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長約30厘米。喙呈蠟黃色,眼睛周圍有壹圈金色;全身黑黑的,除了沒有鼻羽,翅膀上也沒有白斑,看起來像八哥,但比八哥略大。雌的比雄的略小,雄的很會唱歌。樹築巢,經常在地面上活動,行走良好。大多以昆蟲為食,偶爾吃水果,冬天很雜食性。世界性分布,中國多見於長江流域、華南和西南地區,是壹種很常見的留鳥,西北和華北也有少量分布。
烏鶇是壹種普通的中型雀鳥,非常容易辨認。不知道它的人常常誤以為它是烏鴉。事實上,烏鶇比烏鴉小得多,與普通鴿子相似。從外表上看,烏鶇比烏鴉漂亮得多。烏鴉的喙是黑色的,烏鶇的喙是黃色的,非常容易區分。如果長時間觀察,會發現烏鶇的歌聲非常豐富悠揚,嘹亮動聽,善於模仿其他鳥類的歌聲。在我們國家很少有鳥能和它相比。被稱為鳴禽之王的黃鸝和林鶯專家畫眉,並不像它們的歌聲那樣多姿多彩,變化多端。有人發現,這種鳥的歌聲有120多種變化,但很會唱歌的畫眉只有50多種。在長江流域,經常看到黑鳥和灰喜鵲與八哥混在壹起覓食,所以怕灰喜鵲有攻擊性,黑鳥更喜歡和八哥在壹起。烏鶇和八哥壹樣,也是歌唱高手。它把畫眉、燕子、黃鸝、柳鶯、喜鵲甚至雞的歌聲學得惟妙惟肖。另外需要註意的是,這種鳥在冬天只發出明亮高亢的“嘰嘰”聲,很少有太大的變化。黑鳥不怕人,城市化程度也很高。在分布區域,壹般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看到它們。此外,烏鱧是壹種極度馴化的鳥類,可以像養雞壹樣成群進行大規模馴化,但容易被野生烏鱧引誘而逃跑。
主食是各種昆蟲幼蟲、螞蟻、淡水螺、蟑螂等。,也吃香樟、榕樹等水果,以及雜草種子等植物。3-7月繁殖,巢多位於樹枝上,離地3米左右,用樹枝、幹草、松針等混合泥土壘成深杯狀。每個巢中有5枚卵,卵為淺綠色,布滿不均勻的淡紫色和栗褐色條紋。國內圈養畫眉的種源都是抓野生雛鳥。人工繁殖有待進壹步研究。
烏鶇的歌聲響亮而有節奏,聽起來很好聽。鳴囀始於2月初,繁殖期更是多變。它能模仿燕子、黃鸝、畫眉、葉鶯、喜鵲、雞的聲音,學得惟妙惟肖,整天不知疲倦地歌唱,仿佛長滿了舌頭。詩人說,這種鳥是“春天的歌手”,是高超的“口技家”,是春天的使者,是最喜歡的“歌手”。
“每日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歲月蒼老。”如果妳在家裏養壹只烏鶇,每天聽到它的歌聲,會給妳的生活帶來無限樂趣。
烏鶇是中國南方最受歡迎的鳴禽。野生的成鳥比較野,很難馴服,所以經常人工餵養幼鳥。雌性成鳥與雄性成鳥略有不同。上半身包括翅膀和尾羽為深褐色,背部顏色略淺。下巴和喉嚨是淺栗棕色,有深色線條;下半身其余部分也是深棕色,但略帶栗色。很難區分雌雄幼鳥。壹般認為,雄性幼鳥的初級飛羽有明顯的金屬光澤,雌性幼鳥沒有這種光澤或不明顯。
餵黑魚宜用八哥籠,或畫眉籠,或大小相近、底光亮、條間距2厘米的自制竹籠。
飼料和餵養方法
發現黑魚雛時,壹般用豆制品(如白豆腐幹或白豆腐皮)餵養,切成適口的塊,用竹簽餵;最好加入混有粉的鮮肉沫(如點粉、小雞蹭的20%熟蛋黃等。)做成稠粥,用竹箅子餵。成年黑魚以蛋米或蛋粟為常規飼料,每天餵壹種軟料(肉沫+熟雞蛋+水果沫+蔬菜沫+昆蟲),兩小時內吃完。
管理和培訓
10月左右,幼鳥已經換上了鳥羽毛衣,正是學說話的好時機,應該開始走鳥了。每天早上帶著鳥籠去公園或者郊區讓它聽鳥叫,或者讓它向“鳥老師”學習。
日常管理的重點是飲用水的衛生和籠子、器皿的清潔。夏天每天洗壹次澡,冬天盡量提高室溫,保證每周洗壹次澡。蛻皮時飼料中必須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劑,否則往往會因為無法蛻羽而難以過冬。沒有羽毛很難過冬。
/我?ct=503316480。z = 0 & amptn = baiduimagedetail & ampword = % CE % DA % F0 % B4 & ampin = 1 & amp;cl = 2 & ampcm=1。sc = 0 & amplm=-1。pn = 0 & ampr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