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足球的來源

足球的來源

足球的起源現代生活中再也沒有比足球更令人激動不已的運動了。足球的歷史可謂悠長久遠。早在古希臘就有壹種類似今天的手球的遊戲。以後,羅馬人在此基礎上又有所發展。隨著羅馬人征服歐洲的數百年間,這運動便得以在英倫三島廣為流傳。那時已有羅馬人為壹方,不列顛土居民為壹方所進行的比賽。據說那時使用的球是戰俘的頭顱。以後改用牲畜的膀胱沖氣做成球。這種球有壹定的彈性,可拍,可踢,時常是許多人壹擁而上朝某個目標踢去。當時,比賽的動作粗野,時有參加者受重傷,故被禁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足球運動卻愈加普遍,英倫各地有各種各樣的規則。盡管已成為事實,但幾代英國國王仍然禁止踢球,怕年青人不專心致誌地練習武功而受到外來異邦的侵略。 到了伊力莎白女王的後期,足球比賽已能登堂入室。節日期間常有壯觀的比賽為人們助興。1602年,在康沃裏舉辦過壹次大規模比賽,雙方球門相距三四英裏,各教區之間相互比賽,席卷了整個地區。 以後的200年間,英倫三島進行了各種不通形式的比賽,規則也不盡相同。那時還沒有人打算把規則統壹起來,也沒有把各地方的隊組織起來。那時的比賽相當粗野、激烈、有的隊員故意踢對方的小腿而不是踢球,簡直和鬥毆毫無二致。 1823年11月21日,發生了壹件改變整個世界足球面貌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事件。這天,壹群學生在操場上踢球。壹個叫威廉.韋步埃利斯的15歲的男孩在比賽進行中抱著球跑,這個簡單而平常的動作竟然把足球世界分為兩部分:允許用手持球的走的成為橄欖球,允許用腳踢、頭頂的成為足球。這以後,壹些熱心於足球運動的人在倫敦壹家旅館裏召開會議,起草足球協會的章程,其中有壹條明確規定,即禁止手持球走。而允許手持球走的橄欖球聯合會直到1871年才成立。 1863年10月26日,英國足球協會在英倫召開了現代足球史上十分重要的會議。比賽歸程草擬出來,但有些條文卻離今天的規則相距甚遠。比如當時有這樣壹條:當球從球門柱之間進入或在上面的空間越過,不論高度如何,只要不是被手扔、擊、運進去的,都算贏壹球。那時球員的位置與陣形也不同於今天:每隊壹名守門員、壹名後衛、壹名前位和八名前鋒。制定規則不久,陣形有所改變:壹名守門員、兩名後衛、三名前衛和五名前鋒。擲界外球,最初只用壹只手,但有些球員能巧妙地把球從四、五十碼以外擲入球門,因此規則又作了變動,必須雙手擲界外球。最早的球門也不同於今天,1883年球門的橫梁還是拉壹根繩子。由於繩子細些,壹些球從上面過去還是從下面過去,壹時很難判斷,直到1890年,才設置了球網。至於球場的規模也不同於今天,1890年,球場的面積是200碼X100碼或100碼X50碼,還有200碼X50碼的。現在的場地規定是:最大可允許130碼長,最小也需要100碼長,寬為100碼到50碼。那時比賽,是由每隊各出壹名副裁判和主裁判擔任“執法官”。直到1891年,才出現持中立態度的現在意義上的裁判----壹名裁判和兩名巡邊員。早期的球隊均是業余球員構成的,而現代足球有了職業球員,以踢球為職業的運動員.

漢·許慎《說文》曰:“蹴,躡也。從足,就聲。”玄應雲:“《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說文》又曰:“鞠,蹋鞠也。從革,匊聲。”劉向《別錄》曰:“蹵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漢書·藝文誌》兵技巧十三家有《蹵鞠》二十五篇。郭璞註三蒼雲:“毛丸可蹋戲者曰鞠。”

踢足球,在我國古代文獻典籍中稱之為“蹴鞠”或“蹋鞠”。揚雄《法言·吾子》卷第二:或問:“公孫龍詭辭數萬以為法,法與?”曰:“斷木為棋,捖革為鞠,亦有法焉。不合乎先王之法者,君子不法也”註:大匠之誨人也,必以規矩;君子之訓物也,必以仁義。

南朝梁·顧野王《玉篇·足部》載:“蹵,蹴蹋也;蹴,同蹵蹋。”宋·陳彭年等《廣韻》載:“踘,踘蹋也。鞠,蹋鞠以革為之,今通謂之毬。”宋·丁度等《集韻》載:“踘,踏也。鞠,《說文》:蹋鞠也。”

《昭明文選》載曹植《名都篇》有“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句,李善註引郭璞三蒼解詁雲:“鞠,毛丸,可蹋戲。”毛丸,即以足踢的毛球。

據《辭源》《辭海》《漢語大字典》解釋:蹴鞠(cu ju),亦作蹴踘、蹋鞠(taju)、蹹鞠(taju)。關於“蹴”字,《孟子·告子上》:“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趙歧註:“蹴,蹋也。”踢也。唐·齊人(臨淄)段成式《酉陽雜俎·壺史》:“(有人)扣門求糴,怒其不應,因蹴其戶。”蹴,踢也;鞠,亦作踘,球也。

中國古代的蹴鞠(蹋鞠)運動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文獻典籍當屬《戰國策》和司馬遷的《史記》。

據《戰國策·齊策》載:蘇秦做了趙相,為趙合縱,聯齊抗秦,他出使齊國對齊宣王說:“齊南有太山,東有瑯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裏,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齊車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錐矢,戰如雷電,解如風雨,即有軍役,未嘗倍太山、絕清河、涉渤海也。臨淄之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下戶三男子,三七二十壹萬,不待發於遠縣,而臨淄之卒,固以二十壹萬矣。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誌高而揚。夫以大王之賢與齊之強,天下不能當。今乃西面事秦,竊為大王羞之。”由此可以看出,齊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時,距今二千三百年前,在齊國臨淄就已經廣泛地開展了蹴鞠運動。

又據《史記·蘇秦列傳》亦有類似的記載,蘇秦為聯合齊國抗秦,出使齊國臨淄,對齊宣王曰:齊國是壹個大國,地理位置優越,有二千裏土地,數十萬軍隊,僅臨淄城就有七萬戶,人民富庶殷實,其民無不以“吹竽鼓瑟,彈琴擊築,鬥雞走狗,六博蹹鞠者”為樂。這樣富強的國家,怎麽能俯首聽命於秦呢?《史記·集解》引劉向《別錄》曰:“蹹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戲而講練之。”

蹴鞠運動興於齊國是與齊國繁榮的經濟、濃郁的思想文化、發達的科學技術、尚武的社會風習等是很有關系的。齊國歷代君王大多喜獵尚武;齊國是先秦時代諸國中產生政治家、思想家、經濟學家、軍事家、軍事理論家最多的國家。齊國兵學最發達,有“齊國兵學甲天下”之說。齊桓公、管仲時期,又是以武力征伐為基礎首霸諸侯的強國。到戰國時期,齊國軍隊以兵強馬壯、勇武善戰而著稱天下。

可見古代蹴鞠,最早為軍中習武之戲,類似今之足球運動。據《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曰:“穿域蹋鞠。”索隱雲:“鞠戲以皮為之,中實以毛,蹴蹋為戲也。”唐·顏師古在《漢書註》中說:“鞠是用皮做成,中間塞以毛發,成為圓球,以足蹴蹋為戲樂。”漢·劉向《別錄》曰:“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蹋鞠,兵勢也,所以講武知有材也。”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太倉公者,齊太倉長,臨淄人也,姓淳於氏,名意。……安陵阪裏公乘項處病,臣意診脈,曰:‘牡疝。’臣意謂之:‘慎毋為勞力事,為勞力事則必嘔血死。’處後蹴踘,要蹶寒,汗出多,即嘔血。臣意復診之,曰:‘當旦日日夕死。’”張守節《正義》:“蹴踘,謂打球也。”由此可見齊國名醫淳於意的醫術之高超,同時也說明蹴踘運動之劇烈。項處迷戀蹴踘,患“牡疝”之疾,是不宜從事蹴踘運動的,他因不聽淳於意之醫囑而喪生。

以上可以看出,蹴鞠,在《戰國策·齊策壹》中作“蹋鞠”;在《史記》中作“蹹鞠”;在《漢書·衛青霍去病傳》作“躢鞠”;《漢書·藝文誌》載,兵家技巧著錄《蹵鞠》二十五篇,又作“蹵鞠”。《漢書·賈鄒枚路傳第二十壹》載枚乘之子枚臯賦辭曰:“弋獵射,馭狗馬,蹴鞠刻鏤,上有所感,輒使賦之。”《後漢書·梁冀列傳》載:“(冀)性嗜酒,能……六博、蹴鞠之戲”等等,均為“蹴鞠”。

二、漢、唐蹴鞠運動之繁盛

西漢初年,貴族與平民都喜愛蹴鞠運動。據桓寬《鹽鐵論·刺權》載,西漢社會承平日久,權貴人家以“臨淵釣魚,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鬥雞”為樂;而平民百姓也是“裏有俗,黨有場,康莊馳逐,窮巷蹋鞠”(《鹽鐵論·國疾》),足以可見蹴鞠運動之廣泛性。

《漢書》記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鬥雞、蹴鞠比賽,有所謂“雞鞠之會”。漢武帝的寵臣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踢球的“鞠客”,在山東曲阜、河南南陽和陜西綏德的漢畫像石中,都有蹴鞠的圖象。可見,在西漢時期,足球活動的社會面更為擴大了。

漢·葛洪(亦作劉歆)《西京雜記》卷二載:“太上皇徙長安,居深宮,淒愴不樂。高祖竊因左右問其故,以平生所好,皆屠販少年、沽酒賣餅、鬥雞蹴踘,以此為歡,今皆無此,故以不樂。”可見太上皇喜歡蹴踘。卷二又載:“成帝好蹴踘,群臣以蹴踘為勞體,非至尊所宜,帝曰:朕好之,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家君作彈棋以獻。帝大悅。賜青羔裘、紫絲履,服以朝覲。”

南朝梁·吳均在《邊城將詩四首》其四,也提到臨淄的蹴鞠活動:“臨淄重蹴踘,曲城好擊刺。不要身後名,專騁眼前智。君看班定遠,立功不負義。掣拽二丈旗,躑躅雙鳧騎。但問相知否,死生無險易。”

唐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制作的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的制球工藝,有了

很大改進。出現了“氣球”,把由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其形體更圓了;原來“以皮為之,中實以毛”的“鞠”,改為用八片皮子制成球殼,內放置動物的膀胱作氣囊,用口吹氣,由於很費力,後改為“打揎法”。明·汪雲程《蹴鞠圖譜》曾介紹“打揎法”:“打揎者,添氣也,事雖易,而實難,不可太堅,堅則健色浮急,蹴之損力;不可太寬,寬則健色虛泛,蹴之不起;須用九分著力,乃為適中。”健色是指的球,打揎是用壹種鼓風箱來打氣。說明當時對球的氣壓已有規定。但對球的體積並無記載。改用“氣球”有利於騰躍,能增加比賽的精彩。氣球在世界上也是我國第壹個發明。據世界體育史記載,英國發明吹氣的球是在十壹世紀宋代,較我國唐代晚了三、四百年。

球體的改進,帶來了蹴球方法和技術的變革。漢代因球內充塞毛發為實心球,不可能

踢得高,所以球門是就地建築,所謂“穿地為鞠室”就是這個意思。而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各用兩根高達數丈的竹竿插在地上,上面張網,形狀像個“門”字,以防球從門上面飛遠。稱之為“絡網為門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分隊直接對抗比賽,“僻脫承便,蓋象兵戍”。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象打仗壹樣。而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了,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壹側,以球射門的“次數多者勝”。

宋末元初馬端臨《文獻通考》對此有簡單說明:“蹴球蓋始於唐,植兩修竹高數丈,絡網於上,為門以度球。”兩隊采用腳踢對抗進行攻守,設有裁判官執法,據明·汪雲程《蹴鞠圖譜》在“球門射規”壹節中規定:以射進球門的球數多少決定勝負。在該書中設有“都部署校正”和“杜司”兩個正副裁判職。李尤《鞠城銘》中還載有裁判原則,諸如“不以親疏,不可阿私,端心平息,莫怨是非”等。指出裁判員應撇開親疏關系,不存偏向,公正明辨做出裁判。然而競賽規則沒能流傳下來,只能根據壹些描寫競賽場面的文字記載加以推斷。

唐代蹴鞠運動設有四種遊戲方式:其壹,為“打鞠”,為不用球門的比賽(《戲球場科範》)。比賽時不限人數,各自獨踢,身體各部位均可代替兩足觸球,以球不落地、連續觸球次數多者為勝。其二,為 “白打”,即白打場戶的蹴鞠遊戲。比賽時中間掛網,可二人對踢或多人對踢,並出現了女子參加。其三,為“躍鞠”,不用球網、球門,相互追逐奔走,以踢球次數多且高者為勝。其四,為設壹個球門的比賽,球門兩根立柱設在場地中央,高約三丈。每隊七人,規定只站在自己球位上踢,不準跑動換位。由壹個隊的“球頭”將球拋踢過門,而另壹隊球員用規定姿勢接住球,若能將球回踢過門則為勝,雙方交替進行。

球體輕了,又無激烈的爭奪、奔跑,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蹴球活動。女子蹴球的踢法不用球門,以踢得高、踢出花樣為能事,俗稱為“白打”。

唐·王建有壹首《宮詞》,描寫在寒食清明節這壹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蹴球為樂。每年的寒食節,從民間到皇宮都有禁煙火,吃冷食的習俗,都要郊遊或參加壹些文體活動,以消除寒食吃冷食的積滯。

唐·王維的《寒食城東即事》詩就描繪了寒食節蹴鞠的習俗:“清溪壹道穿桃李,演漾綠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幾家,落花半落東流水。蹴踘屢過飛鳥上,秋千競出垂楊裏。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詩中寫高超的蹴踘技巧,可以玩出各種花樣,男兒們此時不免要炫耀其身手:“蹴踘屢過飛鳥上”,可見踢球之高;而女孩們則穿著打扮入時,於垂楊中蕩起秋千,“秋千競出垂楊裏”,有如飛仙壹般,吸引了眾多少年的目光。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裏秋千習俗同”。說明了我國各地都有蹴鞠活動的習俗。

蹴鞠不僅在民間十分流行,在宮內也如此。唐·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四十六曰:“鬥雞金宮裏,蹴踘瑤臺邊。”王建在《宮詞》中亦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韋莊《長安清明》詩曰:“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均為寫宮中的蹴鞠活動,並為此而得賞錢。

唐·韋應物《寒食後北樓作》詩曰:“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則寫軍中的蹴鞠運動。這表明唐代除了民間和王宮有蹴鞠風習,而軍隊中亦開展了這壹蹴球活動。

這種蹴踘運動和習俗從齊都臨淄開始,到漢、唐興盛,又壹直延續到宋元時代。南宋詩人陸遊在《春晚感亭》詩中也描寫過蹴鞠運動的盛況:“寒食梁州十萬家,秋千蹴鞠尚豪華。”又《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詩句等等。

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蹴球,而且女子蹴球技術還相當高超。據唐·康駢的《劇談錄》筆記載:京兆府的小吏王超,壹天走過長安城勝業坊北街,“時春雨初霽,見壹三鬟女子,年十六七,衣裝襤縷,穿木屐於道側槐樹下,值軍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數丈,於是觀看漸眾。”這個“三鬟女子”穿著木屐,能夠接住軍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壹腳把球踢了數丈高,真可謂高技術水平!由此可見唐代蹴球活動普及之壹斑。

三、宋、元、明時代蹴鞠運動之發展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元宵》載:“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內前自歲前冬至後,開封府絞縛山棚,立木正對宣德樓,遊人已集禦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餘裏,擊丸蹴踘,踏索上竿。”

《宋史·本紀第三十四》:“九月丁酉朔,日有食之。己亥,命修築海潮所壞塘岸。辛醜,免宰執以下會慶節進奉。庚戌,命禮官定開寶、政和祀禮。戊午,閱蹴踘於選德殿。”

宋·吳自牧《夢粱錄》“百戲伎藝”載,“百戲踢弄家,每於明堂郊祀年分,……呈百戲使藝,……弄花球兒、拶築球”。

南宋·四水潛夫(周密)《武林舊事》卷三:“西湖遊幸”提到“……花彈、蹴鞠”等伎藝。“放春”提到“且立標竿射垛,及秋千、梭門、鬥雞、蹴鞠諸戲事以娛遊客”。

《武林舊事》卷四:“乾淳教坊樂部”還列出了“築球三十二人”競賽時兩隊分工與名單:“左軍壹十六人:球頭張俊 蹺球王憐 正挾朱選 頭挾施澤 左竿網丁詮 右竿網張林 散立胡椿等 ;右軍壹十六人:球頭李正 蹺球朱珍 正挾朱選 副挾張寧 左竿網徐賓 右竿網王用 散立陳俊等”。

《武林舊事》卷六:“諸色伎藝人”還列出了“蹴球”者名單:“黃如意、範老兒、小孫、張明、蔡潤”。凡此等等,足見其盛。

宋、元、明三代,還逐漸建立起民間蹴球會組織,如宋代的“齊雲社”、“圓社”等,也相繼有女子參加蹴鞠遊戲。

宋、元、明時代,還出現了專述蹴球技術的著作,諸如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無名氏的《戲球場科範》、明·汪雲程的《蹴鞠圖譜》等。汪雲程的《蹴鞠圖譜》(壹卷),記有唐宋、元明流行的蹴鞠法。凡二十二節:球門射規、球門物色、球門人數、下場口訣、壹人場戶、二人場戶、三人場戶、健色名、踢搭名色、打揎訣、下截解數、中截解數、上截解數、成套解數、坐地解數、禁踢訣、那輾側腳訣、取樣蹺踢側腳捷訣、官場下作、輸贏籌數、錦語、不踢訣。其中“球門射規”壹節的內容,與南宋陳元靚《事林廣記》所載的內容基本壹致。為研究中國古代蹴鞠運動之重要文獻資料。收入宛委山堂《說郛》叢書。

此外,明代還有“萬朵銀燈照打球”的晚場蹴球比賽之盛況。清代,還將蹴球運動,改為在冰上的壹種競賽活動,等等。

在元代雜劇和散曲中,多有蹴球活動的描寫:“妳看那王孫蹴踘,仕女秋千”(石君寶《曲江池》第壹折);“寬綽綽翠亭邊蹴踘場,笑呷呷粉墻外秋千架”(喬吉《金錢記》第壹折);“只見香車寶馬,仕女王孫,蹴踘秋千,管弦鼓樂,好不富貴呵!”(無名氏《百花亭》第壹折)關漢卿《南呂·壹枝花·不伏老》套數中自稱:“普天下郎君領袖,蓋世界浪子班頭”,結尾處,倔強狂傲地表示:“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當壹粒銅豌豆,……我也會圍棋、會蹴踘、會打圍、會插科……”;他還有《越調·鬥鵪鶉·蹴踘》:“蹴踘場中,鳴珂巷裏,南北馳名,寰中可意……”。結尾處“……鬥白打官場小踢。竿網下世無雙,全場兒占了第壹。” 特別是展示女子蹴球的情景描繪得最為精彩。薩都刺的散曲套數《南呂· 壹枝花· 妓女蹴鞠》寫女子蹴鞠的情景:“紅香臉襯霞,玉潤釵橫燕。……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可見在當時蹴球和歌舞壹樣,都是宴會上的伎藝。這些“占場兒陪伴了英豪”的女子,大都是”謝館秦樓”、“鳴珂巷裏”的“絕色嬋娟”;“若道是成就了洞房惜玉憐香願,六片兒香皮做姻眷。”鄧玉賓的《仙呂·村裏迓古·仕女圓社氣球雙關》寫道:“包藏著壹團和氣,踢弄出百般可妙。……”中間幾支曲子具體描寫仕女們蹴球時的種種風情、優美姿態。最後作者誇贊道:“似這般女校尉從來較少。隨圓社常將蹴踘抱拋,占場兒陪伴了些英豪。那豐標!體態妖饒……那姐姐見球來忙把腳兒蹺。” 這些散曲作品記述了男女對踢足球的情景。但這種男女對踢,已不是雙方尋求自身的娛樂,而是以婦女蹴球作為壹種伎藝供人們欣賞。

明·翰林院修撰錢福有壹首題為《蹴鞠》的詩,描寫女子足球比賽的場景:“蹴鞠當場二月天,仙風吹下兩嬋娟。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翠袖低垂籠玉筍,紅裙斜曳露金蓮。幾回蹴罷嬌無力,恨殺長安美少年。” 描寫女性細致入微。從詩中可以看出,時值春光二月的花季,兩個少女踢球玩得“汗沾粉面花含露,塵撲蛾眉柳帶煙。”全詩以花季、花露、翠柳、玉筍、金蓮等花卉花姿,描繪少女生活和優美的神態,形象、生動。把少女如月似花的美態寫得天然純真。

明代金陵妓女馬如玉也寫了壹首《踢球》詩,同樣是觀看女子足球比賽而作的:“腰肢裊裊力微微,滾滾紅塵指羽衣。偃月鬢邊星欲墜,石榴裙底鳳比飛。”

明代公安派袁宏道《袁中郎隨筆·尺牘卷》載:“人生何可壹藝無成也。作詩不成,即當專精下棋,……又不成,即當壹意蹴踘搊彈,如世所稱查八十、郭道士等是也。”

明·張岱《陶庵夢憶·祁止祥癖》載:“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余友祈祁止祥有畫癖,有蹴踘癖,……”(卷四)《陶庵夢憶·揚州清明》載:“揚州清明日,城中男女畢出,……壹切好事之徒,無不鹹集。長塘豐草,走馬放鷹;高阜平岡,鬥雞蹴踘;茂林清樾,劈阮彈箏。……浪子相撲,童稚紙鳶,……”(卷五)

明清小說“三言二拍”、《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紅樓夢》、《聊齋誌異》中,也均有關於蹴鞠的描寫。

據清·徐珂《清稗類鈔·戲劇類·蹴踘》載:“蹴踘,遊戲之事。踘,亦作鞠,毛丸也,相傳起於黃帝之時,分左右曹以踢之。……”並引陳迦陵《詠美人蹴踘》詞,描繪女子蹴踘的種種情態,有“算白打秋千和格五,總然無意緒。且水晶簾畔,斜穿鞠域……”等句。《清稗類鈔·戲劇類·足球》載:“足球,與蹴鞠相類,蓋效西法也,宣統時盛行之。其質料為印度橡皮或塗橡皮膠之帆布,鼓氣令滿,外裹以皮囊,圓徑約八九寸。遊戲時,人分兩組,偕入長三百三十尺闊百六十尺之廣場。場之兩端,各立長十八尺闊六尺之木架為門,以球能踢入對面之門者為勝。” 《清稗類鈔·技勇類·邱尊謙使大刀》載:“邱尊謙,徐州沛縣人。能使大刀,重許十斤,人呼為邱大刀。……馳驅齊魯,……蹴踘為樂,……”;《清稗類鈔·技勇類·馮氏女發袖箭》載:“馮氏女,籍登州,……女美豐姿,工挾彈走馬,及秋千、蹴踘、高縆諸技,……”。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寫焙茗“壹徑往東邊二門前來,可巧門上小廝在甬路底下踢球……”此處寫的是踢石球。據清末《北京民間風俗百圖》第六十四圖《踢石球》中,有踢球之法:二人以二石球為賭,用些碎磚瓦塊鋪地,用壹球先擺壹處,二球離七、八尺遠,每人踢兩次,踢中為贏。末代皇帝溥儀的四弟愛新覺羅·溥任,從小在親王府中生活,曾看到太監踢石球,所踢的球類似握在手中揉動筋骨的健身球,踢的方法是先用腳尖踩住球,然後用力向前踹,以擊中對方為勝。無論是圖畫記載,還是老人的描述,均為用腳“踹”球,不是現代足球運動的踢球。踢石球實際是“踹”球,踢石球遊戲經過挖掘整理後,正式成為群眾比賽的運動項目時,用了“蹴鞠”的“蹴”字,定名為蹴球。

在蒲松齡的《聊齋誌異》《小翠》中,描寫了小翠蹋蹴的情景:“第善謔,刺布作圓,蹋蹴為笑。著小皮靴,蹴去數十步……”雲雲。還有較長的壹篇《汪士秀》,是寫善蹴鞠的父子的故事:“汪士秀,廬州人。剛勇有力,能舉石舂。父子善蹴鞠。”父四十餘在錢塘江溺水而死。後來汪士秀南遊洞庭湖,夜泊湖畔,思父之死,不能入睡。忽見五人從湖中出,鋪大席於水面,飲酒作樂。酒後拿出壹個晶體透明的球,“***蹴之。蹴起丈餘,光搖搖射人眼”。汪士秀見那會踢球的老叟象其父,便坐起在舟中觀看。這時,恰巧那球落在他的身傍。汪士秀壹時技癢,便起腳踢了回去,那老者見狀驚呼道:“此吾家流星拐”踢法。誰知汪士秀壹腳踢的過猛,把球踢破了,霎時間湖上人、球俱杳。原來那四人是魚精。他父親溺水被魚精拯救留作仆役,踢的球是魚膘做成。蒲松齡在寫球被踢破下落時,說道:“中有漏光,下射如虹,蚩然疾落;又如經天之彗,直投水中,滾滾作沸泡聲而滅。”

我國古代的蹴鞠運動,歷經幾千年,在漢唐、宋元明時代,曾發出過彗星般的閃亮光輝,但到了清代,卻“直投水中,滾滾作沸泡聲而滅。”……

足球無疑是當今世界杯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之壹,作為和平時期的戰爭,它早已經遠遠超越了足球運動本身的涵義演變為壹種文化和社會現象,而世界杯則正是這種文化的壹個世界性的盛會。來自世界每個角落的不同國籍,不同膚色,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球員們在世界杯的賽場上享受著現實世界中難以找尋到的公平,團結,友愛……世界杯,是所有足球運動員夢想的最高殿堂。

最早的具有世界杯性質的比賽出現在1920年比利時奧運會上,來自南美,亞洲和非洲的22支球隊參加了足球比賽。1929年,在國際足聯的全體代表大會上,主席雷米特正式宣布了世界杯(World Cup)的誕生,我們將舉辦世界杯比賽,所有成員國的隊伍將壹起分享這壹賽事。從這以後,除了二戰時期因戰爭而停辦外,全世界國際足聯成員國都可以每四年就享受壹次世界杯的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