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全詩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起首三句從大處著筆,揮灑出杭州自古以來的形勝與繁華,氣勢宏大,“有千鈞之力” ,是全篇的統領。這句是說,杭州地理位置優越,風光優美,是三吳這壹帶地方的都市,自古以來都很繁華。前兩句是對偶句,寫杭州地理位置的優越和歷史悠久,最後“錢塘自古繁華”從史地、時空兩個角度進行總括,“雖字數不多,但容量大,增加了詞的表現力”。接著,柳永用“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渲染杭州的繁華。煙柳是說放眼看去,楊柳青青蔥蔥,籠罩在煙霧之中。畫橋,杭州水多橋多,河上的橋精雕著各種彩畫。這是遠看。近看則“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家家戶戶都垂掛著擋風的珠簾、綠色的帷幕,高高低低,鱗次櫛比,寸尺無空,千家萬戶都掩映在翠微之間。這是由遠及近,由城外而城裏,像電影似的將鏡頭拉近,逐層展示壹幅杭城風景秀麗、富庶繁華、色彩鮮麗的都市風景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又輕輕壹筆寫出杭城溫柔安祥又兼熱鬧富貴的壹面。此雖八字,但也包羅萬象,尤其是街巷河橋中埋伏的風流蘊藉之美呼之欲出。” 杭州為當時世界上最繁華、人口最多的城市。宋初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生產力得到壹定的解放,經濟得以較快地發展,尤其城市發展更快。到柳永生活的宋仁宗時代,出現了汴京、揚州、成都、杭州等十六座相當繁華的大都市。“杭州人煙稠密,城內外不下數十萬戶,百十萬口”(吳自牧《夢粱錄卷十六·米鋪》),這就是當時的杭州。“杭州的居住人口到壹二七五年已愈百萬之數。”法國佬謝和耐先生見到的雖是南宋時的杭州,但可推想北宋時也是相當繁華的。“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我們跟隨柳永的視線從城內又眺望到城外。錢塘江兩岸矗立著壹排排高聳入雲的大樹,錢塘江波濤洶湧,浪花飛濺,江海浩瀚,卷起千堆雪,極目遠眺,無邊無際。這正是錢塘江八月觀潮時節,“怒濤卷霜雪”展現給我們的是“怒聲洶洶勢悠悠,羅剎江邊地欲浮”(羅隱《江潮》)這樣壹幅驚險奇觀的錢塘潮湧圖。這句“極寫錢塘江水洶湧澎湃,實在是本詞中的最強音,”也正應了《望海潮》這壹詞牌之本意。“依自然環境看,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因為錢塘江入海口呈嗽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達壹百公裏的江口湧入,受兩旁漸窄的江岸約束,形成湧潮。湧潮後又受江口攔門沙坎的阻攔,波濤後推前阻,漲成壁立江面的壹道水嶺。”錢塘觀潮,漸成人們的壹種風俗。欣賞完錢塘江壯麗的潮湧圖,又流連於城內的繁華了。“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羅綺為綾羅綢緞。或認為,“羅綺指歌妓。宋人納妾蓄妓成風,有的人家蓄妓數十名,故曰‘競豪奢’。”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八字寫足了杭州市場上商品琳瑯滿目,家家戶戶都藏滿各式各樣名牌時裝的盛況。“競豪奢”三字表現出杭州的繁華與人民生活的富庶豪奢。同時也“暗寫了商人比誇爭耀的神情,且形容了這個消費城市的特色。”“寫杭州,不能不寫西湖,然先寫西湖,必喧賓奪主,故上片不涉西湖,可見詞人於構思上的壹番苦心。”上片寫杭州地理位置的優越和歷史悠久,錢塘江的壯麗與人民生活的富庶豪奢。下片寫西湖的旖旎風光和百姓官員生活的雅致閑逸,進壹步表現杭州的繁榮與富庶。“重湖疊_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西湖三面環山,清秀的山巒重疊起伏,連綿不斷。秋季桂花飄香,沁人心脾;夏日荷花盛開,賞心悅目。“三秋”“十裏”時間、空間並舉,“好像西湖所有時間、所有地點都是如此芳香、如此美好,這就寫出了西湖美得無限,美得永恒。”天堂杭州真是四時風光無限美好,令人無限向往,難怪“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裏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誌”(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壹)。“金廢帝完顏亮(1122—1161)讀了這首詞後,羨慕江南美景,特派施宜生,為賀正使到南宋的首都杭州,暗中畫下壹張西湖圖,帶回去制成屏風,在圖中畫上了完顏亮自己的像,策馬立在吳山頂上,並題了壹首詩:‘萬裏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壹峰。’充分暴露了他渡江南侵的野心。”或認為此說不可信,“金主亮於宋高宗紹興三十壹年(1161)傾全國軍力大舉南侵,是不是只為了區區的‘三秋桂子,十裏荷花’?”“金主南下是由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綜合因素決定的,豈能歸罪或歸功於壹首詞呢?”此言極是,但金主的原動力誰又能斷定何嘗不是為了如此多嬌的江山呢!“公元1127年北宋的滅亡,公元1161年金主完顏亮渡江南侵,這兩件重大歷史事件皆不可能由壹首詞引起,柳永對身後之事並無負責之理。”然江山美人,天堂蘇杭,有七情六欲的帝王完顏亮不為此而來又為什麽而來呢!但是不管怎麽說,“這個歷史事件從壹個側面證明了柳永此詞藝術水平之高、影響之大。”杭州如此之美麗,西湖如此之嫵媚,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境況如何呢?“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日以繼夜的歡樂聲蕩漾在西湖上,蕩漾在杭州城裏。“弄晴”、“泛夜”為互文見義,意即優美的笛聲和采蓮姑娘的動人歌聲、歡笑聲不分晝夜地傳來,不管是柔麗晴和的白天還是瑰麗的夜晚,到處都是快樂的垂釣老翁和嬉鬧的采蓮姑娘。“釣嫂蓮娃用‘嬉嬉’壹詞修飾,人物怡然自得的情態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三句寫百姓的快樂生活。至此,柳永“層層渲染出壹個繁華安逸的杭州城,我們仿佛聽到錢塘的怒濤,市民的嬉戲,羌管和菱歌飄揚,美景和遊人相樂,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柳永善於鋪寫都市的新生活、新感受,他以浪子詞人的獨特體驗和情感記憶向我們展示宋代朝野通宵達旦,歌舞喧天,量金買笑,燈火徹夜的都市生活情景:“皇都今夕知何夕”,“金絲玉管咽春空,蠟炬蘭燈燒曉色”(《玉樓春》),“朝野多歡,九衢三市風光麗,正萬家急管繁弦。鳳樓臨綺陌”(《看花回》)。封建社會的經濟繁榮,改變了社會日常生活的方式和市民的審美趣味。“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這幾句贊頌地方官文治武功、風流倜儻。那大路上牙旗高高飄揚,千萬名騎士簇擁著出巡的長官歸來,乘著醉意欣賞著優美祥和的音樂歌舞,嘯傲於風景名勝、山水煙霞。他日被召入朝壹定要將這湖光美景繪成圖畫,拿到皇帝所在的鳳凰池前誇耀。“歸去鳳池誇”壹來指被召回朝廷後好向他人誇耀這杭州的美景和人民的富庶,這可是地方官的政績;二來是祝願杭州地方官能夠升遷,他日進入中書省這樣的高層機構執掌朝政。詩言誌,言為心聲。其實這又何嘗不是落拓文人柳永、到處改職的小官吏柳永心中對仕進的向往呢!這又何嘗不是柳永情懷的最直接抒寫呢!“柳永對各路府太守的幹謁詞,更具濃郁的新都市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