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2019年成都養老促進條例8月施行解讀

2019年成都養老促進條例8月施行解讀

導語:"養老促進條例"8月施行,新建養老機構每張床補貼1萬。

 新規定

 養老,妳最關心的是什麽?是經濟供養、生活照料,還是精神慰藉、健康關心?無論答案是什麽,老人所需要的贍養和照顧都是人口老齡化面臨的巨大挑戰。

 《成都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將從8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對“長期護理”等老年人較為關心的問題提出了探索意見,也對發展養老服務提出眾多扶持措施。

 截至底,成都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49.28萬,占全市戶籍人口的20.59%,老齡化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個百分點。未來10年內,伴隨社會老齡化發展的養老服務需求還將持續增加。對此,《成都市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下稱《條例》)應運而生,將從8月1日起正式施行。

 6月21日,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召開《條例》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相關單位負責人對《條例》新規進行了全方位解讀。

 焦點1/長期護理

 成都探索相關保險制度

 關於長期護理保險的規定,是《條例》中最搶眼的內容之壹。長期護理是指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護、醫療護理、心理慰藉等服務,提高老年人生活健康質量的照護方式。建立長期護理險,能夠減輕失能老人的經濟負擔,滿足其照護需要,也是老年人較為關心的問題。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長、醫保局局長黃德斌說,從前瞻性角度看,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條例》中設置了“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開發長期護理保險等與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相關的金融產品”的內容。

 黃德斌透露,成都作為全國首批10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城市之壹,目前正積極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準備將其作為社會保障制度的壹項內容納入社會保障範圍。長期護理險不同於目前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壹旦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我市的社會保障制度將得到補充和完善。

 不過黃德斌強調,現階段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還處於研究探索階段,其實現路徑和制度框架還需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調研論證,所以目前尚未形成具體的實施方案。

 焦點2/精神慰藉

 贍養人須常回家看看

 《條例》對家庭成員依法承擔贍養義務的表述也受到極大關註。“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負有贍養扶助、撫養義務的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供養、生活照料、健康關心、精神慰藉的義務。”

 精神慰藉該如何理解?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永昌回答說,精神慰藉是有別於其他三項義務的贍養和照顧,強調陪伴和心靈關懷,“比如贍養人應當常回家看看,要尊重老人。”

 劉永昌說,這也是考慮到目前成都居家養老的普遍情況和對居家養老服務的認識,為與相關法律規定相銜接而做的要求。

 焦點3/老年食堂

 要確保覆蓋所有社區

 73歲的曹婆婆是成都市武侯區洗面橋橫街社區“長壽食坊”的忠實粉絲,因為這家社區老年助餐點能供給壹日三餐,曹婆婆已經2年沒在家煮過飯。

 這樣便利的生活方式,將會有更多人可以享受。《條例》規定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因地制宜規劃並設置老年食堂和助餐點,確保老年助殘服務覆蓋所有社區。

 值得關註的還有《條例》對服務人員的鼓勵和激勵。《條例》提出,對進入公辦、公益性養老機構工作三年以上的普通高校或者職業院校的畢業生,以及在同壹養老機構連續工作三年以上的護理人員,市和區(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補貼。

 焦點4/扶持措施

 新建養老機構可獲補貼

 《條例》明確的多項扶持措施是亮點,包括市本級福利彩票公益金的50%以上要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而且這個比例還要逐步提高。

 對新建、改建社會化養老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以及收住本市戶籍老人,《條例》提出了相應的建設補貼和床位補貼規定。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永昌說,根據目前執行的標準,新建公益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貼12000元;新建非公益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貼10000元。

 有扶持幫助亦有法律責任約束。《條例》指出,擅自改變政府資助建設的養老服務設施使用性質的,不光收回補助、補貼和有關費用,還會並處10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條例》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布局提出要求,分區分級設置養老服務設施時,人均用地不少於0.1平方米。

 焦點5/醫養結合

 養老機構可開康復醫院

 圍繞居家養老服務,《條例》尤其細化了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的具體內容。成都市衛計委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毛火平說,成都市60%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社區養老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健康體檢、心理咨詢、中醫保健等服務。

 同時,成都市組建家庭醫生團隊2487個,累計簽約180萬戶、430萬人,簽約率35%以上。老年人簽約115.5萬余人,簽約率48%。

 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申請開辦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等,或內設醫務室、護理站,是《條例》提倡的主旋律。

 典型案例

 在熟悉環境養老最受老年人歡迎

 成都35家“醫養結合”機構納入醫保協議管理範圍

 6月21日下午,成都金牛區黃忠街道9號大院內,壹棟兩層小樓並沒有因為悶熱困住人,後院和露臺上不乏老人在走動和閑聊。

 自2012年開業以來,這家擁有25張床位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壹直呈滿員狀態,同時還有周邊的幾十位住家老人,享受其提供的各種上門服務。

 這是成都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在本市的其中壹個點位,也是成都市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壹處縮影。《條例》強調的“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養老服務也在這裏找到答案。

 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長劉永昌說,積極發展居家與機構相融合的社區養老是著眼老人的實際需要,“在老人熟悉的生活環境為其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餐飲配送、便利購物、醫療保健、心理關愛、應急救助、活動場所等服務。”

 以成都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為例,該中心目前依托社區建設的微型養老機構和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的點位***計62處,床位數1260張。“現在常住老人1143人,同時還為3241位老人提供定期上門服務,”相關負責人告知,老人對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表現出極大的喜歡。

 老人的這壹需求,也體現在成都對社區養老的規劃布局上。劉永昌告知,根據《成都市社區養老院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未來3年成都將建設社區養老院200個,實現社區養老院在中心城區街道、區(市)縣政府駐地鎮、“十三五”規劃的小城市全面覆蓋。其中,今年將完成72個建設任務。此外,成都今年將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666個。

 “醫養結合是關鍵詞,”黃德斌說,成都市人社局及時將開展“醫養結合”業務的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的內設醫療機構納入市醫療保險協議管理範圍,“目前35家機構已全部納入。”

 熱點問答

 問:成都市醫養融合發展的目標是什麽?

 答:到2017年,各類養老機構都能提供基本醫療服務,老年健康檔案建立率達80%,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總數達30%以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協議服務簽約率達80%以上,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護理型床位占全院床位5%以上。

 問:目前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越來越多,請問醫保部門有何考慮?

 答:有兩個方面的考慮:壹是養老機構舉辦的醫療機構能夠依法提供醫療服務,可以納入成都市醫療保險定點協議管理。

 二是醫療服務機構的設置應當進行統籌規劃和功能定位,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壹般規模較小、服務能力有限,其服務對象也主要是其入住的老人。我們認為,其內設醫療機構應以門診診療為主,醫保開通門診刷卡業務即可。需要住院的可以轉診到其他大型醫療機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