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壹:薪酬改革拉大了工人和幹部的差距,透明度不高。工資改革後,工人和幹部都不發工資,也不知道對方的收入。工人們普遍覺得這已經成了壹種“秘密工資制度”。與中央提出的陽光薪酬、公開、公平、公正格格不入。去年5438年6月+2月,蘭州郵政轉運中心就因為這個原因停運了。現象二: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發展,郵政信函業務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電報、傳呼機退出了歷史舞臺。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廣大郵政人員(尤其是投遞人員)功不可沒。電信和移動先後分離,現在又面臨郵政儲蓄和快遞物流業務分離。《2003年中國郵政普遍服務損失調查報告》(中國社會經濟決策咨詢中心、中國統計學家辦公室)稱,中國郵政每年承擔的普遍服務損失達41.7億元(不含保密通信服務)。其中,以農村為主的普遍服務網點損失達27.67億元,政策性業務損失達654.38+0.403億元。主要在農村地區的普遍服務網點虧損中,偏遠城區網點虧損達6543.8+0.93億元,農村地區網點虧損達25.74億元;政策性業務損失中,義務兵信件損失5.45億元,盲人書籍損失0.99億元,黨報黨刊損失3.64億元,印刷品損失4.85億元。可想而知:6年後,在市場經濟下,全國50萬郵政職工面臨的是怎樣的生存空間。現象三:郵政代理業務賺錢少,員工買斷承保(花自己的錢)很多郵政代理保險、基金、種子、農藥、化肥、月餅、酒類、洗衣粉、報紙、書刊、賀卡、郵政信封、物流、彩票、臺歷等業務。買斷報紙、賀卡等任務逐年增加,大部分員工不滿意,社會不滿意。絕大多數獨家報刊都成了員工自費訂閱。物流配送(其實知情人的說法)月餅、牛奶、農藥、化肥等業務完全是非法經營,打著服務三農的旗號。筆者從郵政百度貼吧了解到:“2009年,平度郵政服務三農達到巔峰。國家副總理的到來,讓山東成為全國郵政學習的典範。時至今日,仍有人來平度參觀學習,但今年的成績卻出人意料:全縣40多家農村分公司只有兩家能完成年度計劃,近壹半未能完成計劃,農用化肥銷量銳減,農藥庫存增加。市局為了維持業績,禁止分公司退貨。事實上,有多少郵政職工是農業專業人員,能指導農民生產、病蟲害防治和處理?以上三種現象說明了什麽?1.中國郵政的現狀是60年代計劃經濟的管理模式,全員營銷,剛性攤派,不遵循市場規律。2.壹個壹個剝離優質資產。但是他們的主營業務並沒有得到改善。不死才怪。3.接下來,當郵政銀行被剝離的時候。完全沒有競爭力。這是他們壹開始不註重主業發展的結果。4,自以為是是大哥不學別人的結果。
請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