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谷物河流的治理

谷物河流的治理

隋唐北宋時期,河南經濟文化達到歷史上的巔峰,也是水利大發展時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公元589年隋朝滅陳,全國統壹。隋朝的統壹加強了封建王朝對人力物力的控制,社會秩序安定下來。隋朝為了加強漕運,建洛陽為東都,開鑿南北大運河。大冶元年(公元605年),楊迪開集渠,“遣男女壹百多萬到河南各縣”。通濟渠分為兩段:西段從東起洛陽都城西苑引谷(今建水)、洛爾水,循東漢開辟的開陽運河舊路,向東至洛河、偃師。東段黃河自黃河南岸斑竹(今滎陽縣泗水鎮東北)流出,經光霧山南麓,向東至汴水故道,轉向開封東流向東南,經陳留、米丘(今祁縣)、睢縣、寧陵至宋城(今商丘),向東南至汴水故道。通濟渠,又名雨荷,唐初改名為廣濟河。唐宋時期,西段通稱草渠或洛水,東段通稱汴河或汴渠。通濟渠的修建始於大業元年三月,止於八月,從東都洛陽到江蘇江都,全長1000多公裏。沿途盡可能利用天然河道和歷史缺口水系作為人工運河,既減少了工程量,又有淮河北側支流對水量的補充和調節。隋朝四年(公元608年)挖掘永濟運河,“使河北各縣男女百萬余人”。這條運河線是在東漢建安年間開辟的白溝基礎上疏浚、加寬、改建而成的。它南用沁水接黃河,北用沁水接青、齊,東北入白溝。運河流經河北省武陟、新鄉、薊縣、溧陽(今浚縣)、何琳(今浚縣東)、內黃、大名西部,山東臨清,東北至河北至天津,再西北至卓君,全長1,000 km。通濟渠和永濟渠的成功開鑿,形成了以洛陽為中心,以通濟渠為紐帶從中原通往江南,以永濟渠為紐帶通往北方,貫通南北的航運體系。

由於隋朝歷史較短,運河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唐宋時期,汴河得到整治,轉運系統不斷完善,大大提高了水運能力。唐初,水運年運輸量只有20萬石。到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年運輸量高達400萬石。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爆發“安史之亂”後,北方財源斷絕,唐朝財政收入依賴曹向東南轉運的糧食和物資,使成為唐朝維持統治的命脈。北宋都城開封的水運路線是唐朝的近壹半。從淮到邊,水路暢通,灘阻較小,無需轉運。再加上造船和水力技術的進步,宋朝的水運能力很快超過了唐朝。每年水運量壹般為5-6億石,長期達到800萬石,為中國水運史上最高紀錄。

唐宋時期非常重視農田水利工程。唐初,中國飽受戰亂之苦,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為了振興經濟,必須首先恢復農業。在唐朝的法律中,有壹部專門為水利部門制定的法律叫“水部”,對水利灌溉的管理作了詳細的規定。河南灌溉的發展,修了很多農田水利工程。在今天的豫東地區,劉晨的豫東觀得到了修復和灌溉,面積達壹百公頃。在陳繼承縣(今西華縣),三國時鄧艾興修水利的舊址,用於用水灌溉田地,名鄧門陂;在隰縣西北部,擴建了隋郁亮古運河,修建了60個集水井,灌溉了3000公頃土地。在光山縣,曾利用雨水灌溉了400多公頃土地。恢復的農田水利工程,包括管城縣(今鄭州)離石陂、中牟二十四陂、許昌湯滌、平輿圪陂、永城大集陂等,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唐朝也更註重航運網絡的效益發展。除了經常疏浚運河,保持河道暢通,提高通航能力外,還註意擴建運河,補充航運網絡。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洛陽人劉宗祁被勸“塞汜水舊支,在下遊星澤界開梁堰,設石閘開淮分黃河”,再次治理汴水支。說明唐代汴河口引流黃河水采用了汴河石門和半渚口交替使用的方法,以保持汴河的暢通。

907年至960年,進入五代(侯亮、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後,都在河南建都。在這半個世紀裏,長江以北戰亂不斷,中原人民深受其害。特別是朱溫在滑動狀態下掘開黃河大堤後,河南南部連年水患,給河南農業生產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損害。後來契丹兵入侵金朝都城汴梁,洗劫了古城及其周邊數百裏內的村鎮。千裏之外的中原,雜草叢生,人煙稀少,河南的水利設施失修荒廢,社會歷史的發展再次經歷了短暫的波折。北宋建立後,全國政權統壹,定都開封。河南再次成為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為水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同時頒布《田畝利益條約》的法令,設置各種農田水利官,掌管國家和地方水利。根據《農田權益條約》的規定,無論官民提出興修水利的建議,無論是提出新的工程還是修復現有的水利設施,實施後都將根據受益情況分別給予獎勵,成績大的可以量力而行。為群眾興修水利有經濟困難的,國家給予低息貸款幫助。於是,人們興修水利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出現了“四方爭農田水利,古北廢堰學務復興”的水利高潮局面。在農田水利中,黃河水沙資源也被用來改良土壤。陳留等八縣,僅京畿路壹帶的淤田,每年就能增產糧食幾百萬石。在京都府開封府附近,建有水網工程,不僅能將澇水排入泗水,而且與汴河、惠民河、張武河、金水河貫穿全城,水運四通八達。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生動地描繪了開封邊曲成為連接經濟中心南方與政治軍事中心汴京的交通要道,是為了維護中央集權統治。水利建設為促進農業發展和社會繁榮做出了重要貢獻。興國三年(公元978年),西京的轉移使程得以赴疏浚。計劃在河南南陽下相口(今下相浦壹帶)築壩築堰,截斷白河,將水引入石塘、沙河、蔡河(開封東南)和綏水,直達汴京,南接湘潭草渠,解決南運北運物資的困難。然後聖旨下達給各州各縣數萬民工和官兵。他們削山填谷,經過王波、洛渠、少柘山(今二龍山),經過壹個多月的修築,運河長百余裏,直抵方城縣東南的八裏溝壹帶。由於漢淮流域地勢較高,運河修建時水位較低,水無法到達。之後增加了民工,運河突然開了,但還是沒有修。石堰被洪水沖走,運河的開挖也就廢了。受技術條件限制,北宋引漢水入淮,選定方城缺口,南水北調。雖然不成功,但其實踐嘗試仍有指導意義。

2006年6月6日,在烈日下,筆者參觀了梁雲河。我看到了壹條小溪,但當我到達崔莊時它斷了。由於地下水位較淺,狹窄的河床還是濕漉漉的,山谷中的楊樹引人註目,風聲清脆,疑似水聲。再往下不遠,就是著名的茶鄉——(毛出頭)(音:桑)郎廟,與街相連。河水在這裏有微弱的雜音,可惜不是細沙和白水,而是20多個屠宰專業人員排出的廢水。有十幾家制革廠沿河傾倒用過的硝石和廢料。河右岸著名的千年玉泉汙染嚴重,連衣服都洗不了。高墻掩映,大門緊鎖,但玉泉閣巍然屹立,碑文鐫刻著蘇東坡“制色制香,壹日備三絕”的贊美...

據做了多年村支書的張黑娃老人介紹,十幾年前,這條河有壹尺多深,村民都是吃這條河裏的水。由於河堤是沖不走的黃栗鈣土,河底是煤土混煤打煤球,人們稱之為“銅底鐵河,助運糧。”河邊的井是壹個開了60多年茶館的張姓老人挖的。深挖泉,大茶缸厚,東北噴。前幾年打了20多米下來,用石頭券生活,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老人說他能記得的時候,這裏有四家老茶館,兩家姓張,壹家姓李,壹家姓尹。不僅是外賓,十鄉八裏的村民都來喝茶,這已經成為代代相傳的習俗。沒人知道離泉水不遠的橋有多老。1990加高加寬,覆蓋原橋板,橋墩還在。在古代,郎廟是西至洛陽,東至長安山東安徽的必經之地。九道過橋,又名九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