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壹生著述甚豐。戰國時期墨家興盛的時候,據說有三車書。《墨子》在《天誌》壹章中說:“今書士君子不可勝,言不可數。論君臣,遠非仁義。”梁啟超在研究私家藏書的起源時說:“蘇秦出書,陳佐數十種;墨子南遊,書不多。可見書籍已經普及,私人收納也相當方便。"
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可以猜測出當年墨家著作的數量,但時至今日,墨家著作僅剩53部。這種局面不能不說是封建專制文化絞殺的結果。
墨家介紹
墨家是戰國時期的壹個重要學派,與儒學並稱為顯學,追隨者遍布天下。墨家的創始人墨子生於公元前468年,卒於公元前376年。他是戰國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藏書家。墨子名翟。魯人,據說是宋人,曾學儒學,學孔子之術,贊堯、舜大禹,學詩、蜀、春秋等經學。因不滿其繁瑣的“禮”,而另立新論,聚集弟子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對立。他的“非天命”、“兼愛”論與儒家的“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止境。”要求“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墨子出身平民,是個小工。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能工巧匠魯班相媲美。他自稱“我的男人”,被稱為“穿衣服的男人”和“婊子”。漢朝的王充甚至說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俗民。墨子在宋代曾經是壹名醫生,自詡“上層無事,下層無農難”。他是壹個同情“農工之人”的學者。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興起之前,墨家是先秦時期與儒家對立的最大學派,並列“顯學”。墨家也是壹個組織紀律性很強的群體。最高領袖稱為“巨人”,墨家所有成員稱為“墨家”。他們必須服從巨人的領導和指揮,他們可以“去湯和死”,這意味著他們至死都不會回頭。
在墨子的弟子中,有壹些著名的,如鳥滑李、郡子說、公、隋朝子和子。韓非子說,墨子死後,墨家分為三派:相日池、相夫和鄧玲。墨家受到許多君主的信任和重視。“學而優則仕,天下有無數人。”當時齊魯宋的墨家被稱為東方墨家,楚越的墨家被稱為南方墨家。進入秦國的墨家也不少。自惠文王以來,壹批墨家受到秦的禮遇和信任。今天墨子裏的“序門”是秦國墨家寫的,可見墨家在秦國的影響力很大。
墨家嚴於律己,莊子說“以繩墨自正,以備天下之急”。特別是他在生活供養上提倡“以自苦為極”的犧牲精神,從而形成了墨家區別於其他學派的獨特形象。墨家也形成了壹個紀律嚴明的組織,以精通墨學的人為首領,綽號“巨人”。“巨人”之死,轉嫁他人。墨家視巨子為聖人,“巨子”權力大,可以根據墨家法律處理犯錯的墨家。《淮南子》說,壹個“巨人”可以命令他的弟子“赴湯蹈火,往刀刃上跳,但絕不會立刻死去”。楚王死後,楊、等貴族反對吳起,失敗了。墨家的“巨人”孟對楊忠心耿耿,他的83個弟子隨他而死。
墨子思想中有十個命題:兼愛、互不侵犯、尚賢、尚同、節儉、節儉、非樂、誌、昧鬼、非命,其中兼愛是核心,節儉、尚賢是基本點。
墨子為了宣傳自己的思想,廣泛接受弟子,壹般弟子數百人,形成了壹個龐大的墨家。墨子遊歷甚廣,東起齊國,西至鄭、魏,南至楚、越。他還與公運班據理力爭,成功阻止了楚國對宋的侵略戰爭。
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民不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到各級酋長,都要“擇天下英才而用之”來充當;人民要服從君主,實現“天下共義”。
現代學者錢穆《墨子傳》從墨家刑是古代刑名之壹的角度進行研究,認為古人若犯輕刑,則罰為奴工,故名墨家為囚,實為奴,而墨家壹生清貧,其道是自苦。墨子和他的弟子都是“老繭,面黑,不敢求欲”,人人都能做出“赴湯蹈火,死無所依”的樣子。這樣就叫墨。
墨家的理想人格講究“任俠”,“墨子門下多勇士”(陸賈《新語·吳四》)說明墨家的理想人格崇尚俠義、尚武,而“墨子服壹百八十人,可使其赴湯蹈火,義無反顧”(《淮南子·太訓》)說明墨家的理想人格是俠義、義、勇。
《淮南子要略》載:“墨子學儒家之術,受孔子影響。”可見墨子是脫離儒家的。墨子也對儒學進行了批判和改造,從而樹立了自己的旗幟,成為戰國時期與儒學抗衡的引人註目的“傑出學者”。“天下英才之學,儒墨之學也”(《韓非英才之學》)。但在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墨學逐漸由顯學變為獨尊。
關於墨子的身世,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提到:“他是和宋的大夫,善於防身省錢。或者孔子合並的時候,或者以後。”因此,後人對他的生平和經歷壹直爭論不休,有的說他是宋人,有的說他是魯人。
墨子“好學博學”(莊子天下),是壹個以天下為己任,立誌救民於水火的偉人。孟子仍然高度贊揚他的“士有誌於道”的精神:“墨子愛萬物,他渴望為之造福天下”(《孟子·盡心上》);莊子也由衷贊嘆:“墨子真是天下第壹,得其所願。雖然他形容枯槁,不死心,但他是個人才!”(莊子天下)。
墨子的手工非常巧妙。據說他從木頭上砍下的車軸可以承受600公斤重的物體。木頭做的木鳥可以在天上飛壹天;還比當時技術嫻熟的公交圓盤更早發明了梯子之類的。這說明墨子還是壹個發明家和科學家。
但墨子徐為了鞏固自己的學說,提出世間有鬼,並教人敬鬼神,從而形成了落後的宗教觀。所以東漢哲學家王充寫《論衡》時,受到王充的嚴厲批評。但無論如何,墨學無疑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墨子本人也是壹位傑出的人才。
戰國末期,墨家後學把該學派的著作編成《墨子》壹書,是墨子言行的忠實寫照,又稱《墨經》或《墨經辯》。
這本書的風格樸實無華,但它的壹些內容卻被打了折扣,以至於兩千年來很少有人關心它。直到近代,有學者細讀這部古書,才發現墨家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討論了光學(光沿直線傳播,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的壹些成像情況,特別是光通過針孔可以形成倒像的理論)、數學(圓的定義已經得到科學討論)、力學(力與重量的關系已經提出)等自然科學。可惜這門科學,然而這個發現震驚了當下的學術界,讓現代人對墨家乃至百家爭鳴刮目相看。
墨家思想主要體現在《墨子》壹書中。尚賢和尚同是墨子的基本政治綱領。墨子認為“尚賢”是政治的基礎,這種平等的思想直接沖擊了宗法制度。
他還提出“天下有義則亂”,“無義則天下共義”,即要制止天下動亂,就要選舉有才能的的士、卿、大夫、天子加入天下,做到利人之初,害人之初。這就是“尚同”。
墨子的功利主義與楊朱的“為我”大相徑庭。他說的不是利己,而是普惠。這種建立在理想國基礎上的功利主義是墨子的基本道德觀。
墨家代表小工薪階層說話,有壹定的知名度。所以墨家反對剝削,提倡勞動。提出“靠實力的人活,不輸實力的人不活”,不幹活的人不能“得實”
墨子的政治觀點和道德觀念共同的基本核心思想是墨子提出的“兼愛”,“兼愛”是墨家的主要思想觀點。不攻、省錢、省葬、不樂等其他觀念也是由此衍生而來。墨子的“兼愛”是對孔子思想體系基本概念的改造。墨子主張“兼愛”,也就是說,他不分青紅皂白地愛社會上的每壹個人。
墨學類似於中國先秦時期的群眾共產主義,是封建帝王所痛恨的學說。
唯心主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近代中國領導的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運動是唯心主義。早在兩千多年前,墨子等人領導的墨家運動在當時也是唯心主義。但中國歷史上理想主義的時間總是短暫的。
墨家在當時興盛了大約100年,共產主義在中國可能興盛壹百年。兩種理想主義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統治階級痛恨。為什麽墨學不被封建統治者所容忍?主要原因是墨學是封建中央集權和專制道路上的巨大障礙。不擺脫墨家,秦始皇就不可能統壹中國,也就很難建立壹個中央集權的專制帝國。因此,消滅墨家成為秦始皇統壹六國過程中的壹項重要任務。
由於史料的泛濫,墨家與秦冰的鬥爭只能靠後人的想象來知曉。最近出了壹部電影《莫攻》。這部歷史片用真實的虛構向人們展示了墨家的命運。在“非攻”思想的指導下,墨家成為當時社會反戰的中堅力量。最初是為了制止六國在關東的相互征討,後來變成主要是反對秦國吞並六國。
墨家在對抗秦國入侵吞並的過程中,元氣大傷,死傷過半。隨著秦朝的勝利和圍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在中國已經難以隱藏,很多墨家殘余逃往海外,越境到日本。可以說,在秦始皇統壹六國的戰爭中,墨家是第壹個被徹底打敗和消滅的思想武裝集團,其次是儒家和方士集團。
對於這段歷史,流傳下來的只有“焚書坑儒”。“焚書坑墨”為什麽沒有發生?主要是當時墨家已經不存在了,墨家集團的大部分成員都已經戰死,或者不能再公開存在了。這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當然,在焚書的過程中,墨經壹定是主要的破壞對象。秦統壹對墨家是毀滅性的打擊,墨家集團從此壹蹶不振。隨著封建專制和中央集權政治的牢固確立,墨學不具備復興的氣候和土壤。
墨家和封建集權專制是壹種有我無他,有他無我的關系。他們是不相容的。所以我們可以說,秦始皇的封建專制是墨家最大的克星。只要有墨家就不會有秦始皇,只要有秦始皇就不會有墨家。
如果墨家勢力打敗了秦國的吞並和統壹,中國的歷史就改寫了,就不是中央集權的封建帝國了,中國就發展成別的樣子了。或許像歐洲壹樣,各國並肩而立,倡導民權民主,文化科技蓬勃發展。
秦朝和漢朝是塑造中國社會、政治和文化體系的重要朝代。從此,中國走上了壹條王權日益強大的封建帝制道路。先秦時期百家爭鳴的自由思想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