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福州景點的故事,急!

福州景點的故事,急!

鼓山的傳說(六則)

向龍借地建湧泉寺

傳說很久以前,鼓山原叫做“白雲峰”,曲徑通幽,綠蔭如蓋,溪澗繞山,土地肥沃。山上住著不少人家.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安閑自在。誰知有壹年夏天的壹個響午,天空忽然烏雲密布,壹剎時傾盆大雨劈頭蓋腦而下,只聽霹靂壹聲,雲層中竄出壹條惡龍,張牙舞爪闖進山上靈源深洞裏去了。壹會兒,雨止天晴,白雲山又恢復了常態。但山上的人受了壹場虛驚,不免擔驚受怕,上山耕種,多數結伴同行,不敢大意。果然,不出人們所料,從此禍害接踵而來,躲在靈源深洞的惡龍,經常出來殘害生靈。開頭吃牲畜,牲畜吃光了就吃人,弄得山裏人家無法生活下去.紛紛出外逃生。惡龍吃不到人,就毀莊稼,啃樹木,把整座林深草茂的白雲峰糟蹋得不成樣子,山上光禿禿的只剩下各種各樣的奇巖怪石了。白雲峰的石頭說也奇怪,他們壹見惡龍出來,便大小巖石齊鳴,好比戰鼓壹樣咚咚地響徹天穹。惡龍聽到鼓聲.不敢出洞。人們見惡龍不敢出來作孽,逐漸又回到白雲峰重建家園。莊稼種下剛壹個季節,正要開鐮收割,壹個晌午,.惡龍又出來吃人了。這時,村上有壹對青年夫婦,平時除了耕織.還練就壹身好武藝,他們見惡龍到來,起了保護鄉親,男的揮動日月寶刀,女的手持鴛鴦寶劍,朝著惡龍猛撲過去。刀光飛閃,殺得惡龍左翻右滾。鄉親們也拿來鋤頭助戰,惡龍見勢不妙,便張開血盆大口.從大鼻孔裏噴出兩道毒氣。壹時滿山遍野烏煙滾滾,人們都中毒倒斃。就在這時,那位揮劍的女子生下壹個男孩。惡龍餓得慌,正要撲吃嬰兒,突然天外傳來壹聲斷喝:“毒龍休得作孽!”惡龍擡頭壹看,原來是南海觀音,連忙抖兩下尾巴,化作壹陣白煙又逃進了靈源洞。觀音要趕赴蟠桃會,無暇停留,只好抱著小孩匆匆走了。這個小孩在南海長到十歲,觀音把他送到雪峰寺裏,不覺二十三年過去了,小孩皈依法門,法號“神晏和尚”,當了雪峰寺住持。

神晏來到白雲峰,到處盡是荒山禿嶺,壹陣風過,山上巖石咚咚作響。所以白雲峰後來被人改稱為“鼓山”。這裏山禿石頑,只見白雲,不見綠蔭,在此建廟,諸多不便。但神晏不好違拗觀音的囑咐,只好在這裏著手動工。房子剛剛建起,山上就湧來泉水,建了年把時間.連房基也沒建成。神晏好生苦惱,便念了經向土地公間明究竟。土地公說:“這裏靈源洞藏著壹條妖龍,占地為王,興妖作怪,作惡多端,殘害百姓,不會讓妳在這裏修蓋廟宇的。”神晏和尚得知這情由之後,決心為民除害,便和惡龍展開了壹場惡鬥。雙方劍來杖往,飛沙走石,打了三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神晏心想,既然武力制服不了它,應該轉向鬥智。他虛晃壹杖,跳出圈外,喝道:“惡龍住手,妳不肯讓地,也不勉強,能否暫借壹用呢?”惡龍此時打得有些招架不住,聽和尚說暫借壹用,便收劍問道:“要借多久?”神晏說:“只借壹夜。三更借地,五更便還。”惡龍心想,只借兩更天,無關緊要,便壹口答應了。可是惡龍不放心,趕緊又補充說:“和尚言出。可守信用?”神晏答道“出家人壹言既出,駟馬難追,”惡龍聽了說.“那我去睡!”和尚說:“盡管去睡,聽到打五更,妳壹醒來.我就還地。”惡龍果然呼嚕呼嚕地睡去了。

等那妖龍睡了,神晏和尚馬上咬人動工建廟.交代打更的小和尚說,在這裏只準打三更,不準打四更、五更。就這樣,那條妖龍壹直睡在那裏。壹年之後,寺廟建好了。神晏招納各地和尚上鼓山寺院居住。每日照常誦經拜佛,和尚打更都只打到三更為止,四更時就起床做功課,永遠沒有打五更的,妖龍沒有聽到五更鼓,連續睡了好幾年不醒。從此,不再有山洪為患了。

壹天.福州的個大官來到鼓山遊覽,聽到傳說,有意跟神晏為難,他命令廟裏的和尚打五更鼓。小和尚不敢違命,只好打了五更。更聲剛響,惡龍便腥過來了。它見此地己被人占用,蓋了寺廟,認為神晏和尚不講信用,立刻噴吐龍泉,要把這裏的廟宇全沖走。可是神晏經過這幾年的修行,法術己更加高明了。惡龍向他要地,他馬上搬壹箱佛經塞住龍口,龍口就吐不出水了。妖龍大怒.向神晏猛撲過來。神晏壹個禪杖便把妖龍活活打死了。而那個大官,卻被最先噴出的龍泉水沖下山溝裏去了。從那時起,鼓山這座大寺廟,便命名為“湧泉寺”。惡龍被除,地方清凈,鼓山依舊壹派好風光。所以,湧泉寺大門的石柱上,刻著這樣壹副對聯:“真東冶無雙福地,水生功德,看泉水滾滾,禪心早徹毒龍潭;”“是西來不二法門,輪轉聲音,聽天外逢逢,梵唱遠通靈鷲嶺。”

王審知和神晏和尚

唐末王審知開疆福建。唐亡,梁太祖封王審知為閩王。

有壹天,王審知巡遊馬江,望見鼓山山巔上霞光閃閃,瑞氣騰騰。他想:這山上定有寶物,不然,哪來的霞光瑞氣呢?他決心前往探究壹番,便轎也不坐,馬也不騎,抄起袍褂徑直望鼓山方向跑去。跑呀跑呀,跑得滿頭大汗,將近霞光升起的地方時.壹塊大石頭擋住去路。王審知急於要看那山上的寶物,便抽出腰間青鋒寶劍,用力往大石頭砍去,只聽得“咣當”壹聲,大石被劈成兩半,開出壹道門來。王審知從這座門走過去.這座門後來就叫“石門”,巖石上刻有“仁知石門”四個大字。到現在還看得到哩!

王審知走過石門,霞光就在眼前,瑞氣萬丈,使王審知壹時睜不開眼來。過了片刻.定神壹看.原來不是什麽寶物,而是壹個老和尚盤坐在壹塊巖石上修煉。王審知大失所望.便把壹腔怒火發在和尚身上,連聲喝問和尚是什麽人,高踞石上做什麽。他連問三聲,這和尚理也不理,仍然閉目修煉。王審知更加惱火,便亮出自已開疆閩王的身份,並說:“寸土屬王,妳既然這樣無禮,目無國主,就不該坐在我的領土上面。”這個和尚聽到王審知“寸土屬王”四個字,便慢慢離開那塊石頭升到半空中,壹動不動地坐在雲端上。這時閩王看傻了眼,才知道這和尚是個高僧,連忙伏身下拜賠罪,並表示願拜長老為師,敬請重臨凡土,仍坐在原來寶座上,受弟子大禮參拜。和尚壹聽,又慢慢地從半空中落下來坐在原位,這塊石頭就是現在的“國師巖”了。

原來這和尚就是神晏方丈。他落座之後,扶起閩王,接受他為徒弟。王審知請求神晏師傅給他講經。他全神貫註地傾聽,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總要問個究竟,師徒倆有問有答,十分契合。剛談到興頭上,卻常被靈源洞嘩嘩響的泉水聲打斷,這次神晏方丈突然大喝壹聲:“呔!”靈源洞的泉水馬上停止流動,轉向別的地方流去了。所以這個地方便被人稱為“喝水巖”。

頑石點頭

鼓山喝水巖下面大石壁上,刻有壹位盤坐講經的和尚,旁邊還題有“頑石點頭”四個大字。這和尚就是達摩祖師。

相傳,達摩祖師原是印度的大和尚,自幼出家,專攻佛經。他長得貌賽潘安,十分漂亮。他來到中國傳經,剛踏上東土.經過壹座木橋,迎面走來壹個懷抱嬰兒的婦女,從達摩身旁走過,誰知剛打壹個照面,這婦義便被達摩的美貌迷住了,傻傻地呆在那裏.忘了懷中的孩子.壹松手.孩子掉進河裏淹死了。達摩見到這個情況,嚇了壹跳,知道這個婦女是被他的外貌迷住了,心想我來中國傳經,好事未做竟先害死壹條性命,真是罪過。於是他便念動真言,自行毀容,霎時間臉上長起了無數疙瘩,非常難看。俗語說得好,事情做過了頭便難辦。達摩雖然佛經講得十分透徹,可是沒人來聽。為什麽?因為人們壹看見他的面貌都嚇跑了。後來,達摩來到鼓山講經,同樣也沒有人來聽。他不灰心,虔誠傳經,便搬來許多石頭當聽眾,執著地向石頭講解佛法,講得天上的雲兒不飄走,鳥兒停止了鳴叫。這時,連山上的松濤也不響了.只見壹塊塊頑石頻頻點頭,好像十分“領會”哩!

天風海濤亭詩會

鼓山屴崱峰(俗稱絕頂峰),是福州最高的山峰,也是觀看日出的好地方。登峰遠眺,煙波飄渺,茫茫東海,盡收眼底。歷代騷人墨客題詠很多。宋代理學家朱熹書寫的“天風海濤亭”就是取意於著名詩人趙汝愚“天風直送海濤來”的名句。

傳說,明代有壹個狀元名叫龔明卿,很想在天風海濤亭上留詩傳千古。有壹天,他邀請福州文人學士來“天風海濤亭”舉行賽詩會,以天風海濤為題,限香交卷。詩會開始了,許多人抓耳撓腮,搜索枯腸,遲遲不能交卷,龔明卿早已寫就,暗暗得意,以為自己的詩句壹定能夠奪魁。正在他自我陶醉的時候,壹個看牛小孩趕著牛拈從亭邊過去,咀裏喊著:“這裏白雲太美了,沾了我壹身。”壹個青年詩人聽了靈機壹動,奮筆疾書了壹首五律,第壹個交卷。當龔明卿讀到:“眼中滄海小,衣上白雲多”時,不覺臉上發紅,嘆為妙句.自愧不如。合座的人,也都交口贊服。後來,這兩句詩便刻在天風海聲亭的柱子上作對聯,壹直傳到現在。這個青年詩人是誰呢?原來是龔明卿的未婚女婿林世璧。

八仙聚會

八仙中的藍采和,常年跋涉高山深洞采集百草,濟世除病。這壹天,他來到鼓山,在芳草滿地的山徑上邊走邊找,邊找邊采,籃中奇藥百草越采越多,他非常高興,連采了好幾天,競忘了回去。這件事,讓神晏和尚知道了,連忙跑去同藍采和見面,恭請他到湧泉寺傳授醫道,藍采和便毫無保留地把醫術傳給他。神晏學得了這壹套醫術,感恩不盡,正要上前施禮叩謝時,藍采和卻化作壹陣清風不見了。藍采和走了,大巖石上留下壹個巨大的腳印,這就是現今“仙人巨跡”的由來。

藍采和回到天上仙霞洞,把鼓山說得比仙境還美三分,比天堂還好幾成。眾仙聽得入神,約定八月十五晚上齊集鼓山賞月。

轉眼中秋節到了,八仙雅興十足,雲集鼓山十八洞前,都被這裏的山光水色迷住了。韓湘子第壹個吹起了笛子,悠揚的樂曲隨著雲兒繚繞在月亮旁邊。漢鐘離敲起檀板為何仙姑伴奏。呂洞賓激動得跳起九連環劍舞。曹國舅坐在巖石上哼古曲,怡然自得。張果老倒騎著小驢兒在洞前躑躅跶跶,呵呵大笑。李鐵拐高興得把葫蘆裏的美酒全喝光了……

八仙中秋鼓山賞月,給“八仙巖”留下了美麗的傳說。清代詩人魏傑曾就這壹傳說寫了這樣的詩句:

石門不鎖自高堅,

九曲盤旋住八仙,

開辟丹梯七層磴,

此身直上洞中天。

劉海釣金蟾

劉海原是湧泉寺的壹個小和尚,年幼心純,秉性正直。師傅對他說:“佛家莫見財就貪,見色就癡,見屈就怨。應該修心養性,不貪非分之財,看見美女不動心,受了委屈不發怒。”他出門化緣,在市鎮上看見美麗的姑娘,本能地想多看兩眼,壹想起師傅的教誨,便把姑娘當作老虎避之,街坊小孩有時圍著奚落欺侮他,本來氣得想哭甚至想動手還擊,可是壹想到師傅的教誨便克制自己,壹動不動地閉著眼睛任人欺侮,他有時出去化緣,得到比較多的錢,想留下壹點買點心充饑,壹想到師傅的教誨,便半分也不敢私留,募到多少就全部上交。劉海把師傅講的佛經,都視為金科玉律,壹概遵命,不敢違反,十分虔誠。

有壹天黃昏時分,劉海正在茅廁解手,見師傅從外面突然走進來,他不便招呼,把頭垂下,壹動不動。師傅不知道劉海在這裏,壹面數著錢,壹面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募到十元錢,我私下留了四元,連昨天、前天留下的,只三天時間就有了十元。如此下去.不到幾年我便可還俗回家,當個大員外,討幾個小老婆,且樂得下半世快活,還當這個清苦的傻和尚幹什麽!”劉海聽了師傅這番話,不禁失聲喊道:“哎呀師傅!”劉海的喊聲,使師傅大吃壹驚,手裏的錢掉落茅坑裏了。師傅的私心暴露了.心裏壹陣不好受,悔恨交集,染成重病,不久便嗚呼哀哉。師傅死後,劉海每回上廁所都看到茅坑裏有壹只蟾蜍在那裏跳來跳去,啯啯大叫。劉海覺得奇怪,轉想師傅因為貪財致死,他的骯臟靈魂可能還在茅坑裏找那失手掉落的金錢哩!所以,第二夭,他串起壹吊銅錢,放下茅坑去釣師傅的“魂”,那蟾蜍果然緊緊抱著銅錢被釣了上來。劉海想,這蟾蜍就是師傅的化身,死了還要在臭茅坑裏找錢,變成蟾蜍,還是見錢死抱不放。所以,劉海鄙視地將金蟾用力摔到東海中去。這便是“劉海臺”與“金蟾洞”的傳說故事。

張傳興搜集整理

(選自《烏塔與白塔》,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評點

鼓山座落於福州東郊。據說,有壹巖石似鼓,值風而大作,巖洞中可聽到鼓聲,因此得名為“鼓山”。它是佛教勝地.又是避署尋幽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學士、達官顯宦,常在此處吟詩填詞,留題巖壁,許多摩崖題刻成為傳說的依據。

這裏所選的六則傳說,描繪了鼓山的千姿百態和自然人化的傳奇性色彩。這些傳說,通過尋找鬼斧神工造化的風物來源,有的對鼓山巖石奇特形狀的遐想,追求它的真締;有的把怪異的巖洞、奇峰人格化,作了幻想性解釋,有的成為仙界足跡所到的好地方,有的從人間講到佛界、仙界。更有趣的是釋、道諸神,情趣相投,***處歡歌,翩翩起舞。這些傳說,構思之巧,順理成章,使人讀後興趣盎然。《王審知和神晏和尚》壹則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進行加工的。據歷史記載:五代時,閩王王審知建鼓山湧泉寺,曾請神晏和尚主持。後來湧泉寺兒經修葺,至今保留著明代佛教建築的風格。然而傳說生發開去,既有壹定的歷史根據,又非本來面目,達到借史揚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