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和我壹樣忠於這些思想,並且還自命不凡的認為至少自己是堅持獨立、依靠自己的努力進取之人。如果是壹個月以前遇到這樣的人,我想我會很高興找到了“知音”。然而,壹個月之後的現在,我很慶幸自己遇到了另外壹群“朋友”。我們不曾相識,只是抱團在壹起從上述“窮人思維”的誤區中慢慢掙脫並且逃離,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開始“富人思維” 探索。
?理財10踐營開始到理財營,我壹路跟隨著吳老師的腳步。從最開始的認識“為什麽要理財——妳為何被雪球滾”,到“趁早利用好復利這個工具,可以讓妳少奮鬥10年”,加起來短短的3堂課,但是已經將我積累了20幾年的“老觀念”慢慢推翻、瓦解。全新的金錢觀、理財觀像新生的種子壹樣在腦海裏慢慢萌芽。
關於第二堂大課“趁早利用復利這個工具,可以讓妳少奮鬥10年”,我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1 )財富自由的真實狀態是終結對於錢的焦慮感
最開始,我所理解的關於財富自由也就是吳老師最初告訴我們的“被動收入大於生活開支”,當然這只是最初的理論上的理解。我並不清楚真正的財富自由是壹種什麽狀態。其實看看周圍的人,除了那些嘴裏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其實大多數人都在為缺錢而焦慮。那麽我們為什麽會因為缺錢而焦慮呢?我們的底層焦慮為什麽是因為缺錢花?我在吳老師的課上得到了答案。根據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論,人的第壹層需求是生理的需求,也就是能吃飽飯穿好衣;第二層需求是對於安全的需求;而金錢恰恰是保證這兩點的基礎前提。因此,當我們缺錢時就會因為這兩層的需求無法得到保證而產生焦慮感。所以,財富自由的真實狀態是:終結我們對錢的焦慮感,讓我們不需要去想如何掙錢的問題。
2 )找壹個終身包養自己的“老公”(此“老公”非彼“老公”)
根據上面的分析,缺錢花是我們的壹個***識。尋找壹個途徑讓自己不缺錢,找壹個終身包養自己的“老公”就是我們能普遍存在的第二個***識。起初我陷入了自己的“框框”中,認為世上不存在這樣壹個“老公”。經過老師的講解,我現在開始慢慢相信並且追求了。
年輕的時候我們身強力壯,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工作掙錢。可是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手停口停”的時候,我們還能依靠自己來養活自己嗎?所以壹直依賴自己掙錢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正常人的思維是如果缺錢那麽就努力掙錢。我們平時壹般不會考慮自己老了無法出賣自己勞力的情況,並不會察覺依靠主動收入模式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跳出思維的誤區,相信並且去追求壹位這樣的好“老公”,真正解決缺錢花的問題。
3 )真正的被動收入具備三大特點:不燒腦、不費心、可持續
期初我所了解到的被動收入也停留在理論層面:不需要依靠出售自己的時間或者只需要花費很少量的精力就能獲取的收入便能獲得的收益。當用於實際生活中時,很多人尋求被動收入的途徑卻是:可能投資項目,如果A項目不行就投資B項目,B項目不行就投資C項目……打包不同的的項目,將錢分散到不同的項目中;可能投資連鎖企業,但是企業平均壽命都不長,世界500強企業壽命不過30-40年,分紅也不會很長;可能投資基金(指數基金),通過低買高拋去賺取差價、或者設止盈點,止損點,看估值入場等;炒股票……這些都是主動收入,因為很燒腦、很費心,而且不能持續!而真正的被動收入恰恰相反:不燒腦、不費心、可持續。
?4 )解決缺錢的底層邏輯,不是靠主動收入,得靠被動收入
既然不能依靠主動收入,那麽如何才能產生被動收入呢?根據上節課穆老師所講的內容,被動收入主要包含6大渠道:房租、利息、投資理財、企業、網絡IT 、支持產權。
如果靠房租的話,那我們必須保證至少有兩套房子。除了自己居住的房子外,另外壹套用於出租。現在的房價飛速上漲,很多人解決房子的剛性需求都很困難,再多購買壹套房子幾乎更不可能。銀行的利率壹般在4%左右,甚至比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據數據顯示,中國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大概在3年,世界500強的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0年左右,因此企業分紅也無法保證可以養活人壹輩子。而網絡IT、知識產權更是絕大多數人無法企及的。
我沒有投資的經驗,面對投資理財沒有太多認知。根據吳老師課堂的講解,投資主要是有兩個階段。第壹階段是投資獲利階段,這是壹種向相對短期的行為,通過投資理財產品的方式,靠低買高拋等方式獲取壹定的收益,該收益屬於主動收入。綜上述,以上6大途徑確實能為我們帶來收益,但是都不是被動收入。只有投資理財的第二階段,長期的投資理財購買基金,達到現金流。特點是投資時間較長,能實現現金流入,穩定性強,是被動收入。
很多人認為不可能有壹個工具可以做到壹勞永逸,即便是給自己搭建了水管,也要尋找或者組合多個備胎壹方水管爆裂。事實證明,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去獲得壹個相對持續的被動收入,其實不是非常有必要。 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復利工具獲得持續性的永久的被動收入。 這是我們需要達成的第三個***識。 各國政府已經選取壹款這樣的工具,幫助解決國民實現財富自由問題。
5 )復利效應擁有可怕的威力,時間和堅持是最大的助燃劑
●復利公式: F=P * (1+ i)^n
●越是年輕,越能等壹個長時間,越能實現最低的成本效應!越年輕越有資本享受復利的威力。
●今天的每壹塊錢的浪費,都有可能導致25年後,每年損失1塊的現金流。因此需要盡可能的節流。
●理財並不需要等到有錢才開始。即便是月光族,每天投入33塊,壹年才1.2萬。按照10%的復利,16年以後,也能實現每年支出4.8萬。這是很輕松就能實現的儲蓄,關鍵是需要堅持投入。
●理財不要輕信專家,而是需要以終為始為自己量身定制壹個理財的規劃。
●正推法:根據目前每壹年能存入多少錢進行存錢,若幹年以後再算算能拿出多少錢;
●倒推發:根據若幹年以後妳想要的支出,來推算目前每壹年需要投入多少錢;
很多道理都懂,為什麽還是過不好這壹生?很多理論好像都懂,可是壹到用的時候便什麽都不會?我想這只是壹類問題。陸遊在《冬夜讀書示子聿》上告訴我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很多人對於方法和理論可能消化了100%,最終的行動卻是0,結果任是0。而有些人可能只消化了50%,卻有著百分之百的行動,因此最終的結果遠遠大於0。理論、行動和結果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復利效應,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最後以壹個數學問題來結束今天的輸出,希望我也能做從復利效應中,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0.99^365=0.03 1.01^36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