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壹次考古發掘開始於2012,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成立了考古隊,對桃花洞遺址、大宮門遺址、鳥籠遺址、唐海燕蓄水樓、元英關等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乳源是元明考古中壹個特殊的存在。乳源是近年來圓明園考古發掘中保存最好的遺址。
乳源考古為什麽「非凡」?
2012年,考古隊發掘了圓明園三大園林之壹的長春園中最大的園林——乳源。乳源,位於長春園宮門區東部,是長春園五園(如園、乾元園、小遊天園、建元園、獅子林)中最大的壹個,占地654.38+0.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800平方米,仿明代中山王徐達建造。
目前,這個花園有3800平方米的考古發掘。蘭芝室、雲羅山亭、聽泉亭、延慶殿、涵碧樓、逸霞亭、觀風亭、音聖軒、假山、道路、湖泊及其泊位等遺址相繼被發現。
“乳源等考古發現是近年來圓明園考古發掘中保存最好的遺址,也是第壹個仿江南園林遺址,意義重大。”張中華說。作為圓明園第三次大規模考古的負責人,他對考古非常興奮。經過20分鐘不間斷的介紹,他被壹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斷了。然後說:“妳能遇到張這個女博士,天天下地幹活,真不容易。”
粉彩地磚為什麽是意外收獲?
在乳源延慶堂現場,記者見到了女醫生張。“每年夏天都是三分黑。”她在朋友圈調侃自己,習慣性地把考古發掘稱為下壹個工地。“只有不去工地,才能穿得漂亮。”
“這裏以前是碼頭,圓明園太大了。皇帝需要在這裏乘船去花園的其他地方。”站在平坦的露臺上,張擡起手指著壹個幹癟的水泡。不遠處,曾經鋪著粉彩地磚的延慶殿,在數次戰亂中被夷為平地。如果不是史料記載,很難想象在如此崎嶇、塵土飛揚的黃土地上,曾經矗立著壹座宏偉的皇家宮殿。
自梯田踏下,清代能工巧匠用碎石鋪成的花園小徑,在考古學家的發掘中,重建了天空。"嘉慶皇帝和乾隆皇帝過去常常走這些臺階去花園."
延慶殿的粉彩地磚是壹個意外的收獲。考古隊在發掘過程中發現,大殿內仍有兩種地磚,分別是磚和粉彩瓦。大部分磚都是因為過火而開裂的,粉彩磚的壹些表面是黑色的,也是因為過火。
兩種地磚透露了什麽秘密?
清朝皇帝在圓明園使用地暖。
同壹廳有兩種地磚。專家推測是實用功能不同,瓷磚是用來取暖的。
粉彩地磚的精美花紋和優良質感也讓張震撼不已。“多高級啊!原來這是皇帝鋪的。”相比金銀財寶,考古學家更看重出土文物的歷史價值。“挖金銀財寶沒那麽刺激。”
在地磚的背後,有壹個問題——清朝皇帝在圓明園是怎麽取暖的?
清朝作為北方遊牧民族,由關而起,常年生活在嚴寒之地,所以在防寒取暖方面很有經驗。他們會把墻砌成中空的夾心墻,俗稱“防火墻”。墻下挖有火道,加火的炭口位於殿外屋檐下。為了使熱循環順暢,在火道末端設置氣孔,煙氣從平臺下方的出風口排出。而且火道直通殿內榻下,形成暖炕暖亭。
但是這麽大的宮殿,光有防火墻是不夠的。室內地面下建有火道,燒火的炕口也設在殿外。這樣,在室外炕口燒炭時,熱氣就會沿著火道向室內地面擴散,這與北方壹些地區仍在燃燒的“炕”是壹樣的。
這種加熱方式散熱面積大,熱量分布均勻,沒有油煙困擾。道光還寫詩詳細描述了地下炕的結構:
瓦細布擅出工,暗熱松針地下幹。靜坐只嫌春暖花開,睡覺的時候經常感覺身體在融化。鳥的路徑層層相連,羊腸面對面相連。建議高雅典雅,壹個廳用窗簾加熱。
考古學家認為,花園中出土的粉彩瓦是用於取暖的部件之壹。中心是中空的,周圍鉆有蜂窩孔。出土時,裏面還發現了沙子用來保暖。“因此,我們推測當時有地暖。”
考古學中的“線索”
讓她建壹個她心目中的圓明園。
清朝在彩瓷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瓷磚上的粉彩至今還保持著絢麗的色彩。張中華笑著說,“我震驚地發現,這是壹塊地磚。沒想到皇室如此奢華,連地磚都用了這麽精致的粉彩。因為粉彩上釉,好穿,有人懷疑是不是皇帝脫了鞋踩上去的?”
正是憑借這些“線索”,張重建了他心目中的圓明園。“就像中彩票壹樣。”
張告訴記者,考古人員事先會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每天都有新的發現。不開挖不知道地下是什麽?”張每天都被興奮和焦慮包裹著。“我不知道每壹鏟下面是什麽,有時候很忐忑。萬壹找不到自己期待的東西,但哪怕露出壹點痕跡,也會很興奮。”
如今,圓明園擁有100多個景點,240多萬平方米的土地面積,但目前僅完成了5萬平方米的發掘工作,考古發掘工作仍將繼續。目前圓明園的考古工作中期已經規劃到2020年。
似乎他們每天都會有新的發現,歷史沈澱下來的東西也會逐漸被發現。這壹定非常令人興奮。皇帝的金磚真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