的家庭擁有電視,其中20%的家庭擁有彩電。生活及工業用水來自嘉陵江或地下水,三家水廠日供水量達654.38+0.5萬噸。天然氣日供氣量654.38+20萬立方米。“鯉魚躍龍門”的雕塑與“太陽燈”、“天鵝燈”等造型各異的路燈交相輝映,寬闊繁華的街道綠樹成蔭。法院、司法所、派出所、交警隊、刑偵中隊、綜治辦等部門為龍門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可靠保障。包括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工商儲蓄協會在內的六家金融機構正在支持企業的發展。100以上的茶園(亭)香火鼎盛;10以上的舞廳都是音樂;民族飯店以其優越的環境,得到了市、區大型會議所在地的青睞。占地800多英畝的大雁山公園遊人如織,復興後的吳韻寺擠滿了朝聖者。全鎮各行各業月營業額10多萬元。每天流動人口達到654.38+50萬人次,但不是每天都是2萬多人次。
龍門鎮黨委、政府重點發展房地產業,壹是優惠政策;二是加快完善城市設施和功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第三,政府部門為他們提供壹站式服務。1997至2000年四年間,新建商業和住宅面積16萬平方米,公共建築3萬平方米,工業和生產性建築12萬平方米。房地產業創造產值1.25億元。房地產業的發展,壹方面促進了當地沙、石、磚、瓦、水泥制品等建材行業的發展,另壹方面促進和加快了城市建設的步伐。?
全鎮工業、農業、交通、通訊、鄉鎮企業、城市建設、民營經濟、文教衛生發展迅速,現代城鎮格局初步形成。65,438+00多名幹部和周邊城鎮的人民已在鎮上定居,壹些外國投資者來做生意,設立工廠和實體。南充棉紡廠、南充TEDA化纖有限公司等大中型骨幹企業為龍門鎮的經濟發展註入了活力。全鎮現有企業2051家,其中中外合資企業和骨幹企業31家。
安溪縣龍門鎮
安溪縣龍門鎮安溪縣龍門鎮位於美麗的錦江之畔,毗鄰廈門經濟特區,面積156.33平方公裏,山地156萬畝,耕地2.7萬畝。現轄31個行政村,6.5萬人。這裏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革命老區之壹。改革開放以來,龍門鎮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生產為重點,以企業發展為重點,以黨建和精神文明建設為保障,有力地促進了全鎮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從65438年到0998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3億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3250元。展望未來,前途是光明的。龍門鎮將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鎮情,紮實工作,推進新壹輪創業。龍門鎮位於安溪縣南部東靈峰北麓,東與南安縣祥雲鄉接壤,南接安縣汀溪鎮,西接虎丘鎮、大坪鄉,北接官橋。位於東經118 05 ',北緯24 57 ',面積156.33平方公裏。
龍門因山而得名。明嘉靖《安溪縣誌》載:“龍門山,在彜人,如崖,兩石如門,故名古龍門崗”。當地族譜也有如下描述:“層巖疊,山勢險。懸崖巖石達到了溪流的底部,有數百英尺深。當他們通向小路時,他們必須從兩塊巖石之間穿過,那縫隙就像壹扇門。”其地面集市,又稱龍門集市。
安溪縣初,龍門屬桂山鄉彜人裏,宋至元、明、清仍屬彜人裏。民國初年,用的是大清制度。民國二十壹年(1932),宜仁裏屬宜信區;6月1940,改為第壹區龍邦鎮,8月改為龍門、官邦鎮;1945年,恢復龍邦鎮,轄12保堡:仙堤、西溪、湖山、進士、邦頭、山梅、邦寨、梅清、遼山、龍山、龍門、歸窯。
建國初期,龍邦鎮屬龍城區,不久改為二區,七月六區1952,同年九月官橋區,二月龍門鄉1958,九月官橋人民公社191。1965,六個小公社合並為龍門公社,1984改為龍門鄉,1991改為龍門鎮。現轄山頭、梅頂、梅內、梅清、榜寨、遼山、龍門、龍山、龍梅、崔坑、桂窯、桂林、關山、虎山、赤坑、西阪、西溪、姚希、仙堤、仙東、仙溪、鹹豐、金獅、楊鏗、和平、白雲等地
綿陽市龍門鎮
綿陽市涪城區龍門鎮位於涪江上遊,距綿陽機場15公裏,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重點示範鎮。108國道橫貫東西,壹座被稱為“西南楊浦大橋”的立交就坐落在鎮上。九寨溝環線綿江壹級公路縱貫南北,距寶成鐵路復線鐵路壹級貨運站綿陽火車站6公裏。是綿陽市重要的交通樞紐,進出四川貨物的重要集散地和中轉站。交通、通訊、商貿比較發達。該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壩丘相間,年平均氣溫16.3 c,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987 mm,日照充足,無霜期272天。涪江、長潭河穿境而過,水資源豐富,無汙染。該鎮成立於6月,1998,種植業、養殖業發達,是綿陽市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奶牛養殖基地、涪城區農村能源沼氣建設試點鎮。全鎮轄9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2個農業合作社,總人口1.2萬,面積23.78平方公裏,耕地1.3萬畝。
建鎮以來,鎮黨委、政府與全鎮人民壹道,弘揚“團結務實、艱苦創業、開拓創新、振興龍門”的龍門精神,堅持走特色發展之路,使全鎮面貌煥然壹新,農村經濟快速發展,鎮容鎮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02年底,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10元。鄉鎮企業發展以年均25%的速度遞增,工農業總產值和財政收入翻了壹番,集鎮面積翻了兩番,鎮內綠樹成蔭,四季常青,呈現花園式城鎮格局。該鎮先後榮獲綿陽市萬畝無公害蔬菜生產示範鎮、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綿陽市郊區先進工作鄉等特殊榮譽。
閑談
村民們曾經擺過這樣壹個龍門陣:前幾年聽說養奶牛能賺錢,於是借錢加了近40萬的積蓄10多年,壹下子從內蒙古買了34頭奶牛,每天產鮮奶1000斤,收入1000元。我在想,這壹年要30多萬。村民們見有了開頭,也舉起了40多個人頭。不知人不如天。1999年秋天,全鎮80多頭奶牛突發牛瘟,牛奶賣不出去。上頭下了命令,龍門鎮的牛都要槍斃埋掉。我永遠不會忘記165438+10月22日這壹天,那天是我34歲的生日。我的34頭牛,和村民的40多頭白花牛壹起,被牽到了村外的曠野。當我聽到“啪嗒”的槍聲時,我簡直是箭穿心,家裏人痛哭流涕:“我把錢都輸光了,還不起閻王的債變成馬。”
曾石流下了眼淚,然後淚流滿面地說:就在我的家人萬分悲痛的時候,市委書記楊海清來了,區、鄉、村,還有畜牧部門的幹部,用千言萬語安慰我。他們說自己有責任,防疫系統沒跟上。於是市委書記做了講話,區領導做了決定,貼息農貸和區鎮補貼5.5萬,鼓勵我再做壹次。我在想,我敢買34頭牛來餵。書記和鎮長帶頭,鎮裏撥專款請動物牧師成立了奶牛協會。從奶牛的引進、養殖、防疫、治療到接觸奶源市場,幹部們不知道花了多少錢,現在龍門鎮的奶牛數量已經發展到上千頭。我也長到了76頭,壹天壹噸奶,賺了2000塊。兩年多的時間,我不僅還清了債務,還真的發了財。想到救援中幹部的恩情,我不知準備了多少次禮物來答謝幹部,但沒有壹次不是我帶回來的;我不知道有多少次想辦酒席請幹部們說情,都沒有成功。鎮黨委書記江壹再告訴我:“曾石,妳壹開始的失敗是我們的責任。幫妳和村民起來,也是我們幹部的責任。為什麽感謝!”壹開始我聽著,後來我就生氣了:“我家的米有毒嗎?”言語之間,曾石的臉上真的流露出怨恨。
說起龍門鎮的幹部,小橋村村民王明珍擺的龍門陣也挺有意思。“我們俱樂部都在這個山坡上,缺水。過去,我們只能種些紅薯、玉米和小麥。村民們在房前屋後種了很多橘子、桃子、李子等果樹,頭幾年還能賣錢。後來水果難吃了,在城裏摘了堆起來也賣不出去。人們仍然很窮。這裏風景好,春夏花果美,太香了;秋天,果實金黃美麗,卻無人采摘。嘿,這個鎮上的幹部都有眼力。前幾年,他們來找我們要農家樂,說這裏風景好,城裏人肯定會喜歡。我說城裏人吃不完所有的魚和肉,但還是來農村吃簡陋的飯菜。這位幹部說,簡樸的生活是必要的。幹部也特別重視財政補貼,壹個規劃壹個規劃搞,我們卻半信半疑。嗨!城裏人真的來了,春天看花,秋天摘果,什麽都吃,壹天兩頓打牌喝茶,光20塊錢就收現金。就這樣,2003年家家戶戶都蓋了新樓。”王明珍說,為了感謝幹部的指導,村裏人商量了壹下,幹部來吃飯不要錢,算是感謝,可是幾年過去了,就是壹次感謝都沒有。蔣書記家回鎮上,我堅決不收錢,口袋都被撕破了。他還是給了我錢。我有點生氣,就說,蔣書記,這兩天別來了!他走開了,回了句:他壹定會再來的...
在龍門鎮豎起龍門陣就像和尚敲木魚壹樣。比如貧困戶建房,幹部進城買舊磚舊木;建成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在高速公路上安裝了路燈,防止農民過早到市場賣菜掉進溝裏;開壹個文體會,捉雞捉鴨,搬運食物給村民們玩得開心...
陽春市河口鎮龍門鄉
龍門鄉位於廣東省楊春河口鎮,是革命老區,毗鄰阿膠嶺自然保護區,電力資源豐富。
具有實際地名意義的龍門
浙江麗水雲和縣龍門移民後重建的龍門村,原名唐後門,是壹個美麗的河邊村落,南宋宰相唐思退(117-1164)的住所。但是,歷史註定了這裏有故事,改變了這裏的地名。
龍門的風景
八百裏甌江浩浩蕩蕩,湯後門村就坐落在甌江中段風景秀麗的江邊。和所有的村莊壹樣,它的文明是沿著水系傳播的,河流是文明的脈絡。清代詩人胡行知有“船過龍門”的證言:“日日晴陰,沿途自然風光無窮,溪外青山陰戶。”進步的文明總是伴隨著自私可笑的故事。清道光年間,壹個無法考證的日子,龍泉新知府乘船溯流而上,來到壹個地方,只見青山綠水,稻花香,點點風帆,仿佛人在畫中,不禁喜出望外。然而,麻煩瞬間就來了,壹個峽谷就在眼前。河水更難奔流,逆水行舟。問岸,方知此地是湯候門空灘。緊急情況下,我們只好上岸讓村民拉光纖。然而,在農忙季節,村民們拒絕了,縣長很生氣。村民問這位大叔在哪裏工作,知府說:“我是唐唐七品龍泉新任知府。”大家都笑著說:“此地是雲地之界,名曰唐後門村。妳控制不了我們。”於是,大家壹哄而散。縣令氣得臉色鐵青,說:“妳就等著瞧吧!”它在向上走。知府上任不久,就極力討好知府和禦史,寫了壹封信說:“唐後門是通往龍泉的門戶,是去縣城的必經之路。但現在是雲和縣偏僻難行之地,應劃歸龍泉。”後來,唐後門劃歸龍泉管轄,改名龍門,意為“龍泉門戶”,龍泉王莊的外半村、機頭村、上坑村、丁村劃歸雲和縣管轄。因為龍門周圍的土地布滿雲霧,所以又被稱為“飛天之地”。
直到民國33年,雲和縣令潘看到“飛地”阻礙政令的執行,有諸多弊端。比如被招募的壯丁逃到龍門,雲和縣不能直接抓捕,要上書龍泉縣政府協助抓捕。然而,當文趕到龍泉時,壯丁早已逃之夭夭;雲何禁止殺牛,殺牛人只要把牛帶進龍門,就無所顧忌。但浙江省政府說:“龍門壹帶土地烏雲密布,是舊日個人恩怨造成的花卉種植地。”省民政廳查明後,龍門仍屬雲和縣管轄。
在舊社會,龍門的確是龍泉之地。《唐後門石霞族譜》記載:西村位於龍泉縣龍門鄉自治區龍泉縣東部120處,水口以七孔村為界。紗帽巖位於上遊,這裏的山脈從鹿角的尖端升起,房子面向方山。村旁有獅、鳳、虎、龜四山和兩村,雙橋、六合、河溝八景為村內景點。我小時候在家裏看到的很多農業稅票據,屠宰稅票據,都蓋有龍泉縣政府的方形印章。
如今,龍門村古樸的木屋和長長的石板,已經隨著電站的建成而湮滅。只有這個耐人尋味的故事還在民間口耳相傳。(摘自黃裕生的《局部的雲》)
陜西省韓城市,古時稱
韓城歷史悠久。
夏商時期屬永州,《龔宇》壹書記載“龍門,龔宇永州之域”。相傳於霞“導河積石,至於龍門”,故“龍門”史稱韓城地區。
相關年齡
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本名佚)被封於朝鮮,其食糧收於漢源壹帶,稱為韓(後)國。在,秦鐘的幼子康也被封在梁山,史稱梁國。周襄王十壹年(前641年)為所滅,今韓城南部古少梁為都城。明代《韓城縣誌》載:“韓、侯、伯為國也”。
春秋時,韓武子被封為韓淵。《博物誌》載:“漢,伍子胥封地”。繼伍茲之後,獻子爵改姓韓。當時晉國占據河西之地,與秦國接壤。周襄王第七年(公元前645年),秦和金在朝鮮交戰,秦打敗金,俘獲國君,金讓出河西之地。在王第二年春天(前617),他攻打秦國,取了少梁。
戰國時期,周鎮定二十八年(前441年),屬魏。周偉十四年(公元前412),魏攻取秦。周安二十六年(公元前376年),漢、趙、魏三分,少梁歸魏。周憲王第七年(公元前362年),秦打敗少良,俘虜公孫厝,又攻占魏城。周憲十五年(公元前354年),秦與魏在元利(今大荔縣)交戰,斬首七千人,取少梁。秦惠文王十壹年(公元前327年),秦少良成夏陽,成邑。
秦滅六國,夏陽為史地。
西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正月,項羽先後分封三王,董昆封為翟王,統領陜北。八月,劉邦入關。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留下壹部分民史郡。梁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左內氏改名為左鳳儀。夏陽就屬於這種。
新莽時,夏陽被改為姬廷,屬於列位大夫的待遇。
東漢時期,光武興盛,都城東移,西京三輔(京、左鳳儀、尤扶風)不變,姬廷改名夏陽,仍屬左鳳儀。建武元年(25)至永平二年(59),合陽並入夏陽。
三國時期,魏國雄居中原,夏陽屬鳳儀郡,魏永州,晉仍在。後來歸花山縣。
東晉永和五年(349年),為躲避羌人的叛亂,尚軍支所由傅氏遷至夏陽(今延安)。七年(351),福建在長安建立前秦,夏陽屬之。
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十壹年(487),夏陽屬化州華山郡。553年,西魏廢帝秦原,遷通州武鄉縣。宇文玨廢魏,建立北周。明帝二年(558),夏陽並入河陽。
隋開帝十八年(598),夏陽脫離河陽,復置郡,改稱韓城為古朝鮮,屬鳳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