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單行路 ,作者單行路
單行路
每個人都是單行道上的跳蚤/每個人皈依自己的宗教/每個人都在單行道上尋找/沒有人相信其實不用找]
保羅·胡塞爾的這本《格調——社會等級與生活品味》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狀況。
他將美國的社會人群分為三個大階級,九個小階層。
從上到下依次為:
看不見的頂層、上層、中上層階級
中產階級、上層貧民、中層貧民、下層貧民
赤貧階層、看不見的底層
然後分別從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待人接物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對不同階層的特點進行了上帝視角的評價。
有些例子還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中產階級喜歡看克朗凱特和丹·拉瑟的新聞節目;比如中產及以上的人不喜歡養貓,因為貓花費太小,而且這家夥太自由,懶得理妳,讓主人沒有“成就感”;比如“大學教師”比“中學教師”社會地位更高,並不僅僅因為他們是知識鏈條的頂級生物,更是因為他們自由而不受約束(雖然接觸過大學老師的幾乎都不認為他們不受約束)。
還講了旅遊、裝飾、衣著什麽的各式各樣的差異,但條條框框我基本翻頁就忘,也懶得記住。
畢竟,在當今這個“大雜燴”的時代裏,隨著“熵值”的增加,隨便壹個人都能買的起任何壹件他想要的衣服,如果他真的迫切想要的話。
更何況,僅以我各個階段的同學為例,越是富豪越是隱性。隱形到妳真的覺得妳們穿著同樣壹件校服,妳們就能有同樣的未來壹樣。大學之前的素質教育,仿佛壹個烏托邦的理想社會壹樣,每個人都溫潤爾雅,相互欣賞。窮苦的孩子和住別墅的孩子享受同樣的本市最優秀的教育資源,在同壹件教室裏,穿著同壹件校服。
(或許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麽年輕人熱衷於炒鞋。因為唯有鞋是中學之時最能自由發揮的壹個元素了。就像我中學階段就已經對於各種最新款的aj、噴泡見慣不怪了)
甚至,在我上了大學之後,我家的小升初選拔制度,采取了讓人嘆為觀止的“搖號”制度。從此,妳去什麽樣的學校、接受什麽樣的教育,與妳的成績無關、甚至和妳爸是誰都沒關系,全憑壹張買彩票的運氣(雖然高分的孩子仍然有權選擇花更高昂的學費去私立學校)。
這樣的壹個制度,使得小升初真正實現了某種意義上的無差別化的絕對平等。
我們暫且不去討論它了,因為平等都是相對的。即使是高考,也並非是壹個絕對平等的選拔方式,它的意義並不在於把最優秀的學生送去最優秀的學校,甚至不在於把適合的資源匹配給適合的學生,而在於,用壹套大家都能接受的遊戲規則,讓大家順利地進行遊戲人生。它也不過是壹種規則面前的平等,是壹種社會契約。
如果真的要研究“社會等級”,書中所提到的衣食住行、言行舉止,在我國的社會狀況下,實際上都是有可能通過後天的努力和運氣實現壹定程度上的階級跨越的,雖然難度系數各不相同。
研究“社會等級”,或者說研究社會學,最大的難處或許根本不再於讀懂福柯、米爾斯、馬克思、馬克思·韋伯的各種理論著作,最大的難處或許應該在於社會各階層的實證研究,因為妳永遠不可能精準而完整地捕捉到他們,更不要說把它們的個人命運與歷史發展建立合理聯系了。
暑假到處跑的火車上,我草草翻過了C·賴特·米爾斯的《社會學的想象力》。裏面最著名的壹段話便是:“具有社會學的想象力的人,就更有能力在理解更大的歷史景觀時,思考它對於形形色色個體的內在生命和外在生涯的意義。”
從此“社會學的想象力”成為壹個耳熟能詳、經久不衰的概念。它似乎在告訴我們,個人命運的悲歡離合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壹個小小浪花。從微觀上看,白浪花花,而宏觀上看,仍然是壹道淺淺的波紋。但如果我們試著嘗試用宏觀社會的視角去看待微觀個人層面上的喜怒哀樂,就能看到結構化的癥結,很多看上去不可調和的矛盾,便有了壹個社會學意義上的解釋。
或許也就可以從中明白,“這不是妳的錯。”
在這場浩浩湯湯的波濤洶湧之中,如何搞清楚其之於形形色色的個體意味著什麽,或許才是研究“社會等級”最困難的地方。
我曾經看過這樣壹個觀點:社會科學最難的題目,恐怕是搞清楚500元錢對於形形色色的個體來說意味著什麽?對通勤地鐵上哈欠連連的白領意味著什麽?對出租房樓下收廢品樂呵呵的大媽意味著什麽?對超市裏的收銀員意味著什麽?對沒有直接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意味著什麽?它涵蓋了經濟發展、階級利益、社會分配、社會心理、媒介感知、風險預判等壹系列社會科學問題,搞清楚了就是壹部出色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然而,我甚至不能搞清楚500塊錢對於我來說意味著什麽。是壹個禮拜的生活費?是壹個月發校報的收入?是回趟家的錢?是壹雙鞋?還是兩次朋友的吃飯聊天?我甚至覺得隨著我的社會角色發生變化,500塊錢的意義也會變化,我永遠也無法給出壹個確切的答案。
這樣個體差異和時間差異,或許就是社會學最難控制的地方吧。
以後有時間有機會了,可以做壹做這個小課題,感覺是真的有意思。
盡管上壹次的讀書筆記,我曾給自己定下壹個規定:盡量少的介入個人感受,而只探討書籍之於文本的分析,可第二次就要食言而肥了。
我想與大家分享暑假的壹段親身感受,這或許也算是壹個不成熟不完全的實證研究:
這個暑假我累計在北京待了將近20天,
從放假之初的中關村,到放假尾聲的北京和河北交界處的小村莊;
從中國矽谷到鄉土中國;
從四通八達的地鐵到只有壹條進村的路;
從年薪百萬,高薪到手,到掙紮在人均年收入3200元的國家貧困線上;
從物質豐富、應有盡有,到小賣部裏落著厚厚灰的商品;
他們都可以叫“北京”。
又到了最後“文學升華”的環節了,該引用哪本書呢?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壹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每逢妳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他對我說,‘妳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妳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本期責編:艫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