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江是長江上遊的壹條支流,也是長江上遊的右岸,又稱錢江。烏江流域橫跨雲南、貴州、重慶、湖北四省46個縣市,包括重慶的畢節、六盤水、安順、貴陽、遵義、黔南、銅仁、涪陵,所以烏江屬於貴州、四川、重慶、湖北四省。
烏江發源於貴州省威寧縣香爐山花雨洞,有南、北兩個源頭。南部的三岔河長322公裏,是烏江的主要源頭,北部的柳沖河長210公裏。這兩個源頭在遷西縣華屋基金會相遇後被稱為烏江。烏江流經貴州中部和東北部,在洪都以北15km處進入四川省,在重慶涪陵區匯入長江。
烏江從發源地到入海口1050公裏(貴州848公裏,重慶188公裏)。柳沖河匯流以上為上遊,匯流至思南為中遊,思南以下為下遊。
烏江的歷史演變
烏江,先秦至唐代稱為曲江(貴州是先秦時期的古國),又稱內江、涪陵河、延水河。貴州中路建立於唐代,故唐宋時又稱黔江。
沿河古稱吳川(隋開帝十九年(599年),為慰浙遼而稱吳川郡,位於今沿河郡東岸,南宋末年才遷至杜鵑,519年吳川郡沿河統治)。唐代《元和縣誌》載:內江,壹涪陵水(烏江),在縣城(今田壩河東)以西四十步,因川而名武川縣。可見,烏江在唐代被稱為吳川。
元朝最早叫烏江。蒙古人南下時,用蒙古語記錄了各地的名稱,然後音譯成漢字,導致了很多歪理邪說,比如河北的壹條河瓊斯,被記為四曲(因為當地巴蜀語有鼻音元音脫落)。吳江也是這個時候命名的。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吳江